零零农业信息网 首页 > 养殖技术 > 水产养殖 > 养鱼技术 > 淡水鱼养殖技术 > 正文 返回 打印

黄鳝疾病的生态防治法

网友投稿  2006-09-04  互联网

购买《鳝鱼的养殖技术》VCD光盘请点击这里
 一、感冒
  病因及症状:由于水温骤然变化超过±5℃,使正常的生理因素跟不上体外温度的变化,引起黄鳝身体皮层渗透不平衡和体液代谢受抑制,体温调节通路闭塞。发病时黄鳝皮肤失去原有光泽,严重者呈休克状态。此病多发于夏季。
  防治方法:(1)加强水温、水质控制,换水时水温温差不超过±5℃。(2)换水时,水应先冲入池中的缓冲坑中,并以细流注入。(3)所换新水,每次不可超过全池老水的1/3,综合状况好时或水体水质极度恶化时,可适当多换一些,但注水不可太急。
  二、发烧病
  病因及症状:该病主要是由于人工放养密度过大又不及时换水,致使黄鳝分泌的黏液大量积聚、发酵、释放大量热量而使水量骤升,水中溶氧下降,抑制和破坏了黄鳝的正常代谢而引起黄鳝发病,病鳝表现为离穴、神经质窜游、相互缠绕翻滚、体表黏液脱落、头部肿胀、极度不安等。
  防治方法:(1)更换池水,同时进行水体增氧。(2)降低放养密度,及时换水。(3)用0.07%浓度的硫酸铜水溶液按每平方米水体5毫升的用量泼洒全池。(4)混养部分泥鳅,以增加水体自净能力。
  三、萎缩症
  病因及症状:由于放养密度过大,饵料不足,小黄鳝受到大黄鳝的压制,长期处于饥饿状态,鳝体萎缩,病鳝体色发黑、消瘦、头大身细。严重时会丧失食欲,最终死亡。
  防治方法:(1)提供充足饵料。(2)严格进行分级饲养。(3)饲料久缺时可降低放养密度。(4)发病早期及时增加新鲜饵料,如蚯蚓、蛆等。
  四、缺氧症
  病因及症状:由于鳝池内水体温度较高,各种理化反应加剧而没有及时处理,使水体溶氧下降,造成缺氧。此时黄鳝无法抬头呼吸空气,使机体呼吸功能紊乱、血液载氧能力剧减而导致头脑缺氧。病鳝表现为频繁探头于洞外甚至长时间不进洞穴,头颈部发生痉挛性颤抖,一般3~7天后陆续死亡。
  防治方法:(1)严格进行水质测控管理,保持水体的综合缓冲能力。(2)高温季节时,要及时采取增氧、降温等措施,预防疾病发生。(3)发病后要立即换水,同时进行水体增氧。(4)及时捞出麻痹瘫软的病鳝,以减清水体承载负担。



http://farm.00-net.com/yz/sc/yu/9/2006-09-04/1514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