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农业信息网 首页 > 养殖技术 > 水产养殖 > 养鱼技术 > 饲养管理 > 正文 返回 打印

渔业高产高效三措施

零零社区网友  2009-07-07  互联网

    为夺取渔业高产高效,应积极优化养殖生态条件,加强池塘设施配套建设。具体可从以下三方面入手。

    1.实施老塘改造

    老塘改造工程应按照“生态、循环、健康、集约”要求,开展以“清淤挖深、塘形改造、塘堤护坡、塘埂拓宽整理及水、电、路没施配套完善”等为主要工程建设,尤其要清除塘底厚层淤泥,使底泥降至20厘米左右。通过清淤挖深,固堤护坡,使池塘深度达到2.5~3.0米,有效蓄水深度在1.5~2.0米以上,为养殖位类提供足够活动空间,实现“宽水养大鱼、深水鱼高产”,提高抗御养殖病害和气候异常变化、洪涝等自然灾害能力,便于多品种混养和轮捕轮放,增加池塘单位面积产量和经济效益。

    2.严格按照标准建造新塘

    为夺取渔业高产高效,新建池塘必须坚持高标准:位置应选择交通方便、周围无污染源、水源充足、水质清新、地势平坦的地方;池形呈长方形,长宽比以5∶3为宜;单口养殖池塘面积大小应根据养殖品种不同和操作方便与否而定,一般为6~10亩(1亩=667平方米);池塘深度应视养殖品种而定,如四大家鱼等常规鱼类池塘深度为3米左右,特种水产如南美白对虾等养殖池塘深度为2.5米左右,并保持1∶2的塘内坡比;塘埂宽度应在6米以上,以达塘塘通车,方便运输。

    3.加强池塘配套设施建设

    完整的池塘配套设施应包括进排水系统、电、路及养殖机械、运输车辆、管理用房等设施。如果配套设施不全,进排水还需过塘进行,就会增加鱼病的传播机会。凡是养殖配套设施落后或不完备的,往往养殖产量不高、养殖效益低下。因此,必须创造条件,加强池塘配套设施建设。另外,还要彻底清除进水水源内河道、沟渠中的“三水植物”,优化池塘养殖环境。


http://farm.00-net.com/yz/sc/yu/3/2009-07-07/285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