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采用适宜的肥育方法 饲养瘦肉型肥育猪应采用“一条龙”肥育方法。采用这种肥育方法,就是在整个肥育期,按体重分成两个阶段,即前期30~60千克,后期60~90千克或以上;或者分成三个阶段,即前期20~35千克,中期35~60千克,后期60~90千克以上。根据肥育猪不同阶段生长发育对营养需要的特点,采用不同营养水平和饲喂技术。一般是从肥育开始到结束,始终采用较高的营养水平,但在肥育后期,采用适当限制喂量或降低饲粮能量水平的方法,以防止脂肪沉积过多,提高胴体瘦肉率。“一条龙”肥育方法,日增重快,肥育期短,一般出生后155~180天体重即可达90千克左右,因而出栏率高,经济效益好。
2 合理安排去势、防疫和驱虫 肥育猪的去势、防疫和驱虫是饲养过程中的三项基本技术措施,但对肥育猪来说,这是强烈刺激,不能同时进行,在时间上应恰当分开。
2.1 去势 如果不去势,屠宰后有性激素的难闻气味,尤其是公猪,膻气味更加强烈,所以肥育开始前都需要去势。去势时间一般安排在20~30日龄左右,体重约5~7千克。此时仔猪已能正常地吃料,体重小,手术较易进行。
2.2 防疫 肥育猪使用疫(菌)苗预防接种的免疫程序,目前尚无统一规程。通常采用20~55~70免疫程序,即仔猪出生后20日龄注射猪瘟疫苗,55日龄重复注射猪瘟疫苗及猪丹毒、猪肺疫和仔猪副伤寒菌苗,70日龄重复注射仔猪副伤寒菌苗,获得良好的免疫效果。
2.3 驱虫 肥育猪的寄生虫主要有蛔虫、肺丝虫、姜片虫、疥螨和虱子等体内外寄生虫。通常在70日龄进行第1次驱虫,必要时在130日龄左右再进行一次驱虫。
3 适宜的猪群规模和饲养密度 肥育猪圈养密度影响猪增重速度和饲料转化率。猪群的头数太多,或每头猪占的面积太小,都会增加猪的咬斗次数,减少卧睡时间和采食量。尤其是夏季,圈养密度过大,使猪舍内湿度增高,对日增重和饲料转化率都有不良影响,也容易使猪发病。一般限制饲喂以每群10~15头为宜,最多不超过30头。若在自由采食条件下,每群可增多到50头。肥育猪饲养密度的大小根据体重和猪舍的地面结构确定。通常随肥育猪体重增大,每栏饲养的头数减少,每头猪占的面积相应增大。对于有小运动场结构的猪舍,每头猪的运动场最小的占地面积可与内圈相同;或者体重35千克,每头所需小运动场面积为0.20~0.30平方米;体重75千克,每头需0.25~0.35平方米;体重100千克,每头需0.30~0.40平方米。但在我国南方地区,夏季因气温较高,湿度较大,应适当降低饲养密度,才能使猪生长发育正常。大群饲养肥育猪,在猪圈内要设活动板或活动栅栏,可根据猪的个体大小调节猪圈面积大小。同时将生长发育差的猪,及时调到另外圈内集中加强饲养。
4 合理调制饲料 配制肥育猪配(混)合饲料的几种主要原料,如大麦、玉米、豆粕、麸皮和米糠等,一般宜生喂,生喂营养价值高,煮熟后营养价值约降低10%。但大豆、豆饼因含有抗胰蛋白酶抑制物质和其他不利物质,需经高温加热处理,破坏其中影响消化的不利物质,才能提高豆饼中的蛋白质和氨基酸的利用率。
5 适宜的饲喂次数 在相同营养和饲养管理条件下,不同日喂次数,肥育猪的日增重没有显著差异;每增重1千克,饲料消耗也无显著差异。我国饲养肥育猪普遍日喂3次,现在有不少的.猪场和农户采用日喂2次是比较适宜的。每日喂2次的时间安排,是清晨和傍晚各喂1次,因傍晚和清晨猪的食欲较好,可多采食饲料,有利增重。
6 饲喂方式和每日喂量 肥育猪的饲喂方式,一般分为自由采食和限量饲喂两种。肥育猪自由采食,日增重较高,胴体脂肪沉积较多,每增重1千克消耗饲料亦较多。限量饲喂,则日增重较低,胴体肪沉积较少,瘦肉率较高,每增重1千克消耗饲料较少。养猪生产实践中,若为了追求日增重高,则采用自由采食;若是追求胴体瘦肉率高,可采用前期(体重50~60千克前)自由采食与后期(体重50~60千克后)限量饲喂相结合的饲喂方式。在采用限量群饲时,要有充足的料槽位。但在自由采食饲喂方式下,并不能使所有猪同时采食,料槽位可适当减少些。
7 供给充足而洁净的饮水 肥育猪的饮水量与体重、环境温、湿度、饲粮组成和采食量相关。一般在冬季,其饮水量应为风干饲料量的2~3倍,或体重的10%左右;春秋季节,为采食风干饲料量的4倍,或体重的16%;夏季为风干饲料量的5倍,或体重的23%。饮水设备以自动饮水器较好,或在圈内单独设一水槽,经常保持充足而清洁的饮水,让猪自由饮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