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养猪业》杂志报道 - 第三届亚洲猪病学会于2007年4月22-25日在中国湖北省武汉洪山礼堂顺利召开。本次大会以"亚洲一体,高效发展健康养猪"为主题,一些在世界兽医科学领域有影响力的科学家和专家进行了专题报告。来自亚洲及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兽医从业人员、猪病研究专家、猪产品生产商进行了广泛的交流。亚洲猪病学第三届学术会议回顾 - 《今日养猪业》杂志报道 - 第三届亚洲猪病学会于2007年4月22-25日在中国湖北省武汉洪山礼堂顺利召开。本次大会以"亚洲一体,高效发展健康养猪"为主题,一些在世界兽医科学领域有影响力的科学家和专家进行了专题报告。来自亚洲及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兽医从业人员、猪病研究专家、猪产品生产商进行了广泛的交流。本次大会报告以特邀报告、分组会议、企业卫星讲座三种形式组成,PRRS、PCV-2、PMWS、PRDC、支原体肺炎以及回肠炎仍然是大会研讨的热点疾病,来自世界各国的专家,以亚洲猪兽医专家为主报告了这些领域的研究进展和成果。
1.圆环病毒病(PCVD)Charreyre作了PCV-2研究进展的报告。PCV-2是引起PMWS的主要病原,还可引起猪的呼吸道疾病,如猪呼吸道疾病综合征(PRDC)。PCVD在所有年龄段的猪群中表现以下临床症状:生长缓慢、呼吸困难、腹股沟淋巴结肿大、腹泻,有时出现黄疸。但是并非所有这些症状均出现在同一头病猪中。对病猪进行剖检,最常见的变化是淋巴结肿大,肺呈花斑样。最主要的组织病理学变化表现为包括不同程度的淋巴组织损伤,滤泡减少,淋巴组织中有组织细胞和多核巨细胞浸润,在全身组织有淋巴细胞的炎性浸润。在确诊为PCVD时能检测出较高的PCV抗原或核酸是确诊的必需条件。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消瘦猪并不总是满足以上所有条件。对于PMWS/PCVD的诊断标准目前还存有争议,其基本依据在于一些猪群中存在的个体零星死亡。为此欧盟组织提出基于死亡率的增加和尸检结果的一个PMWS确诊标准,但该标准并不适用于由于改变管理方法或使用抗生素控制细菌感染而造成的死亡率上升。
如果一个猪场断奶后仔猪的死亡率比该猪场的历史水平有极大的增加,则可确认该猪场存在PMWS的发生。对于这种增长的判断主要基于两个原则,如果猪场有死亡率的历史记录,那么目前死亡率应高于历史平均值+1.66×SD(观察记录标准偏差,或者,目前死亡率高于历史数据进行卡方检测的统计数据;如果猪场没有死亡率的历史数据,那么死亡率应高于全国或地区水平50%以上。每个猪群中至少应对5头以上的猪进行尸检,5头猪中至少有一头能同时检出PMWS的病理学和组织病理学上的特征。通过免疫组化或原位杂交在受感染猪的损伤的淋巴组织中检出大量的PCV-2。
Charreyre等通过试验证明,PCV-2可以通过鼻内接种的方式经胎盘传染给血清阳性和血清阴性的怀孕母猪,PMWS可以从感染猪群向未感染猪群传播,但传染性并不高,不同品系的猪对PCVD的易感性不同,尤其是在公猪不同的品系中表现较大的差异。
2.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RRS)来自美国依阿华大学的Yoon KJ提出,PRRS在养猪密度高的地区仍然是主要问题,由于PRRS病毒的不断变异,每隔5-6年会有一个高致病性毒株出现,1998年就曾出现过高致病性蓝耳病毒株,现其毒力已下降,变为曲性感染,可在猪体内存在很长时间。由于交叉保护性难以在体外进行试验证明,因此如何增加现有疫苗的交叉保护将是我们面对的新问题。生物安全仍然是预防PRRS的重要关键。
来自中国哈尔滨兽医研究所的童光志对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新变异株的分离与鉴定作了相关的报告。该研究所分别用抗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病毒的N、M和GP5蛋白的单克隆抗体进行的间接免疫荧光检测,证明从不同省份发生无名高热病的猪场发病猪中分离的病毒为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ORF5序列分析表明这些病毒彼此之间有很高的同源性,但是相比较1996年分离的病毒有很大的差异。动物感染实验初步显示:新分离的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对仔猪有更高的致病性。而对于这种新分离的PRRSV在2006年许多猪场暴发的无名高热病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3.猪瘟(CSF)来自日本的Tsuda T报告了日本根除净化猪瘟的经验。1992年日本最后一次爆发猪瘟,1996年日本开始实施猪瘟的根除计划,通过10年的努力,于2006年完成根除计划,同时在国内全面停用猪瘟疫苗。
该计划于1996年开始实施,主要分疫苗接种和监测等三个阶段。1996年4月至1999年3月为第一阶段:一方面,所有农场的猪都免疫接种疫苗;另一方面,对疑似病例进行病原学调查,同时对所有猪瘟易感动物包括家猪和野猪进行血清学调查。在此阶段全国猪群疫苗的接种率从82.8%提高到84%。第二阶段从1999年4月至2000年9月,在所有养猪户达到共识的行政辖区内,停用猪瘟活疫苗。第三阶段从2000年10月至2006年3月,在日本所有47个行政辖区内停用猪瘟活疫苗。2006年3月31日,日本政府制定了新的相关政策,要求在日本国内全面彻底停止使用猪瘟疫苗。
目前,中国的猪瘟兔化弱毒苗仍然是被认为最有效的疫苗,能在免疫后一周内提供完全的保护。来自泰国的Sanipa Suradhat对猪瘟母源抗体、猪瘟疫苗的首免日龄和PRRS病毒感染对猪瘟疫苗的免疫保护性的影响进行了研究。一般认为当仔猪体内的母源抗体超过32时,就会影响猪瘟兔化弱毒疫苗的免疫效果,但Sanipa Suradhat在研究中发现,仔猪被动免疫后获得的母源抗体水平很高,但仔猪受到猪瘟病毒感染后,并没有出现抗体中和现象,进行适量攻毒时,试验猪都能存活下来。由于亚急性和慢性猪瘟的蔓延,很多没有表现任何猪瘟临床症状的猪成为了猪瘟的传染源,给疾病的控制带来困难。因此,应用常规的血清学和病原学诊断方法对猪群免疫状态进行监测对有效防控猪瘟非常重要。
对首免日龄的研究结果表明,5周龄免疫猪瘟疫苗比3周龄免疫好,猪体内IFN-γ和中和抗体滴度都相对较高;同时研究发现,肥猪的免疫效果比种猪的免疫效果差。在猪瘟爆发流行时,可通过加大免疫剂量对仔猪进行紧急接种,但爆发结束后要尽快停止紧急接种。
对PRRS病毒感染对猪瘟疫苗的免疫保护性的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蓝耳病病毒感染可以显著地干扰猪瘟疫苗引起的特异性免疫并且导致免疫失败。这可以部分的解释,蓝耳病病毒高效的免疫调节能力对畜群免疫系统的影响,以及几种已经控制的疾病总是在发生蓝耳病病毒症之后复发。
4.肺炎支原体来自台湾的Kurmit Liaw作了肺炎支原体对PMWS发病率与严重度的影响的报告,针对"含有矿物油佐剂的疫苗免疫可以增加PCV-2感染程度,引起PMWS发生"之说做了相关的试验,结果证明油佐剂的疫苗并非会加重PMWS,不同佐剂的疫苗免疫后感染PMWS出现肺病变的病理损伤程度并没有太大区别,适当的时候,即PCV-2感染2周前进行免疫才是重要的。
来源: 《今日养猪业》杂志特别供稿
2007年第二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