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农业信息网 首页 > 养殖技术 > 养猪技术 > 饲养管理 > 正文 返回 打印

仔猪的生理特点和饲养注意事项

零零社区网友  2007-06-19  互联网

 从出生到断奶阶段的仔猪称为哺乳仔猪。哺乳仔猪的主要特点是生长发育快和生理上不成熟,从而造成难养,成活率低。生长发育快,代谢机能旺盛,利用养分能力强因此,仔猪对营养物质需要数量多,对营养不全的饲料反应特别敏感,对仔猪必须保证各种营养物质的供应。消化气官不发达,消化机能不完膳仔猪出生时胃内仅有凝乳酶,胃蛋白酶很少,由于胃底腺不发缺乏游离盐酸,胃蛋白酶没有活性,不能很好地消化蛋白质,特别是植物性蛋白质。这时只有肠腺和胰腺发育比较完善,胰蛋白酶、肠淀粉酶和乳糖酶活性较高,食物主要是在小肠内消化,所以,初生仔猪只能吃奶而不能利用植物性饲料。缺乏先天免疫力,容易得病初生仔猪没有先天性免疫力,自身也不能产生抗体。只有吃初乳以后,靠初乳把母体的抗体传递给仔猪,以后过渡到自身产生抗体而获得免疫力。调节体温能力差初生仔猪大脑皮层发育不够健全,通过神经系统调节体温能力差,仔猪体内贮存能源少,遇到寒冷血糖很快降低,如不及时吃到母乳很难成活。

  1 生长发育快、代谢机能旺盛、利用养分能力强

  仔猪初生体重小,不到成年 体重的1%,但生后生长发育很快。一般初生体重为1kg左右,10 日龄时体重达出 生重的2倍以上,30日龄达5~6倍,60日龄达10~13倍。

  仔猪生长快,是因为物质代谢旺盛,特别是蛋白质代谢和钙、磷代谢要比成年猪高 的多。生后20日龄时,每千克体重沉积的蛋白质,相当于成年猪的30~35倍,每千 克体重所需代谢净 能为成年猪的3倍。所以,仔猪对营养物质的需要,无论在数量 和质量上都高,对营养不全的饲料反应特别敏感,因此,对仔猪必须保证各种营养 物质的供应。

  猪体内水分、蛋白质和矿物质的含量是随年龄的增长而降低,而沉积脂肪的能力则 随年龄的增长而提高。形成蛋白质所需要的能量比形成脂肪所需要的能量约少40% (形成lkg蛋白质只需要23.63MJ,而形成lkg脂肪则需要39.33MJ)。所以,小猪要 比大猪长的快,能更经济有效地利用饲料,这是其它家畜不可比拟的。

  2 仔猪消化器官不发达、容积小、机能不完善

  仔猪初生时,消化器官虽然已经形成,但其重量和容积都比较小。如胃重,仔猪出生时仅有4~8g, 能容纳乳汁5~50g,20日龄时胃重达到35g,容积扩大2~3倍,当仔猪 60 日龄时胃重可达到 150g。小肠也强烈的生长,到断奶时比出生时增长5倍左右,容积增加40-50倍。 消化器官这种强烈的生长保持到7~8月龄,之后开始降低,一直到13~15月龄才接近成年水平。

  仔猪出生时胃内仅有凝乳酶,胃蛋白酶很少,由于胃底腺不发达,缺乏游离盐酸、 胃蛋白酶,没有活性,不能消化蛋白质,特别是植物性蛋白质。这时只有肠腺和胰 腺发育比较完全,胰蛋白酶、肠淀粉酶和乳糖酶活性较高,食物主要是在小肠内消 化。所以,初生小猪只能吃奶而不能利用植物性饲料。

  在胃液分泌上,由于仔猪胃和神经系统之间的联系还没有完全建立,缺乏条件反射 性的胃液分泌,只有当食物进入胃内直接刺激胃壁后,才分泌少量胃液。而成年猪 由于条件反射作用,既使胃内没有食物,到时候同样能分泌大量胃液。

  随着仔猪日龄的增长和食物对胃壁的刺激,盐酸的分泌不断增加,到35~40日龄, 胃蛋白 酶才表现出消化能力,仔猪才可利用多种饲料,直到2.5~3月龄盐酸浓度 才接近成年猪的水平。

  哺乳仔猪前期,消化液分泌不足,消化力很弱,尤其是缺乏胃液中的酸,胃蛋白酶没有活性,消化蛋白质的能力差,只有随着日龄的增长,消化机能的善,消化力才逐渐增强。因而饲养哺乳仔猪应根据这些特点选择营养丰富、易于消化的饲料,以定时定量、勤喂少添的方法饲养。

  3 缺乏先天免疫力

  容易得病仔猪出生时没有先天免疫力,是因为免疫抗体是 一种大 分子γ--球蛋白,胚胎期由于母体血管与胎儿脐带血管之间被6~7 层组织 隔开,限制了母体抗 体通过血液向胎儿转移。 因而仔猪出生时没有先天免疫力, 自身也不能产生抗体。只有吃到初乳以后,靠初乳把母体的抗体传递给仔猪, 以后过渡到自体产生抗体而获得免疫力。仔猪只有生后从初乳中获得免疫抗体,10日龄自身才开始产生抗体,且数量很少,对病原微生物没有较大作用。故在此阶段(20日龄前)易患病病,死亡率也比较镐。因此,初生仔猪应吃好初乳,并训练早开食,同时应注意饲料,饮水的清洁卫生,减少污染,预防疾病。

  1.初乳中免疫抗体的变化母猪分娩时初乳中免疫抗体含量最高, 以后随时间的延 长而 逐渐降低,分娩开始时每100ml初乳中含有免疫球蛋白20g,分娩后4h 下降到 10g,以后还要逐渐减少。所以,分娩后立即使仔猪吃到初乳是提高成活率的关键。

  2.初乳中含有抗蛋白分解酶 初乳中的抗蛋白分解酶可以保护免疫球蛋白不被分解, 这种酶存在的时间比较短,如果没有这种酶存在,仔猪就不能原样吸收免疫抗体。

  3. 仔猪小肠有吸收大分子蛋白质的能力 仔猪出生后24~36h,小肠有吸收大分子蛋白 质的能力。不论是免疫球蛋白还是细菌等大分子蛋白质,都能吸收(可以说是无保 留地吸收)。当小肠内通过一定的乳汁后,这种吸收能力就会减弱消失,母乳中的 抗体就不会被原样吸收。

  仔猪出生10日龄以后才开始自身产生抗体,直到30~35日龄前数量还很少。因此, 3周龄以内是免疫球蛋白青黄不接的阶段,此时胃液内又缺乏游离盐酸,对随饲料、 饮水等进入胃内的病原微生物没有消灭和抑制作用,因而造成仔猪容易患消化道疾病。

  4 调节体温的能力差,怕冷

  仔猪出生时大脑皮层发育不够健全,调节体温的机能不健全,抗寒能力差特,别出生后的前几天,在寒冷的环境中很难维等正常体温,容易被冻僵或冻死。还有仔猪体内能源的贮存较少, 遇到寒冷血糖很快降低, 如不及时吃到初乳很难成活。仔猪正常体温约39℃,刚出生时所需要的环境温度为 30~32℃,当环境温度偏低时仔猪体温开始下降,下降到一定范围开始回升。初生仔猪对环境温度的要求比较高,特别在冬季或早春产仔,应提前做好防寒工作,如在产圈内生火炉、门口挂草帘或棉帘,有条件的可用红外线灯取暖,铺好干燥、柔软的垫草,预防仔猪过于寒冷,造成死亡。仔猪生后体温下降的幅度及恢复所用时间视环境温度而变化,环境温度越低则体温下降 的幅度越大,恢复所用的时间越长。当环境温度低到一定范围时,仔猪则会冻僵、 冻死。

  据研究,出生仔猪如处于13~24℃的环境中,体温在生后第一小时可降1.7~7.2℃, 尤其20min内,由于羊水的蒸发,降低更快。 仔猪体温下降的幅度与仔猪体重大小 和环境温度有关。吃上初乳的健壮仔猪,在18~24℃的环境中,约两日后可恢复到 正常,在0℃(-4℃~2℃)左右的环境条件下,经10天尚难达到正常体温。出生仔 猪如果裸露在1℃环境中2h可冻昏、冻僵,甚至冻死。



http://farm.00-net.com/yz/zhu/5/2007-06-19/1421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