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农业信息网 首页 > 养殖技术 > 养猪技术 > 饲养管理 > 正文 返回 打印

学会禽用药物基本知识

网友投稿  2007-02-01  互联网

推荐:购买《科学养猪系列》VCD光盘,请到网VCD商城

  在家禽的疫病防治中,除搞好免疫接种、检疫诊断和消毒工作外,药物的防治也是一项重要措施,特别是目前还未研制出菌苗的传染病,如沙门氏菌、支原体病等,药物的防治更具有实际意义。那么,怎样使用药物呢?
  拌料给药在现代集约化养禽业中,拌料给药是常用的一种给药途径,即将药物均匀地拌入料中,让禽只采食时同时吃进药物。该法简便易行,节省人力,减少应激,效果可靠,主要适用于预防性用药,尤其适用于几天、几周甚至几个月的长期性投药。一般的抗球虫药及抗组织滴虫药,只有在一定时间内连续使用才有效,因此多采用拌料给药。抗生素用于促进生长及控制某些传染病时,也可混于饲料中给药。呋喃唑酮(痢特灵)及酚噻嗪(驱虫药)难溶于水,必须混于饲料中给予。混料给药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准确掌握混料浓度。混料给药时应按照拌料给药浓度,准确、认真计算所用药物的剂量。若按禽只体重给药,应严格按照禽群只体重计算总体重,再按照要求把药物拌进料内。药物的用量要准确,切不可估计,以免造成药量过小起不到作用,或过大引起中毒等不良反应。
  2.确保用药混合均匀。为了使所有禽只都能吃到大致相等的药物,必须把药物和饲料混合均匀。先把药物和少量饲料混匀,然后将它加入到大批饲料中,继续混合均匀。加入饲料中的药量越小,越是要注意先用少量饲料混匀。直接将药加入大批饲料中是很难混匀的。对于容易引起药物中毒或副作用大的药物,如磺胺类、呋喃类药物尤其要混合均匀。切忌把全部药量一次加入到所需饲料中简单混合,造成部分禽只药物中毒或吃不到药,达不到防治目的。
  3.用药后密切注意有无不良反应。有些药物混入饲料后,可与饲料中的某些成分发生颉抗反应,这时应密切注意不良作用。如饲料中长期混合磺胺类药物,就易引起维生素B和微量元素K的缺乏,这时应适当补充这些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另外还要注意中毒等反应。
  饮水给药对于不进行饲料加工的养禽场,把药物溶于饮水给予,可能更为方便。此法适用于短期投药和紧急治疗投药。假如病禽不再吃食,但可以饮水时,通过饮水投药更有效。
  饮水投药可以将药物溶于少量饮水中,让禽只短时间内饮完,也可以把药物稀释到一定浓度,让禽只全天自由饮用。饮水给药除注意拌料给药的一些事项外,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1.药前停水,保证药效。为保证禽只饮入适量的药物,多在用药前让整个禽群停止饮水一段时间,一般寒冷季节停水4~5小时,气温较高季节停水2~3小时,然后换上加有药物的饮水,让禽只在一定时间内充分喝到药水。2.准确认真,按量给水。为保证绝大部分禽只在一定时间内喝到一定量的药物水,不至于剩水过多,造成吸入禽体内的药物剂量不够,或加水不够、饮水不够、饮水不均,要认真计算不同日龄及禽群大小的供水量。
  经口投药此法一般只用于个别治疗,适合较小的禽群或比较珍贵的禽只。经口投药虽然费时费力,但剂量准确,疗效有保证。对于某些弱雏,经口注入无机盐、维生素及葡萄糖混合剂,常可提高成活率和生长速度。投药时把片剂或胶囊经口投入食道的上端,或用带有软塑料管的注射器把药物经口注入鸡的嗉囊内。流体药物如果直接灌服于鸡的口腔时,或软塑料管插入食道过浅时,可能引起鸡窒息死亡,这点必须注意。
  体内注射常用的有皮下注射及肌肉注射,适用于逐只治疗,尤其是紧急治疗。



http://farm.00-net.com/yz/zhu/5/2007-02-01/1413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