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购买《猪病的防治》VCD光盘,请到网VCD商城
猪瘟(HC)是目前危害我国养猪业发展的主要疫病之一。虽然我们进行了以疫苗接种为主的综合防制措施,有效的控制了猪瘟的发生与流行。但近年来,猪瘟的流行特点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出现了非典型、温和型猪瘟。造成相当危害的猪瘟病毒持续感染(亚临床感染),出现胎盘感染、出生仔猪先天性震颤、妊娠母猪繁殖障碍等。给猪瘟防制工作带来很大困难,并造成巨大经济损失。
1 发病特点及临床症状
1.1 流行形式主要是散发,有时也出现地方流行,速度缓慢,同窝仔猪并非全窝发病,只是个别几头仔猪发病。
1.2 各种年龄猪均可发病,但以断奶前后仔猪发病较多,特别是30~40日龄仔猪发病严重。
1.3 发病率不高,潜伏期延长,有时可达几周,免疫过的猪出现不明原因的免疫失败,出现症状不典型、病理变化不明显的猪瘟死亡。
1.4 缺乏典型的临床症状,极少出现皮肤出现的密布出血点、脓性结膜炎、高度稽留热、严重下痢等症状。多表现轻热或中热,腹下轻度郁血或四肢下部发绀,病愈后可发生干耳、干尾甚至耳壳脱落,厌食,精神沉郁,粪便干硬,喜卧等。
1.5 病程期延长,多在半月以上,有的2~3个月慢慢自愈,变成僵猪,死亡率在30%左右。
1.6 猪瘟病毒持续感染(亚临床感染)的母猪,可以通过胎盘感染仔猪。出现流产,死胎,滞留胎,胎儿畸形,胎儿木乃伊化,弱仔或产出部分外表健康的仔猪。母猪配种时,屡配不准。
1.7 持续感染(亚临床感染)母猪产出的仔猪出现先天性颤抖,外表健康的仔猪,体内有猪瘟病毒感染,导致免疫耐受性,对接种猪瘟疫苗的免疫应答低下。这些猪可存活2-11个月,大多可活6个月以上,发病猪无明显症状,随后可见轻度厌食、沉郁、结膜炎、皮炎、腹泻、共济失调、后躯麻痹,最终死亡。
1.8 多数病猪尸体剖检无典型的肾、膀胱出血及脾出血性梗死。有时可见到淋巴结水肿,或周边出血,成点状出血,其中以肠系膜淋巴结较明显。有的仅见肾色泽变浅及少量的针尖大小出血点。
1.9 具有特征性的病变部位是扁桃体、大肠回盲瓣、脾、胃、胆囊等。扁桃体轻者水肿,病程5 d以上时,多数出现坏死、溃疡和化脓,切片不见扁桃腺状结构,有大量白细胞浸润及组织坏死。病程3-5 d时,回盲瓣处有溃疡出现,病程长的可见纽扣状溃疡。胆囊肿大,胆囊黏膜有突起的黄褐色或污黑色的坏死灶,胆汁浓稠,似煤焦油样。胃底区有片状充血或出血;有的出现溃疡。经胎盘感染的胎猪和仔猪出现淋巴结水肿,胸腺萎缩等突出病变。
1.10 非典型猪瘟和猪瘟病毒持续感染的猪仅以临床症状、尸检等难以确诊,必须经实验室检查才能确诊。
2 发生原因
由于不同地区的猪饲养管理状况、免疫程序、免疫水平有较大差异,所以,非典型猪瘟和猪瘟病毒持续感染的发生原因十分复杂,发病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2.1 注苗范围不广,免疫密度不高。多年来,由于猪瘟防制贯彻了以接种疫苗为主的综合性防制措施,较好地控制了猪瘟的传播和流行。但近年来,一些地区由于防疫组织不够健全,设备陈旧,经费紧张,致使猪瘟疫苗的接种密度不高,范围不广,一些猪只漏注疫苗,或个别村屯不注射疫苗,猪群的免疫水平低下。
2.2 免疫程序不合理。依据猪瘟的流行状态,猪群体水平及母源抗体消长规律,制定了科学的免疫程序。一般采用20日龄首免,55-60日龄第二次免疫,1年内不再免疫的免疫程序。但在养猪生产中,特别是农村散养猪,认真执行好上述的免疫程序是有困难的,常常是首免和二免时间安排不当,或两次免疫变成只注射一次,从而影响了猪瘟疫苗的免疫效果。
2.3 疫苗免疫剂量不足。猪瘟疫苗的剂量与疫苗的保护性密切相关,当接种疫苗剂量少时,给注苗猪攻击猪瘟强毒,强毒能在猪体内繁殖和带毒,呈现亚临床感染,当免疫剂量提高到80-100 PD50(约320-400 RID)时,攻毒后能抑制亚临床感染,所有耐过猪均不带毒。在生产中,注射l头份我国的免化弱毒疫苗以后,仍能出现非典型猪瘟,注射大剂量的疫苗可以获得良好的免疫效果。欧洲药典规定用C株疫苗免疫时,肌肉注射剂量为100 PD50(400 RID)。我国猪瘟疫苗出厂检验以5万倍稀释能致兔体热反应为合格,即每毫升原液含5万RID。规定剂量为150 RID(37 PD50),这一剂量远低于国际标准。因此,在HC不稳定地区应用这一剂量,不能切断HC亚临床感染引起的恶性循环,增加疫苗免疫剂量对控制非典型猪瘟是十分必要的。
2.4 疫苗质量不佳和疫苗接种操作不当。生产中应用的猪瘟冻干疫苗是经过效检合格后出厂的,但一些因素如运输和保存温度过高,疫苗失真空,疫苗超过有效期,稀释液不合乎要求及疫苗稀释后不能尽快用完,常常影响疫苗的质量。实验证明,在夏季早晨稀释完全符合标准的疫苗,即每头份含150个兔体反应量(RID),傍晚检验,每头份只剩15个兔体反应量,一天中效价损失90%。因此稀释后的疫苗如不能立即用完,必须放冰瓶内保存。另外,注射疫苗时消毒不严格,注射剂量不准确,接种部位和方法不当,都会使疫苗的免疫效果降低。
2.5 未及时淘汰繁殖障碍的母猪。妊娠母猪感染猪瘟病毒以后,常不表现临床症状,但可经胎盘感染仔猪,这些仔猪成为持续感染的带毒猪,能形成免疫耐受性,对接种的猪瘟疫苗免疫应答能力很低,往往出现免疫失败的现象,这种情况在流行病学上具有重要意义。一个猪场经常出现免疫失败、非典型猪瘟和繁殖障碍,与母猪持续感染猪瘟病毒有极大的关系。另外,有人把猪瘟病毒持续感染看作是急性感染后机体不能清除病毒的一种感染方式,是猪群中暴发“自发性猪瘟”的主要疫源。因此,及时淘汰持续感染母猪和带毒综合征母猪特别重要。
2.6 一般认为是猪感染了猪瘟变异毒株后,发生非典型猪瘟。这种变异毒株是在免疫压力下出现的毒力变异毒株。从非典型猪瘟感染猪分离到的猪瘟病毒毒力较弱,回归易感猪体后,连传3代,毒力即可反强,这说明流行的非典型猪瘟只是毒力的一种变化。最近国内有人对猪瘟病毒遗传发生关系做了分析,表明目前流行的猪瘟毒株的E2全基因核酸序列与疫苗毒株的同源性为82.2%-84.3%,说明猪瘟免化弱毒与流行毒株在保护性抗原上有程度不同的差异,这种差异是否影响猪瘟化弱毒疫苗的免疫保护力,尚需进一步证实。
3 防制
为了搞好非典型猪瘟和猪瘟持续感染的防制,应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结合本地的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防制措施,控制和扑灭本病。
3.l 实施以接种疫苗为主的综合性防制措施。加强猪只的饲养管理,建立严格的兽医卫生制度,防止引入病猪,经常进行猪舍、用具、车辆、衣服的消毒,切断疫病传播途径。注意观察猪群的动态和猪只的健康状况,有条件的猪场应实行猪瘟免疫监测,及时掌握猪瘟的免疫水平,适时地接种猪瘟疫苗。发现病猪应尽快诊断,立即扑杀病猪,并做无害化处理,根除传染源。
3.2 制定科学免疫程序,提高免疫密度。各地应依据当地的实际情况,科学地制定猪瘟免疫程序。特别应注意避免母源抗体的干扰,合理地安排首免时间。一般可采用如下两种免疫程序:①20日龄首免,55-60日龄第二次免疫,年内不再重复接种疫苗。②0时超前免疫,即初生仔猪生后立即接种猪瘟疫苗,注苗后间隔2 h后哺以初乳,60日龄左右加强免疫一次。最好依据免疫监测的结果制定免疫程序。广大农村在实施上述免疫程序时,注重“月月补针”,避免出现漏注,这样才能保证90%以上的注苗密度,使猪群有较为正常的抗体水平。另外,应该确实保证疫苗质量,避免在保存、运输和使用过程中出现影响疫苗效价的因素。
3.3 加大免疫剂量。目前欧洲为了消灭猪瘟的亚临床感染,采用加大疫苗剂量方法。提高疫苗剂量后,可良好地预防猪瘟的临床和亚临床感染,尤其在非典型猪瘟和猪瘟持续感染的疫区,应在严格执行免处程序前提下,加大疫苗接种剂量,一般可按猪瘟冻干疫苗制造规程的要求,一次接种4头份剂量的疫苗。
3.4 检出和淘汰亚临床感染猪。对经常发生猪瘟的猪场和规模化养猪场,达到净化猪场十分关键。有的猪场曾变换不同的免疫程序,仍不能控制猪瘟的发生,应采取检出和淘汰亚临床感染猪,特别是感染的母猪,这样很快制止住猪瘟的流行。为了检出亚临床感染猪,可采用猪瘟单克隆抗体酶联免疫吸附试验。为了达到检验目的,可向有关检疫部门送检采取的母猪血清样品,也可对有繁殖障碍的母猪所生仔猪有死亡时,进行猪瘟诊断。确认猪瘟时,该母猪应予淘汰。在猪群中开展免疫监测时,如发现确实经过免疫或多次免疫,而抗体水平仍然低下的母猪,应予扑杀。
3.5 国外为了有效地控制猪瘟病毒引起的繁殖障碍性疾病,即在母猪配种前免疫一种含E2糖蛋白标记抗原的新型猪瘟亚单位灭活疫苗,不仅能提供良好的保护作用,而且有助于免疫猪与自然感染猪的血清学鉴别,目前己在欧美国家应用。
3.6 重视生态环境,在猪瘟等疫病防制工作中具有重要作用。规模化猪场已成为我国养猪业的主力军,但许多规模化养猪场处于广大农村散养畜禽的包围中,加之养猪场对猪群的排泄物、分泌物及污水等的处理能力差,使生猪饲养的生态环境日趋恶化,污染日趋严重,从而造成病原体散播。因此,生态环境在猪瘟及其他疫病防制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实施“生物安全技术”,贯彻“生物安全措施”,防止在集约化饲养条件下猪瘟及其他疫病的发生与流行,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