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农业信息网 首页 > 养殖技术 > 养猪技术 > 饲养管理 > 正文 返回 打印

春季养猪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零零社区网友  2006-09-21  互联网

推荐:购买《科学养猪系列》VCD光盘,请到网VCD商城

春季气温逐渐上升,各种病菌在适宜的温度下会大量繁殖;而此时的畜禽经过越冬,身体的抵抗能力较弱,如果消毒不彻底,管理失当,饲喂不善,极易引起猪病发生。

1 修复猪舍、搞好消毒

保持猪舍温暖、干燥、通风、清洁,抓紧对猪圈舍进行消毒,消除病菌的生存环境,这是春季养猪的第一要务。猪喜欢干燥的环境,尤其是小猪的体温调节机能尚未发育完善,体表沉积脂肪少,抗寒能力较差,不能适应忽晴忽阴、昼夜温差较大的气候环境,这个时期是疾病的多发期。所以,要注意保持猪舍的温度,及时堵塞漏洞,圈舍扣棚,挂好门帘,创造一个有利于猪只生长发育的小环境。特别在北方地区,经产母猪一定要实行暖房产仔,这是保证所产仔猪全活全壮的基础工作。同时,在春季来临之前,要对猪舍进行彻底消毒,防止病菌生长繁殖。对圈舍进行彻底清洗,再用20%-30%石灰乳或20%草木灰或2%-3%火碱溶液等对圈舍地面、墙壁及周围环境喷洒或涂刷消毒,用具清洗后用3%-5%的来苏儿水消毒,然后用水冲洗。

2 加强防疫、注重营养

春季要严防各种传染病的发生,最好的办法就是要严格按照免疫程序,做好猪只的免疫注射,切忌发生漏注及疫苗失效等情况。一旦发现疫病,应严格封锁、消毒,强化预防注射,按要求处理好死猪尸体。如果周围地区发生了疫情,除要搞好猪舍消毒外,还应严格禁止外来的人员、车辆等进入猪场,从外疫区回来的车辆和人员应进行彻底消毒。同时,营养水平的高低对猪只的健康水平也有重大影响。高水平的营养供给,可以保证猪的营养需要,使猪只有一个较好的体况,才能有效提高猪只抵御疾病的能力。生产中应按猪只生长阶段的不同,科学地投饲不同营养标准的全价日粮,并根据猪只的体重和采食情况等适时调整日粮配方。春季青绿饲料缺乏,要尽量在日粮中添加一些胡萝卜等多汁饲料和啤酒糟、饼类饲料,以促进猪只的食欲,同时补充一些维生素。

3 精细管理,科学喂养

育肥猪和种猪的饲养管理按常规进行即可。但仔猪的饲养管理必须慎之又慎,因为仔猪缺乏先天免疫力,体温调节机能和消化功能不健全,在气候善变的春季,饲养管理稍有差错,极易引起仔猪患病,甚至大批死亡。因此,要改善哺乳母猪的饲料,保持乳房的清洁卫生;做好开食、补饲和旺食的3个环节;平安过好初生关、补料关和断奶关,应特别护理好断奶仔猪;仔猪痢疾的预防应在怀孕母猪后期注射疫苗,产后注意环境的卫生清洁和仔猪体质的改善。同时,对各种猪只要注意饲喂全价配合饲料,添喂复合添加剂,供给清洁的饮水,给予充足的光照和适当的运动,促进猪只健康生长,使猪只能够平安度过春季这个疾病多发的季节。

4 常见猪病,注意预防

有不少猪病极易在春季发生,最常见的有春泻病、霉形体肺炎、流感和仔猪水肿病。

4.1 猪春泻病 猪春泻病是春季多发病、常见病,主要症状表现为腹泻。此病系多种病因引起,只有正确鉴别才能对症下药,提高疗效。

4.1.1 传染性胃肠炎 系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肠道传染病。其特点是,病猪出现水样腹泻、呕吐和脱水,一旦有猪发病,会在猪群中迅速传染。该病的治疗原则主要是补充体液,防止脱水和继发感染,常用安维糖静脉注射或补液盐内服,同时使用氯霉素或磺胺脒等抗菌素对症治疗。

4.1.2 轮状病毒病 由猪轮状病毒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冬、春多发,且只发生于2月龄以内的仔猪。病状为仔猪厌食、呕吐和下痢,发病后应立即停止哺乳,内服葡萄糖盐水或复方葡萄糖溶液,有较好疗效。

4.1.3 仔猪黄痢 又称早发性大肠杆菌病,是由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的一种初生仔猪急性致死性传染病。以排黄色稀粪为特征,多发于7日龄以内的仔猪,发病率和死亡率均高,少有呕吐。病程较急,发病后来不及治疗即死亡。若发现有1只仔猪感染,应立即对全群进行预防性治疗,一般内服庆大霉素、卡那霉素、氯霉素、磺胺脒等抗菌素或调痢生、乳康生、乳酶生等微生物活菌制剂,可迅速控制传染,效果较好。

4.1.4 仔猪白痢 又称迟发性大肠杆菌病,多发于10~30日龄的仔猪,呈地方性流行。此病以排白色糊状稀粪为特征,发病季节不明显,病死率也不高,但不及时治疗易成僵猪。用磺胺脒、土霉素、强力霉素、氟呱酸、痢特灵、白痢散等药物治疗,有良效。

4.1.5 仔猪红痢 又称猪梭菌性肠炎,由C型或A型魏氏梭菌引起,是3日龄内新生仔猪的一种肠道传染病(1周以上的猪很少发病),偶有呕吐,排红色粘粪。一般来不及治疗即死亡。预防是控制该病发生的关键措施,一方面要加强饲养管理,保持圈舍卫生,减少感染机会;另一方面,可在仔猪初生3日龄内按每千克体重每次内服青霉素或链霉素8万IU,每天2次,有良好预防效果。

4.1.6 仔猪副伤寒 由沙门氏杆菌引起的仔猪传染病,主要侵害2~4日龄猪,无明显季节性。急性型初期便秘,后下痢,拉恶臭血便,腹下、耳下、四肢末端、嘴尖及尾尖等身体远端皮肤呈红色,后期变为青紫色,体温升高。慢性者便秘与下痢交替进行,粪便呈灰色、淡黄或暗绿色,皮肤上有湿疹。青霉素、链霉素、红霉素及土霉素等对该病无效,用庆大霉素、卡那霉素和氯霉素等,有一定治疗效果。

4.1.7 猪痢疾 由猪痢疾螺旋体引起的肠道传染病,多发于架子猪,仔猪和成年猪发病少,传播缓慢,流行期长,发病率高,死亡率低,可长期危害猪群。病猪排出混有多量黏液及血液的粪便,常呈胶胨状。本病药物治疗效果良好,但停药后易复发,较难根治。可选用痢菌净、黄连素、痢特灵、杆菌肽、喹乙醇及四环素等药物治疗,若发现疗效欠佳时应尽快调换药物。

4.2 猪霉形体肺炎 冬、春季节是猪霉形体肺炎的多发病季节。猪霉形体肺炎,是猪的一种接触性呼吸道传染病,其潜伏期一般为11~16d,最长的可达1个月以上。此病可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急性型以仔猪、怀孕和哺乳母猪多见。突然发病时可出现头下垂、精神不振,呼吸每分钟60~100次,张口喘气,并发出哮喘声,咳嗽少而低沉,黏膜发紫,体温变化不大,死亡率较高,病程7~10d。慢性型都是由急性转为慢性,发病初期为短而少的干咳,久之可变为连续痉挛性咳嗽,尤其以早晚运动时或进食后出现气温骤变最为常见。病程可拖至2~3个月甚至半年,虽然死亡率不高,但其生长发育缓慢。此外,还有隐性型,即全身无明显变化。治疗时可肌肉注射猪喘平,每日2~4万IU/kg,连续5 d为1个疗程。盐酸土霉素1~1.5 g,一次肌注,7d为1个疗程。氢富马酸盐肌注,每日1次,剂量为11 mg/kg,连用5d,1g枝原净粉剂溶于4.5kg饮水中,让猪自由采食,一般连服7d,有较好的疗效。

4.3 猪流感 猪流感多发生于冬、春两季,早春多发,呈地方性流行。该病发病率高,潜伏期2~7d,病程1周左右。发病初期猪突然发热,精神不振,食欲减退或不食,常横卧在一起,不愿活动,呼吸困难,激烈咳嗽,眼鼻流出黏液。如果在发病期管理不当,则易发生支气管炎、肺炎或胸膜炎等。应铺垫和勤换干草,并定期用5%的烧碱对猪舍消毒。密切注意天气变化,一旦降温,及时采取取暖保温措施,防止易感猪与已感染的动物接触。用猪流感佐剂灭活苗对猪连续接种2次,免疫期可达8个月。针对本病,目前无特殊药物治疗,只有采用对症治疗的药物来减轻病情,通过服用抗生素或磺胺类药物,可避免继发感染。可试用复方吗啉片或复方金刚烷片及板兰根冲剂,用量可根据猪的体重和药品的含量确定。对病重猪可合用青霉素和链霉素,另加病毒灵同时肌注,每日2次,连用5d。在饲料中添加0.2%的抗生素和抗菌素,能使病情得到有效控制。

4.4 仔猪水肿病的防治 仔猪水肿病是由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的断乳后仔猪的一种肠毒血症。此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尤以冬、春季节多发,流行较广泛,致死率高达80%以上,给养猪户造成很大的损失。此病尤以断奶后5~15d的生长快、膘情好的仔猪发病最常见。主要因断奶后饲料突然改变,引起肠道微生物群的变化。此外,生活环境和气候的变化,饲料中单纯缺乏维生素和矿物质元素等也都是致病因素。本病发病突然,暴发初期,常见不到临床症状就突然死亡。发病稍慢的,早期表现为精神沉郁、不食,眼睑、头部、颈部和肛门等部位水肿,有时全身水肿,指压留痕。病初有神经症状,表现为兴奋、转圈、心跳增快、震颤、共济失调及叫声嘶哑,后期发生后肢麻痹。急性病例4~5h死亡,多数在1~2d内死亡。年龄稍大的猪,病程可长达5~7d。如因缺硒诱发水肿病,可采取补硒进行预防。即用0.1%亚硒酸钠按每千克体重1 ml肌注,每日1次,连用3d。本病治疗可用安维糖腹腔注射,即用安维糖注射液,每头猪腹腔注射40~60ml,在注射过程中,药液要加温至与体温相近。在治疗的同时,停喂精料,加喂青料,加强运动。也可选用地塞米松磷酸钠、磺胺嘧啶及维生素C注射液大剂量注射。应用痢菌净拌料喂,可起到预防作用。治疗时还应配合利尿缓泻排毒,用速尿针剂肌注,灌服盐类泻剂如硫酸镁、硫酸钠、人工盐、大黄末和碳酸氢钠,每日1~2次,连续5d。



http://farm.00-net.com/yz/zhu/5/2006-09-21/1402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