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农业信息网 首页 > 养殖技术 > 养猪技术 > 饲养管理 > 正文 返回 打印

一起土霉素使用不当引起猪水肿病发生的诊治

网友投稿  2006-08-28  互联网

推荐:购买《猪病的防治》VCD光盘,请到网VCD商城

(湖南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湖南长沙 410128)

2005年8月份,笔者在湖北枝江市某猪场对一起由土霉素引起的二重感染进行了诊断和治疗,现报道如下。

1 发病原因及症状

该猪场从其他猪场购进90头仔猪,体重25 kg~30 kg,购进后头7 d,饲喂添加5%氟苯尼考1 kg/t的全价料,通过连续7 d饲喂,仔猪生长良好。后来该畜主考虑到夏天多发附红细胞体病,便在全价料中添加了1 300 g/t土霉素作为预防药物,用料后22 d,猪群中个体较大、生长状况良好的猪只最先发病,主要表现为精神沉郁,喜卧,体温正常,眼睑及面部水肿,剧烈腹泻,排灰白色水样粪便,后共济失调、惊厥而死。其他仔猪也陆续发病,腹泻,共死亡5头仔猪。

2 病理变化

剖检可见贲门及胃底部黏膜呈胶样水肿,病变为肠道的急性卡他性炎症,其中以十二指肠最严重,各处淋巴结水肿,特别是下颌淋巴结和肠系膜淋巴结。

3 实验室诊断

3.1 细菌培养

取新鲜尸体的小肠前段内容物,接种于普通营养平板上,37 ℃培养16 h~18 h,涂片,镜检可见散在排列的革兰氏阴性杆菌。挑取可疑菌落接种在伊红美蓝琼脂培养基上,生长的菌落呈金属光泽,接种到麦康凯琼脂培养基上,生长的菌落呈枯黄色。

3.2 生化试验

接种的细菌能使葡萄糖、麦芽糖、甘露醇产酸产气,能迅速发酵乳糖,甲基红试验结果呈阳性,枸橼酸盐试验结果呈阴性,不产生硫化氢,不分解尿素。

根据发病情况、症状、剖检变化及实验室诊断,确诊为土霉素过量使用引起的二重感染,主要是由大肠埃希菌引起的水肿病。

4 治疗

4.1 停用添加土霉素的饲料,采用益生素及多种维生素替代抗菌药物添加到饲料中。

4.2 采取抗菌消肿,解毒镇静,强心利尿等原则进行综合治疗。2.5%恩诺沙星注射液,肌肉注射10 mL/kg,每天2次,连用2 d~3 d。病重者用50 g/L葡萄糖盐水300 mL~500 mL,维生素C 10 mL,?一次静脉注射。9.5%~10%氯化钙和4%乌洛托品5 mL~10 mL,混合后腹腔注射。同时用链霉素0.5 g,维生素B12 200 mg,一次肌肉注射。

采取上述措施7 d后,症状明显减轻,2周后痊愈,未再出现新的病例。

5 讨论

5.1 正常家畜肠道内有微生物寄生,菌群保持平衡状态,长期大量使用抗生素添加剂,特别是广谱抗生素如四环素类,可使菌群分布发生改变,敏感菌受到抑制,耐药菌趁机大量繁殖,造成感染,严重危害畜体健康。抗生素添加剂的长期使用也造成了畜产品的药物蓄积残留,直接威胁到人体健康。

5.2 目前饲料特别是仔猪料中,有的养猪户以用药代替管理,在饲料中长期添加土霉素粉等抗生素药物,认为料中有药,就可高枕无忧。或者在饲喂过程中滥用抗生素,这样做容易使致病菌对抗生素产生耐药性,发生感染。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加强饲养管理,提高畜体的抵抗力,提倡绿色养殖,用益生素、酶制剂、低聚糖、中草药及多种维生素替代抗生素添加,在养殖过程中合理使用药物。




http://farm.00-net.com/yz/zhu/5/2006-08-28/1400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