饲养管理因素 1.饲料中维生素与矿物质比例失调 与繁殖有关的维生素包括维生素A、维生素E、维生素D和维生素B12。有研究表明:将饲料中维生素E从28mg/kg(总量)增高到35mg/kg,胚胎死亡率从6.6%下降到2.2%,给予充足的维生素A和维生素D可使妊娠25d的胚胎成活率达100%,而对照组仅为93.8%。因此,要注意母猪饲料中微量元素和维生素的平衡。 2.饲料中的能量 在妊娠后期,给母猪高水平能量,可使胚胎成活率明显降低(Scofield,1972),因为能量过高可引起猪体过肥,子宫周围、皮下和腹膜脂肪沉积过多,导致子宫壁血液循环障碍,导致胎儿死亡。注意母猪怀孕后期的限饲喂养,降低能量水平。 3.环境温度 将母猪生活环境温度提高到32-39℃(即使是短时间)可导致胚胎死亡率明显增加,而初生仔猪环境温度低于28℃易导致死亡。注意母猪夏季的防暑降温。 4.分娩、助产 1984年前苏联专家报道,仔猪死胎中,有10%-30%的胎儿是在发育期间死亡的,70%-90%是分娩时死亡的。分娩死亡的主要原因是缺氧,分娩时胎盘收缩,血流不畅、部分胎盘脱落、脐带中断(分娩时仔猪从子宫前端到宫体经过较长的距离,此间有因脐带拉伸、挤压而过早断裂),断脐仔猪必须在5min内产出,否则会被憋死。 如果没有剪去初生仔猪的犬齿,可导致母猪乳头损伤、感染、乳腺炎、瞎乳。生产实践表明,50%仔猪死亡由母猪乳腺异常所致,母猪至少需要有12个有效乳头才能保证10-11头仔猪的成活。注意剪去初生仔猪的犬齿,正确使用0.1%的高锰酸钾消毒乳头,使用催产素或垂体后叶激素催生。对于老年母猪或难产母猪分娩时子宫阵缩无力时,可注射新斯的明或毛果芸香碱。因为实践表明此时单独注射催产素效果一般不理想。断奶时,去母留仔。 5.霉变饲料 无论是怀孕母猪还是未怀孕母猪,最忌的是霉变饲料。发霉变质的谷物饲料中存在的霉菌产生的毒素——玉米赤霉烯酮可引起母猪一种特有发情症状——外阴阴道炎(性未成熟的猪),该霉菌毒素可引起性成熟的猪不育,性成熟前发病的猪,组织病理学变化为卵泡发育阻滞,年龄较大的母猪则卵泡闭锁。 霉变饲料(可引起不孕、胚胎吸收、死胎、流产)中毒处理措施: ①立即停喂霉变饲料; ②对症治疗(强心);使用苯甲酸钠咖啡因; ③地塞米松肌肉注射,以控制肺水肿、腹泻,降低死亡率; ④口服给药: a.活性炭吸附剂;b.碳酸氢钠;c. MgSO4泻剂。 ⑤静脉输液:葡萄糖、碳酸氢钠; ⑥由于霉变饲料中的能量水平、维生素和必需氨基酸的水平下降,因此应注意母猪后期日粮中的营养水平的调整。 6.疫苗 尤其是活苗可引起母猪死产、胎儿畸形、仔猪存活力降低甚至流产。例如给怀孕母猪注射弱毒猪瘟疫苗即可引起死产、胎儿畸形。注意猪场免疫程序时间的调整。 7.日照时间 在世界各地特别是英国等国家易发生“秋季流产症”(AAS)。研究表明,秋季流产症除了感染、中毒、热应激、营养障碍之外,入秋后,日照逐渐变短是其根本原因。生理学上测定,随着日照时间的缩短,母畜特别是孕畜血液中的LH和孕酮逐渐下降。因此认为,血液中LH和孕酮水平的降低是AAS的本质原因。 要加强母猪的运动,给予充足的日照时间,在日照时间较短的秋季,应配备人工光照条件与设备。 8交配过早、过迟,精液保存不当或存放时间过久,公猪使用过少,感染发热时交配均可导致受精卵死亡。在配种后12d内,精料过量、高温、争斗、转舍、运输均能引起囊胚死亡。 高温季节运输时可使用镇静剂氯丙嗪1-2mg/kg体重。苯巴比妥钠是商品猪长途运输中较为理想的一种镇静、催眠药物,按30mg/kg体重用药可以使猪睡眠长达30-48h,但本品不宜作怀孕母猪的长途运输抗应激药物,因为苯巴比妥钠对胎儿可能有不良作用。准确鉴定母猪发情,确定适宜输精时间,避免使用存放时间过久或其他低劣精液,不得使用正在发热的公猪进行交配。1976年Wildt提出,交配前用抗生素冲洗子宫,交配后14-24d投入孕酮25mg能有效地防止产仔数减少。 对易受舍内环境污染的母猪,于配种前5-7d在饲料中添加抗菌药物也有一定的效果,不仅有防病治病的作用,还能促进体内的一种增加繁殖性能的蛋白质因子的生成。人工授精时,不得采集发热公猪的精液。 药物因素引起母猪流产 1.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地塞米松(大剂量时)。 2.抗蠕虫药物苯并咪唑类药物(芬苯哒唑、丙硫咪唑、噻苯咪唑等)引起畸胎,特别是在受精后20-40天。 3.血虫净(贝尼尔):引起母猪流产。 4.氨基甙类抗生素引起胎儿肾炎和听觉障碍。 5.四环素类药物:大剂量长期使用引起产后母猪无乳症(乳头阻塞)。 6.超剂量氟喹诺酮类药物可致精子畸形,胚胎发育不良。 7.怀孕母猪便秘时,使用硫酸钠作为泻药。 8.怀孕母猪使用前列腺素。 9.大剂量的驱虫药物,如左旋咪唑和有机磷酸酯类等。 10.大环内酯类抗寄生虫药物使用3mg/kg,会引起怀孕后期母猪流产。 病原微生物致病因素 基本所有的生物病原包括细菌、病毒、寄生虫、真菌、衣原体、支原体、弓形体、螺旋体都能引起母猪繁殖障碍,特别是子宫内膜炎和流产。因为病原感染机体后可致组织细胞病变,细胞破裂,使非组织特异性激素——前列腺素释放到血液中,进入子宫,引起子宫收缩。 研究表明,化脓棒状杆菌、某些厌氧菌及原虫是引起慢性子宫内膜炎和化脓子宫内膜炎的主要病原。而子宫内膜炎是造成母猪不孕和流产的主要因素之一,这是因为子宫内膜炎时,子宫粘膜受损造成受精卵不易着床,内膜炎时也可能引起子宫乳产生不良。 如:钩端螺旋体病可引起母猪胎儿死亡、流产和仔猪存活率下降,了解这一情况对临床上综合选择抗菌药物具有实际的指导作用。在怀孕第1个月,母猪感染钩端螺旋体病,胚胎一般不受影响;第2个月感染即可引起胚胎死亡与吸收,也可能形成木乃伊或流产;第3个月感染即引起流产。 大肠杆菌对应激诱发的母猪子宫炎—乳腺炎—无乳综合征(Metritis- mastistis-agalactia,MMA)和急性乳腺炎起核心作用。前些年,捷克MMA的发病率达到30%-50%,匈牙利占29%-33%,东德高达57.4%,据统计,英国每年有2000头母猪产后减乳或完全停乳。 多种病毒性疾病可引起母猪繁殖机能障碍,如伪狂犬病、猪细小病毒感染、猪瘟、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RRS)、乙型脑炎。 1子宫内膜炎控制基本措施 在种猪患了繁殖障碍等产科疾病时,出现流产、死胎、木乃伊、子宫恶露时,最易发生子宫感染,表现出急慢性子宫炎、子宫内膜炎,为了使下一胎怀孕、生产正常,应立即控制其炎症。 1.1预防母猪子宫炎有效方法——前列腺素给药法: 分娩后36-48h内,肌注前列腺素PGF2α10mg,用药目的是为了在子宫颈口闭合之前将子宫内容物通过子宫肌肉的收缩运动排出子宫,生理条件下,子宫颈口在分娩完毕后第3d完全闭合。因此前列腺素的给药时间应安排在分娩后36-48h。大量的临床实践表明,给母猪产仔后注射前列腺素可缩短母猪断奶到发情的时间间隔,提高仔猪的存活率、减少日后的死胎和流产,预防或治疗子宫积脓和子宫炎症,法国近5年来普遍采用此法,将产后36-48h给母猪注射前列腺素制剂作为种猪场的常规处理措施,而且法国是从西班牙获得信息后才采用的,在我国完全可以借鉴这一经验。 1.2子宫内膜炎和子宫积脓症的临床治疗: 首先使用大剂量的青霉素G,然后对子宫清洗和灌注药物,子宫内灌注的药物为:640万IU青霉素G钠盐+500mg乙基环丙沙星+1g甲硝咪唑,使用时用水作适当稀释,在对子宫冲洗和灌注时,要先注射雌三醇5-10mg以松驰子宫颈,在此后2个发情周期中,在发情后24h注入上述药物才有治疗效果。对于子宫积脓、慢性子宫内膜炎的治疗可肌肉注射PGF2α25mg,这样很快在24h内排出子宫内容物。第2天子宫粘液变为正常,3-4d后即可排卵发情。促进排出子宫内容物的药物还有0.5%新斯的明,每12-24h皮下注射0.8-1ml,催产素皮下注射20-30IU,垂体后叶激素1-2ml。 一般发生了子宫内膜炎可按如下程序治疗: 1)使用0.1%高锰酸钾水冲洗子宫,高锰酸钾对多数病原如病毒、细菌、霉菌都有杀灭作用。 2)使用生理盐水,将高锰酸钾洗液冲洗出来。高锰酸钾有较强的氧化性,驻留于子宫会破坏子宫粘膜。 3)向子宫内投入广谱抗菌药物,多西环素,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 4)使用子宫消炎栓。 5)全身有发热等感染症状时,注射广谱抗菌药物。 2.无乳症的综合防治 正常情况下,母猪在产仔过程中即分泌乳汁,如若不能,可以注射5IU催产素诱导,10-15min后即分泌乳汁。对精神状态正常、乳腺充胀、疼痛但不分泌乳汁的青年母猪,肌注10IU催产素即可。易激动、烦燥、拒仔吸乳、不理睬甚至伤害仔猪,而乳腺胀满,流不出乳汁的异常兴奋母猪,属于心理性无乳症: ①注射镇静剂氯丙嗪。 肌注5IU催产素。 加强运动。 ④对于急性大肠杆菌乳腺炎(母猪主要症状为体温升高、食欲不振、乳汁不正常呈浆状含脓血)应立即采用氟苯尼考肌肉注射,或肌肉注射速必克同时肌注5IU催产素。 注意给母猪补液和电解质(静注)。 加喂青绿饲料。 鱼汤、绿豆汤,饮水中添加电解多维。 3.母猪便秘与繁殖障碍 便秘造成体内毒素排出受阻,引起胎儿吸收、流产等;受纳不平衡,消化不良,食欲下降,产后无乳;肠部发生炎症、继发感染,胃肠出血、坏死;生理机能障碍,发情周期破坏。 发生原因: 1)饲料因素:米糠、稻壳糠、精料过多,青绿饲料减少。饲料中加有过多矿物元素如硫酸亚铁等。 2)管理因素:饮水不足,缺乏适当运动。 3)怀孕后期、分娩后不久的母猪直肠麻痹。 4)继发肠便秘: 传染病和寄生虫疾病、猪瘟早期、慢性肠结核、肠道蠕虫病。 5)消化不良、异嗜癖。 治疗措施: 1)注意饲养管理: 少喂米糠饲料,注意饲料中微量元素比例,不得过度添加铁元素化合物,补充青绿饲料,保证饮水,注意发热性疾病的及时治疗,保证猪适当的运动。 2)药物治疗: 怀孕母猪: (1)饮水中添加电解多维; (2)灌服人工盐; (3)注意抗生素治疗,控制继发感染(饲料中添加氟苯尼考100ppm); (4)植物油,矿物油(50~100ml)。 未孕母猪: (1)可使用泻药治疗:硫酸钠50~150g,加水300~1000ml,借胃管一次投服。 (2)分娩后母猪伴有直肠麻痹,使用小剂量的毛果芸香碱(10-25mg)或新斯的明(2-5mg),皮下注射,此时结合保留灌肠更好。 4.病毒性疾病与繁殖障碍 4.1种猪细小病毒病的免疫 为了安全起见,无论是后备头胎母猪还是经产母猪都应该进行免疫;临床经验表明猪细小病毒疫苗有时不能获得终身免疫作用。 4.2猪繁殖障碍呼吸综合征(PRRS)与圆环病毒 由于PRRSV有抗体依赖性增强作用(ADE),病毒在宿主体内存留5个月以上,弱毒可能在猪体内返强。 A.未确诊有PRRSV感染的种猪群不使用PRRS弱毒苗免疫,应该使用灭活苗。 B.PRRS弱毒苗用于商品用仔猪的紧急预防接种,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C.PRRS和猪圆环病毒感染是猪的两大免疫抑制性疾病。可能引起猪群整体免疫力下降。因此,在有该病流行的猪场,在仔猪断奶阶段的饲料中,较大剂量地添加广谱抗生素。以免发生严重的细菌性疾病继发感染,造成断奶后仔猪大批死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