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农业信息网 首页 > 养殖技术 > 养猪技术 > 饲养管理 > 正文 返回 打印

高温季节怎样保持猪的繁殖性能

零零社区网友  2006-02-14  互联网

推荐:购买《科学养猪系列》VCD光盘,请到网VCD商城

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我省大部分地区夏季出现了持续高温天气,对一些工厂化猪场猪的繁殖性能带来了很大的影响。
笔者对我省张掖、临泽、高台、玉门等几个万头工厂化猪场1996年至1998年夏季(6—8月)猪的繁殖成绩资料进行了调查统计,结果表明,在7月和8月接受交配的母猪中未能分娩的比例比10月至来年5月交配母猪的不分娩率(85—10%)高出10%.在此期间母猪产后产道感染引起的高烧无乳发病率明显增多。
究其原因主要是该地区此期间太阳幅射强度大、气温高,表现为严重的干热天气。
有时日最高气温可达35—36℃,高温时段基本上集中在7月上旬到8月上旬之间.在这段时间,这样的高温天气无论是对公猪还是母猪繁殖过程的任何一阶段都会产生极其有害的影响.针对这一现象和问题,笔者就如何克服和缓解高温给猪繁殖带来的不良影响加以分析和讨论以供同行参考。
1 调查日粮配方,保证适宜营养水平
现代营养研究表明,适宜的营养水平是提高种猪健康水平和繁殖性能的决定性因素.无论是营养水平过高或过低,均会导致种猪健康恶化和繁殖机能减退。
高温对种猪最为直接的影响,一方面是食欲减退,采食速度减慢,采食量降低,进而是导致种猪的营养水平降低,能量和蛋白质摄入量不足.因此,每当进入夏季高温时期,生产者就要调整日粮配方,提高日糖中能量和蛋白质水平,保证种猪有用于正常繁殖的营养水平。
其具体做法可以是:
①种公猪在原日粮基础上每头每天增喂2枚鸡量.有条件的猪场加喂适量的青绿饲料或用2%—5%的脂肪(因脂肪的消化产热少)替代等量能值的碳水化合物以缓解高温应激给猪带来的不利影响。
②分娩哺乳期母猪以高营养水平日粮(CP≥16%,DE≥13.39MJ/kg),产前4周2.5—3.2kg、哺乳期4.5kg以上的日喂量是必要的.
③断奶后母猪或配种前2—3周的后备母猪以高营养水平日粮—哺乳料短期优饲,促进发情排卵,恢复母猪长膘和为配种受胚胎发育贮备营养,日喂量可保证在2.2—2,5kg以上。
④配种后的母猪以低能低蛋白水平日日粮(CP≤14.5%,DE≤12.97MJ/kg),日喂量减少到1,5—2kg为宜.母猪配种后第4周至产前4周,以中等偏低的营养水平(CP≤14.55,DE≤13,8MJ/kg)日粮,日喂量可控制在1,8—2.2kg.过多的饲喂不仅是饲料的浪费,而且增加母猪代谢负担(高温时期尤其如此),更可能造成哺乳期厌食或采食量下降,导致母猪过度失重和泌乳力降低, 对以膈的繁殖力和仔猪发育不利。
2 保证充足清凉饮水,抑制猪体温上升
水对猪体温调节起着重要作用.高温环境猪主要依靠水分蒸发来散失体热.饮水不足或水温过高会使猪的耐热性下降.有试验证明,猪饮水量随环境温度升高而增加,在气温为7—22℃时,饮水量和采食饲料干物质比为2.1—2.7:1;气温升高到30—33℃时,饮水量和采食饲料干物质比提高到2.8—5:1。
由此可见,饮水对猪在高温条件下的健康和繁殖是绝对必需的.保证充足(饮水器中水有一定压力)的清洁凉水(水温控制在10—12℃以内)有利于猪体降温并能刺激采食,提高采食量。
3 发变饲喂、 运动和配种时间,充分利用公猪效应克服母猪夏季不孕
我省大部分地区特别是河西地区夏季天气具有早晚较凉,中午酷热,昼夜温差大的特点和动物的产热规律(一般在喂料后1—2h产热达到最高峰).如果在12时饲喂,下午2时产热最高,此时正值一日中气温最高的时候,很容易产生热应激。所以每当进入炎热季节,猪场都应改变猪的饲喂时间,早餐宜早,可在6时左右;晚餐要晚,宜在19时左右;午餐可避过中午时间饲喂,以充分利用天气凉爽时猪扩良好食欲多采食饲料.湿拌料可以更湿一些并加喂青绿饲料来提高适口性,促进采食。
对种公猪来讲,合理的运动是提高健康水平和配种能力必不可少的手段.在高温季节更应坚持不懈,但应随着饲喂时间的改变而相应的改变,即每日在早饲后和晚饲前各进行0.5—1h的驱赶运动.配种或采精的两次时间亦可安排在上、下午运动后0.5h左右,尽可能使种公猪中午休息的时间长一些。
另一方面,高温对种猪最为直接的影响是性欲降低,发情延迟.笔者对公猪和母猪的性行为未作过研究,
但应记住,德国Clause等人的研究明确的证实了公猪和母猪的性欲和繁殖力在夏季最低.因此,在夏季高温时期,可充分利用公猪效应(公猪的刺激对母猪繁殖机能的影响)弥补高温带来的性欲降低的不良影响.如同舍公母猪隔栏接触饲养;配种时将公猪赶到发情母猪栏内交配;
种公猪驱赶运动时经过母猪舍人行道,通过种公猪对母猪嗅、听、 看的刺激.
特别是种公猪特有的“哼哼“声连同所产生的外激素来促进母发情。有条件的猪场每天早晨可在线猪舍播放公猪叫声录音并辅以公猪气味(尿液和精液)来增加母猪性欲,促进发情,提高繁殖力。
尽管如此,环境温度亦是影响种猪健康水平和繁殖性能至关重要的因素.只有将环境温度控制在最适宜的温度范围(配种舍12—15℃,妊娠18℃左右,
哺育乳期15℃左右)内,才能保证以上技术措施发挥最佳的作用,真正实现母猪的高产与稳产.因此,在高温度季节采取有力的降温措施,保证猪舍经常处于适宜的环境温度、凉爽舒适,对维持猪的繁殖性能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4 采取有力的降温措施、维持猪的繁殖性能
从畜牧气象学角度来说,夏季应切实做好防暑降温工作。但是,当外界气温超过29℃时,提高风速加大通风量对畜舍降温的作用就大为减小.况且我省工厂化猪场基本上都是自然通风,猪舍温度直接受着气候条件的影响。因此,在夏季高温时期只有通过冷却降温来控制舍温。
对工厂化猪场来说,最简单的方法是自制喷雾滴水系统,即在一根直径约2—3cm粗的硬质塑料管上,每隔5—10cm周径方向交错钻开0.2cm左右的小孔再分别插上10cm长的相应细管,设置于猪栏上方30cm处.硬质塑料管口接自来水(有一定压力)。
每当气温高于22℃时,每0.5h或1h打开喷雾滴水1—2min来冷却降温。当遇到极高温度(40℃以上)时,应采取紧急措施,如用水龙软管喷淋猪体、或水浴或在屋顶洒水.有条件的猪场可购买动力喷雾机,每天3—4次对地面、屋面及猪体喷淋降温(忌用冷水突然喷淋猪只头部)。
人为有意识地冲凉公猪睾丸无颖是降低高温对公猪繁殖影响的一个有效手段.值得注意的是,在实行冷却降温的同时, 猪舍的隔热设计、遮阳、防止水箱和水管受阳光直射都是不可缺少的技术手段。



http://farm.00-net.com/yz/zhu/5/2006-02-14/1378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