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农业信息网 首页 > 养殖技术 > 养猪技术 > 饲养管理 > 正文 返回 打印

猪伪狂犬病的诊断与防制

网友投稿  2006-01-16  互联网

广西柳州市某猪场有零星几头健壮哺仔猪出现运动失调、步态蹒跚等神经症状,发病1~2天后死亡。到了2002年2月,病情发生新的变化,25%的哺乳母猪乳质差或无乳,大部分母猪产死胎、弱仔,少数产木乃伊,返情但配不上种的母猪明显增多,初生仔猪拉稀严重,大批死亡。经过临床检查、病理变化、类症鉴别、动物接种、乳胶凝集反应(定量试验)、疫苗接种等工作,确诊为伪狂犬病。?<?xml:namespace prefix = o ns = "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office" />

1 临床症状

母猪发生流产、死胎、产弱仔、木乃伊胎,但主要以死胎为主(死胎率达30%~40%),大部分母猪不发情、返情率高,配不上种,哺乳母猪乳质差或无乳。哺乳仔猪拉稀严重,体温升高(41~42℃),精神沉郁,慢慢脱水衰竭而死。个别仔猪神经症状明显,呕吐,口角不断流出白沫,很快死去,死亡日龄多集中在3~10天。该病在该猪场迅速扩散,造成大批仔猪死亡。?

2 病理变化

全身淋巴结稍肿大,周边出血;肝略肿大、出血、瘀血;脾出血、瘀血;肾肿大有针尖大、芝麻大出血点,膀胱有针尖大出血点,肺瘀血、出血,心内外膜均有出血斑点,胃底部有大面积出血点,喉头充血,脑水肿,脑膜及脑膜下出血。?

3 实验室检验

(1)取病死猪脑、肝、脾、肾等组织在血液琼脂培养基上画线,37℃培养24 h,未见细菌生长。

(2)无菌采取病猪患部水肿液、脊髓及脑等组织,充分研磨,制成10%悬乳液,于伪狂犬抗体阴性的成年家兔后腿多处作皮下注射2 ml,24~48 h后,注射部位奇痒,家兔用力啃咬局部,致使皮肤破损、出血,同时出现发热、呼吸加快、肌肉痉挛、角弓反张,随后衰竭死亡。

(3)用武汉科前动物制品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猪伪狂犬病乳胶凝集试验(LAT)诊断试剂盒。检查结果见表1。?

4 防制措施及结果分析

4.1 该猪场从1999年起就对后备母猪、公猪在配种前接种国内生产的伪狂犬双基因缺失疫苗每头2头份,每年坚持全群种猪接种该疫苗2次。后来听从专家建议于2002年4月24日、全群种猪接种国内生产的灭活苗,2002年5月24日种猪2次免疫,哺乳仔猪3日龄滴鼻伪狂犬双基因缺失苗1头份。同时采取隔离、定期消毒,开展灭鼠、药物控制继发感染(腹腔注射环丙沙星25 mg每头加10%高渗葡萄糖40 mg,?肌肉注射环丙沙星,氟苯尼考25 mg每头)等综合措施。

表1 仔猪检测结果(略)

说明:健康组即该组母猪所产仔猪均健康,未见任何异常。疾病组是指该组所产仔猪均发病,仔猪上述症状明显,且整窝仔猪大部分已死去。

4.2 采取以上措施未见效果,考虑到猪瘟与伪狂犬病的相似性与易混合感染,该场对全群种猪接种猪瘟兔化弱毒牛体反应苗(每头3头份),对产房的哺乳仔猪、保育猪也进行全群免疫接种。采取以上措施后,该疫病并未得到有效控制。经深入分析后,该场用猪伪狂犬乳胶凝集试剂盒对该病进行诊断,结果:仔猪健康组与阴性对照组一样均未见凝集反应,健康组已在3日龄时,接种了双基因缺失苗,且母猪也接受了2次免疫接种,照理应该形成较高的免疫效价,所以我们有理由怀疑疫苗本身保护力。疾病组的抗体效价比较接近阳性对照组,这为该病的确诊提供了重要依据。母猪疾病组的抗体效价明显高于健康组和阴性对照组,而非常接近阳性对照组,这说明确实有一部分母猪已感染了伪狂犬病病毒。另外,健康组免疫效价过低不能起到理想的保护作用。

4.3 防疫措施

(1)发现使用国产双基因缺失苗不能形成很好的保护力后,该场于2002年7月7日全场接种美国先灵葆雅动物保健有限公司生产的猪伪狂犬四基因缺失苗,每头1头份,哺乳仔猪3日龄滴鼻1头份。

(2)种猪第1次免疫接种四基因缺失苗30天后,全群进行第2次免疫接种,剂量与第1次免疫接种相同。

(3)采取隔离、及时消毒、灭鼠、药物控制继发感染等综合措施。采取以上措施后,疫情很快得到控制,种猪进行第2次免疫20天后所产仔猪都不发病,存活率迅速提高。母猪分娩正常,缺乳或乳质差、返情、产死胎现象明显减少。



http://farm.00-net.com/yz/zhu/5/2006-01-16/1369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