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农业信息网 首页 > 养殖技术 > 养猪技术 > 饲养管理 > 正文 返回 打印

猪的科学饲养及防疫程序(二)

零零社区网友  2006-01-11  互联网

推荐:购买《猪病的防治》VCD光盘,请到网VCD商城

三、肥育猪的饲养管理要求

猪的肥育是瘦肉型猪生产中的最后一个环节,其主要目的是在尽可能的饲养时间内,耗费最少的饲料和劳动力,获得数量多质量好的猪肉。即达到高产、优质、高效的饲养目的。但影响猪肥育的因素很多,如:仔猪的品种、猪舍环境条件、猪舍卫生防疫和符合品种猪发育生长规律所需配合饲料。因此,瘦肉型猪肥育的主要任务就是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根据优良品种猪的生长发育规律和其所需饲养条件合理地控制利用这些因素,采用科学饲养方法,在获得较高日增重和饲料转化率的同时,重点提高胴体瘦肉率和养猪业的经济效益。

1、掌握优良品种猪的特性,了解其生长发育规律是快速育肥的前提。

(1)、学会识别猪的品种,掌握瘦肉型猪、“杂优猪”的优良生长特殊性,是仔猪育肥的前提。

(2)、掌握瘦肉型猪的生长发育规律是合理配制饲料的依据,是提高养猪生产的经济效益的必需条件。

A、猪的机体组织生长发育的规律:肥育猪在体重小时以骨骼生长最快,肌肉生长次之,脂肪沉积最缓慢,在体重50kg 时,肉脂兼用型猪的肌肉生长达到高峰并逐渐趋于缓慢;而瘦肉型猪的肌肉生长逐渐上升,直到体重接近90kg时,肌肉生长才趋于缓慢,而此时,瘦肉型猪的脂肪生长速度加快,并逐渐达到高峰,肌肉和骨骼生长缓慢,或逐渐停止。

B、适时出栏

适时出栏是获得最佳经济效益的最主要条件,这是由猪机体组织的生长发育规律所决定的。例如,猪机体组织每沉积1克蛋白质与1克脂肪需要能量虽然相同,但生产1克瘦肉与人为善克肥肉则相差很大。因为瘦肉含水约为75%,含蛋白质约为25%,而肥肉则含水10%,含脂肪90%,因此生产1克肥肉比生产1克瘦肉多耗用不少饲料,因此适时出栏是提高效益的必要手段。

根据各地近期研究成果与推广应用的总结:

A、我国培育猪和某些地方猪种为母本,国外瘦肉型品种为父本的二元杂种猪,最佳出栏活重为85-95kg;

B、用两个瘦肉型品种猪为父本的三元杂种猪,肉猪出栏活重应为95-105kg;

C、以培育品种猪为母本,两个瘦肉型品种猪为父本的三元杂种肉猪和瘦肉型品种猪间的杂种肉猪出栏活重为105-114kg。

2、根据“杂优猪”(杂交品种)生长发育的特点配制合理的日粮是快速育肥技术的物质基础。

(1)、确立瘦肉型“杂优猪”生长肥育饲养标准。

请您查阅国家标准的《瘦肉型生长肥育猪的饲养标准》和美国NRC标准的《生长肥猪的饲养标准》,确立自己饲养标准。

(2)、选择优质浓缩料和饲料原料,配制适合自己所养猪的合理日粮。

3、科学饲养管理是瘦肉型“杂交猪”的育肥的手段。

(1)、保证最优的环境条件:现代肉猪生产是高密度舍饲饲养,猪舍内的小气候应是主要环境条件。

A、肉猪生产适宜的温度和湿度。

研究证明,11-45kg活重的猪最适宜温度是21°C而45-100kg 的猪需18; 135-160kg猪需16。而最适宜的相对湿度为 65-50%。

B、光照;开放舍自然光照和在无窗舍人工光照40-50LX下的生长肉猪,表现出最高的生长速度。

C、合理的密度

标准为每10头猪一栏,水泥地面饲养时,35-50kg活猪每头占床面种为0.7-0.8m2,而75-100kg活重猪每头占床面积为1-1m2

(2)、进行合理的分群。

A、全进全出制:原窝(原群)保持不变;b、外购时由于猪来源不同,应把来源、体重、体质、性格和吃食等方面较近似的猪合并在一起饲养,合并原则:“留弱不留强,拆多不拆少”,“夜并昼不并”等方法,但要有专人看管。

(3)、调教:仔猪在新编群或调入新圈时,要及时调教,使其养成在固定位置排便、睡觉、采食和饮水的习惯。这样可减轻劳动强度,并保持圈舍卫生。

(4)、饲养方式

A、前敞后限饲养方式

依据瘦肉型杂优猪生长发育规律,23kg活重前实行自由采食,23kg之后采用限饲肥育方式,具体限饲肥育猪的方案如下:

表1 限饲肥育猪的方案

周龄 活重(kg) 日采食(kg) 实际日采食

量(kg)
当天生长

速度(g)
周龄 活重(kg) 日采食(kg) 实际日采食

量(kg)
当天生长

速度(g)

1 23 1.0 1.12 9 58 2.5 2.80 714
2 26 1.1 1.23 428 10 63 2.7 3.02 714
3 30 1.4 1.57 571 11 69 2.8 3.14 857
4 34 1.6 1.79 571 12 75 2.9 3.25 857
5 38 1.8 2.02 571 13 81 3.0 3.36 857
6 43 2.0 2.24 714 14 88 3.1 3.47 1000
7 48 2.2 2.46 714 15 95 3.1 3.47 1000
8 53 2.3 2.58 714 16 101 3.2 3.58 857
17 106 3.2 3.58 714

注意事项:

1、本限饲肥育方案是以瘦肉型品种猪为基础,适合二元、三元杂交猪或迪卡等“杂交猪”。

2、配制日粮必须符合瘦肉型猪的饲养标准。

3、饲养“杂优猪”必须在科学的饲养管理条件下才能实现。

4、饲喂方法每天三次或四次,以干湿饲喂为佳。

5、饲料的配制以标准(12.5%)水为准。实际日采食量为配制饲料水份14%时的用量。用高水份原料配制饲料时多加高出标准水份的量,饲喂时也应多喂相应的百分数。

6、上表是在猪舍15-20°C之间适宜的温度给料量,如果猪舍温度不在适宜湿度条件,给料量应适当调整。

 

温度°C 5 10 15 20 25
采食量的倍数 108.3 104.6 100 96.1 94.7
日增重的倍数 92.1 96.4 100 103.7 102.8

B、直线肥育法是根据肉猪的生长需要,给予相应营养的饲料,全期实行自由采食饲养的肥育方式。具体做法是根据生长肥育猪的饲养标准,为肉猪配制饲料,不限量饲喂,一竿子养到底的饲养方法。

(5)、饲料调制

A、饲料粉碎细度

许多试验和实验证明,玉米等谷实粉碎的细度,以颗粒直径1.2-1.8mm的中等粉碎程度为好。

B、饲料的生喂与熟喂

美国总结26个系统试验的结果,饲料由于煮熟过程的糟损和营养物质的破坏,使其利用率比生喂降低10%;

C、饲料饲喂型

实践已证明,膨化料优于颗粒料,颗粒料优于湿干料,湿干料优于干料,干粉料优于稀弱料。

4、科学地防疫是瘦肉型“杂交猪”快速育肥的保障。

科学饲养防疫程序是根据疾病发生发展规律结合生产实际情况,特别是针对每个地区每个饲养场,不同季节,不同品种,不同生长阶段猪所患疾病有所不同的特点。只有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结合自己科学的饲养管理,才能制定出适合饲养场药物预防和消毒预防程序。

1)、消毒预防程序

(1)、场地的消毒

场地的消毒根据场地被污染的不同情况,进行消毒处理。

A、一般情况下,平时的预防消毒为清扫,保持场地的清洁卫生,定期用一般性的消毒药(百毒杀、菌毒敌、生石灰乳等)喷洒即可。

B、水泥地应清水冲洗(用消毒药水),洗刷最后达到彻底消毒。

(2)猪舍消毒

A、预防消毒,应根据季节不同,猪生理、生长阶段不同,和饲养管理环境不同,而预防消毒方法、次数和药物剂量都是不同的。一般每7-15天一次。

B、当有疫情发生时,场地被细菌芽胞污染后,应当先用1%漂白粉溶液或其它对芽胞有效的消毒药液喷洒,然后将表土挖出一层,撒上干漂白粉,充分混合再将此表土深埋即可。

C、紧急消毒:当发生传染病时首先选用有效的消毒药物喷洒后再清扫(清扫时应将饲槽洗刷干净,将垫草垃圾、剩料、粪便等清理出去打扫干净)后,再用消毒药进行喷雾消毒。

2)饲养药物预防程序

 

妊娠母猪产前7天: 体内外驱虫
产前3天-产后7天: 精制土霉素500mg/kg体重拌饲料饲喂
妊娠母猪产前: 用温水洗母猪体表后部和乳房部
妊娠母猪产前3天: 应根据母猪的实际情况减少饲料给量
妊娠母猪产前和当天: 补给清泻饲料(麸子-0.9%食盐)
仔猪出生: 1、立即滴喂链霉素S-m,2d或黄胺类药物,每天2次连3天;2对弱小仔猪补葡萄糖。
仔猪3日龄: 1补铁,富来血,生血素等,100-150mg肌注;2补清洁的饮水(冬季温热水)对弱仔猪强饮5%G水。
仔猪3日龄: 补硒,0.1%亚硒酸钠0.5ml/肌注(断奶后再注一次)
仔猪5-7日龄: 开始补饲膨化饲料
仔猪9日龄: 补铁,同3日龄
仔猪10日龄: 食用老陈醋0.5-2%饮水连3天
仔猪10-20日龄: 防仔猪白痢,用壮观霉素
仔猪18-21日龄: 食用老陈醋2%饮水连3天(或给酸制剂)
仔猪21日龄: 饮水中加水溶性多种维生素
仔猪20-25日龄: 去势
仔猪26-28日龄: 防仔猪白痢等疾病,用泰乐菌素和磺胺类药物
仔猪35日龄: 断奶,断奶后3-7天最好限量饲喂,在饲养管理上做到“四不变”
保育仔猪36-46日龄: 预防仔猪水肿病,预防断奶后腹泻(1)饮水中添加Vc或水溶性维生素(2)饮水中食用老陈醋(3)饮水中添加抗生(菌)素
保育仔猪47-49日龄: 防仔猪副伤寒、痢疾、萎缩性鼻炎;饮水中添加恩诺沙星
保育仔猪56-69日龄: 防仔猪副伤寒、痢疾、猪肠腺瘤病、萎缩性鼻炎;用泰乐菌素和磺胺类药物合用混 入饲料中饲喂
育肥猪70-80日龄: 常规防疫,驱虫
育肥猪70-120日龄: 防猪肠腺瘤病,沙门氏菌病,痢疾,肺炎霉形体
育肥猪110-180日龄: 防胃溃疡,防止饲料过冷或过细,应激等

附表1 猪在不同生理阶段的常用参数 

猪的分类 体重(kg) 每头猪最小需要面积(立方米) 每栏适合的头数(头) 每饲槽合适的宽度(平方米) 相对湿度 最适的环境温度(°C) 日饮水量公斤/头 饲料中粗蛋白含量 日采食量公斤/日 阶段总采食饲料量
水泥地面 部分或全漏地板
哺乳仔猪 1-7 (1日龄35°C)32-28 20%-22% 7-35日龄共采食4-5公斤/头
保育仔猪 7-20 0.4 0.3 8-15 20 65-75% 24-28 0.5 16%-19% 0.6-1 35-70日共采食18-20公斤/头
育成猪 20-50 0.7-0.8 0.4 10-16 25 65% 18-22 2-4 16% 1-2.5 20-100公斤共采食200-250公斤/头
肥育猪 50-100 1-1.2 0.9 10-16 30 50% 18 4-8 14% 2-3.0
后备母猪 100-150 1.5-2 1.2 4-6 35 65-50% 15-18 8-14 14% 2-2.5 母猪一个繁殖周期共采食饲料400-450公斤/头
妊娠母猪 130-230 3 1.5-2 2.4 35 15-18 8-16 14% 2-3
泌娠母猪 3.3 3.3 1 25-30 16-22 15% 4-6
公猪 110-250 6-10 1 35 16-18 8-16 15% 2-2.5 年采食900-1000公斤/头

 

附表2 100头母猪规模养猪生产参数

项目 一般水平 较高水平 项目 一般水平 较高水平
情期配种受胎率(%) 80 85 不同龄猪的增重(g)
分娩率(%) 85 95 0-35日龄 155 165
窝产仔总数(头) 11 11.5 35-70日龄 400 450
窝产活仔数(头) 10 10.5 70-180日龄 645 750
不同日龄猪死率(%) 15 10 两胎间隔时间(天) 176 146
0-35日龄 10 6 断乳-配种(天) 20 15
35-70日龄 3 2 妊娠期(天) 114 114
71-180日龄 2 2 母猪年产仔窝数 2.0 2.2
各龄猪活重(kg) 一头母猪年产肉猪头数(头) 17.0 20.86
初生 1.25 1.25 一头母猪年产肉猪重(kg) 1271 1877
35日龄 6.70 8.00 屠宰率(%) 71 73
70日龄  19.25 22.50 胴体重/头(kg) 63.9 76.65
180日龄  90.00 105.00

注意事项

1、上表系是作者依据疾病发生发展的一般规律所编制的,具有一般性,仅供参考。

2、饲养户应用时要结合的实际情况参考上表编制适合自己的药物预防程序,做到“以防为主,重在预防”使疾病消灭在发生的萌芽时期。

科学利用此表,它是在科学饲养管理条件下,发挥主支预防疾病作用,避免了养猪生产的被动性和盲目性,为提高生产效益打下良好的基础。


http://farm.00-net.com/yz/zhu/5/2006-01-11/1366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