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购买《猪病的防治》VCD光盘,请到网VCD商城
1.病原
该病病原为产毒性多杀性巴氏杆菌和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产毒性多杀性巴氏杆菌属于巴氏杆菌属,为两端钝圆、中央微凸的革兰阴性短杆菌,多单个存在,不形成芽孢,无鞭毛,为需氧兼性厌氧菌。病料涂片用瑞氏、姬姆萨或美兰染色呈明显的两极浓染。一般消毒药在数分钟内均可将其杀死,但近年来发现巴氏杆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也在逐渐增强。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为革兰阴性小杆菌,两极着染,有运动性,但不形成芽孢,为严格需氧菌。对外界环境的抵抗弱,常规消毒药即可达到消毒目的。
2.流行病学
各种年龄的猪只均可感染,但以仔猪的易感性最大,1月龄以内仔猪感染常常在几周内出现鼻炎和鼻甲骨萎缩症状,1月龄以上感染时通常无临床表现。该病通常为水平传播,主要通过直接接触和气溶胶传染。传染源主要是感染或发病的母猪,常使出生后仔猪发生早期感染。感染通常是因为购入感染猪。仔猪断奶后混群时扩散机会增高,可造成70%-80%断奶仔猪被感染。通过减少饲养密度可使感染率降低。猪舍空气中氨气、尘埃和微生物浓度过高、活动受限、过度拥挤、通风不良和卫生条件差等促进本病的扩散和蔓延。
3.临床症状
临床症状依赖于疾病的不同发展阶段。多发于3—9周龄仔猪。病猪打喷嚏,少数病猪出现浆液性、黏脓性鼻卡他以及一过性的单侧或两侧鼻出血。随着病程的发展,严重病例出现呼吸困难、发绀;由于受到局部炎症的刺激,鼻孔周围瘙痒,病猪不断摩擦鼻端;由于鼻炎导致鼻泪管阻塞,鼻和眼分泌物从眼角流出,从而在眼内角下面皮肤上形成半月状、因尘土黏结而呈灰黑色的斑块,俗称泪斑。病情再进一步发展,病猪在打喷嚏时,会喷出粘稠分泌物;出现面部变形,鼻骨和上颌骨缩短,嘴巴向上弯曲,下切齿突出。最后,脸部变形扭曲,严重凹陷和多余皮肤形成皱纹。如果是鼻甲骨单侧性萎缩则上颌扭向一侧。若鼻炎蔓延到筛板,则可使大脑感染而发生脑炎症状。发病仔猪体温一般正常,生长发育受阻,饲料报酬降低,甚至形成僵猪。
4.病理变化
病变局限于鼻腔和邻接组织,最有特征的变化是鼻腔软骨组织和骨组织的软化和萎缩,主要是鼻甲骨萎缩,特别是鼻甲骨的下卷曲最为常见。严重病例,鼻甲骨完全消失,鼻中隔弯曲或消失,鼻腔变成为一个鼻道。鼻黏膜常附有黏脓性或干酪样渗出物。鼻窦黏膜充血,有时鼻窦内充满黏脓性分泌物。
5.诊断
对于典型的病例,可根据临床症状、病理变化作出诊断。但在该病的早期,可采取鼻腔刮取物进行细菌鉴定。用平板和试管凝集试验可检测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的感染。
6.防制
规模化养猪场在引进种猪时应进行严格的检疫,防止带菌猪进入猪场,引进后至少观察3周,并放入易感仔猪,经一段时间病原学检测阴性者方可混群;严格执行全进全出和隔离饲养的生产制度,加强4周龄内仔猪的饲养管理,创造良好的生产环境,适当通风,并采取隔离饲养,以防止不同年龄猪只的接触;适时进行疫苗免役接种,降低猪群的发病率。
抗生素治疗可明显降低感染猪发病的严重性。通过抗生素群体治疗能够减少繁殖猪群、断奶前后仔猪群的发病或病原携带状态。预防性投药一般于产前2周开始,并在整个哺乳期定期进行,结合哺乳仔猪的鼻腔用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达到预防或治疗的目的。常用的药物有庆大霉素、卡那霉素、土霉素、金霉素、恩诺杀星、环丙杀星和各种磺胺类药物,但在应用前最好先通过药敏试验选择敏感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