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农业信息网 首页 > 养殖技术 > 养鸡技术 > 鸡病防治 > 正文 返回 打印

鸡病防治-鸡病毒性关节炎

网友投稿  2009-08-18  互联网

(一)病原 呼肠孤病毒,为无囊膜的双股RNA病毒。 

  (二)流行病学 鸡和火鸡是本病宿主。4~7周龄肉仔鸡易发;垂直传染;由于病毒随排泄物排出污染环境,故也可经呼吸道或消化道感染。发病率可达100%,死亡率小于6%。 

  (三)典型症状 本病潜伏期长短不一,感染本病后大多数病呈隐性经过,不表现出明显的症状。临诊症状主要表现以下两种病型。 

  1.腱鞘型 病鸡主要表现跛行和足趾以外的足部及足胫腱鞘肿胀。肉鸡可见腓肠肌腱断裂,顽固性跛行。 

  2.败血型病鸡 多见于急性病例,病鸡表现精神不振,全身发绀和脱水,鸡冠齿端软、呈紫色,严重时呈深暗色,直至死亡。关节炎症状并不太明显,病后期可表现为腱鞘炎型。种鸡和蛋鸡受感染后产蛋率可下降10%~15%。种蛋受精率下降,可能与病鸡运动障碍影响正常交配有关。 

  (四)病变 

  1.腱鞘炎型 主要是趾和胫部的腱和腱鞘水肿,腓肠肌断裂,胫骨干增粗,周围肌肉青肿。关节腔中含有橘黄色或淡红色的分泌物,少数分泌物为脓性,可能与细菌感染有关。慢性病鸡可见关节液较少,关节硬化,腱鞘增厚、硬化和粘连,失去活动性,关节软骨表面或有增生物等。 

  2.败血型 主要是发绀,血管充血、出血,腹膜炎,肝、脾、肾、肿大,卡他性肠炎,盲肠扁桃体出血,卵黄皱缩并破裂出血等。 

  (五)诊断 根据发病特点、症状及病程变化可疑为本病,确诊需经实验室诊断。鉴别诊断应区别于滑膜支原体病(MS)、葡萄球菌病、慢性禽霍乱大肠杆菌的关节炎型等。当然营养性因素引起的腿病也要重视鉴别。 

  
 


http://farm.00-net.com/yz/yj/10/2009-08-18/255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