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农业信息网 首页 > 价格行情 > 行情资讯 > 正文 返回 打印

山东一农民三亩半果园成科研者试验场

零零社区网友  2016-08-11  互联网


  肥城市潮泉镇上寨村村民尹承俊的3.5亩果园,自2008年以来,每年都承载着多家科研单位的农业科学试验。通过这片不起眼的果园,尹承俊不仅供养了家庭,还协助科研工作者收集信息,为多项课题的完成、多篇论文的发表贡献了一份力。数不清的大学生、数十位国外专家、全国各地的教授学者包括中国工程院院士束怀瑞,都曾来此跟踪、交流科研项目。
  一位普通农民,能获得科研者多年的信任,协助完成众多试验,尹承俊除了有那份仔细耐心的态度,还有那股爱学习钻研、上心负责的性格。
  老化验员
  种地做研究
  尹承俊是上世纪80年代初的高中毕业生。毕业后,他到了镇上的工厂,被培养成为一名化验员。2000年,尹承俊回到村里种苹果。
  种地在旁人看来没什么窍门,但自幼就爱学习、爱钻研的尹承俊,却要把地种出点新名堂。“一回家种地,我就买了很多相关的书。一开始舍不得买,就先到书店看上两三个小时,喜欢的才买回家。”尹承俊说。在尹承俊果园边的小屋里,摞放着一堆苹果方面的书刊、杂志,很多书页已经发黄缺页,但上面整齐的笔记却还很清晰。
  由于早年有些化学的底子,再加上比较善于琢磨,尹承俊种苹果逐渐有了起色。无论是疏花疏果还是套袋,在当地,他都算是较早采用的。2008年前后,一次去山东省果树研究所购买套袋时,他和一些科研人员有了接触,承接了一项水肥方面的试验。后来,因为治理小叶病,在附近农村搞了多年试验的山东农业大学教授王衍安和他结识了,就此拉开了多年合作的序幕。
  做好规定动作
  创新自选动作
  当初相中尹承俊,王衍安看中的就是他的仔细认真。“很少有农民种地会记录,老尹一本一本记得很详细。”王衍安说。尹承俊说,自从种地后,他就养成了记录的习惯。打了多少药、用了多少肥、树叶出现了什么变化,他都习惯记录。后来,在王衍安的辅导下,尹承俊给每棵树都起了名字,安上了坐标。“你看,这棵树叫‘s4-5g’,代表着上面这块地第4行第5棵,品种是嘎啦。”翻开笔记本,尹承俊解释这些代码。承接试验后,尹承俊一丝不苟地完成记录。“试验需要一些客观的状态描述,我们又不能天天到那儿盯着,就需要尹承俊这样负责的农户协助我们做这些工作。”王衍安说。后来,王衍安给尹承俊配了相机、电脑,让他工作更得力。在王衍安的介绍下,其他科研单位的一些试验,也陆续放到了这里。尹承俊说,最多的时候,果园里放下了21套科研仪器设备。
  在规定动作之外,尹承俊还喜欢自己搞点“小动作”。比如进行“三层节水”试验时,尹承俊在树下埋下了30多块砖穴,多于试验规定的数量。在有的树下,他只埋下有机料,和埋砖穴的树进行对比。
  试验中
  有苦更有乐
  在承接一项植保方面的试验时,按照要求,尹承俊每天要从挂在树上的8个小桶里,清点死掉的蛾子。“我不仅要把虫子捞干净了,还要汇总、记录。就这个活,每天要干40分钟,一干就是好几个月。”尹承俊说,他做了这么多试验,从没有胡编乱造数字,或者偷懒放弃的。“人家教授这么相信我,国家做一个试验也要花不少钱,我要是偷懒了,对不起人家。”尹承俊说。
  在承担农业信息化项目时,他的果园里安装了不少昂贵的科学仪器。“最多的时候,光自动拍摄的进口相机就有8台,都放在我这儿,我心里很不踏实。”为了保护器材,他特意花3万多元,盖了一个简易小屋,日夜守着,保证了试验的进行。
  尹承俊说,他就是喜欢钻研事情:“不能种了一辈子地,临了还是不知道打药、施肥是什么道理,最后还是糊里糊涂。”这些年,由于和科研人员接触多了,他学到了不少东西,收获了学习的乐趣。

http://farm.00-net.com/hq/1/2016-08-11/hq_818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