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落实国家全面深化改革精神,破解全区基层动物防疫员队伍不稳定等难题,建立适宜经济、社会发展形势下的防疫新机制。播州区结合实际,实施动物防疫体制改革,探索动物防疫社会化服务机制,组建动物防疫专业合作社。我区于2014年开始建设,现已建成动物防疫专业合作组织21个,社员234名。合作社建设按照“镇乡引导建、工作分类管、业务抓指导、区级作保障”的思路和“责任明确、分级成立、分类管理”的原则,实行“镇乡成立、镇乡管理”、“镇乡购买、镇乡考核”管理模式,改革成效初显。 一是稳定了基层动物防疫队伍。2014年10月起提高防疫服务预算标准,区财政确保防疫员年报酬由3000元提高到6000元,养老保险由400元提高到1200元,增加了意外伤害保险100元/年的福利项目;另外搭建合作社积极创收平台,全区有12个合作社启动了经营创收工作,其中经营类8个,服务类3个,养殖类1个,全区动物防疫专业合作社在建设与发展方面呈现出“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根据不完全统计,创收业绩较好的合作社社员人均收入4万余元,与改革前相比增加了1.5万余元。我区提高财政补助和搭建增收发展平台,社员收入明显增幅,破解了防疫员老有所依和工作中发生意外伤害的难题,防疫员在思想上实现了主动干、无忧干、安全干的转变,有效稳定了动物防疫队伍建设,助推合作社实现建得起、稳得住、见效快的目标。 二是提升了动物防疫水平。一是壮大了动物防疫队伍力量。从目前运转的情况证明,全区有21名理事长在主动思考防疫、管理防疫、督查防疫,三岔、龙坪、南白等镇的理事长主动安排补免、主动查找漏洞、主动深入防疫盲区开展宣传工作,确保动物强制免疫密度达标,扭转了被动开展工作的局面。二是开展防疫有偿服务,实现动物防疫三方共赢目标。动物防疫合作社与规模场或养殖大户实行年包有偿服务机制,合作社定期组织团队深入规模场开展服务,为规模场实施防疫、保健、消毒等业务,既增加了防疫合作社的经济积累,又减少了规模场病死亡率;同时动物疫病风险得到有效控制,防疫质量得到提高。三是部分合作社实现防疫管理信息化。建立免疫电子台账,实施动态管理,探索常年免疫,提高新补栏动物等免疫率。 三是逐步补齐防疫工作短板。一是补齐防疫管理短板。2016年上半年我区已完成样品监测5500余份,同比增加34%,补齐区、镇(乡)两级技术干部少、精力有限,没有时间和精力去实施防疫检查、动物疫病监测的短板。二是补齐检疫工作短板。我区部分镇(乡)积极探索开展合作社开展产地检疫、屠宰检疫协检试点工作,补齐全区面积大,养殖农户分布广,官方兽医人员数量少等问题短板。三是补齐疫病预警预报短板。2016年我局兽医科与六个合作社合作,建成了6个定点动物疫病流行病学调查点,有序开展动物疾病月预警预报工作,为全区动物疫病发生有效进行了防范。四是补齐防疫物资发放难短板。2016年前每年防疫疫苗、物资均请小工分发、配送,需经费7万余元,而且全科室干部参与分发到深夜,还经常出现疫苗配送混乱等问题;2016年我区邀标由合作社负责此项工作,因社员比较熟悉疫苗管理等常识,本次疫苗发放进度快、准确无误、费用降低40%,而且合作社有收益,有效解决了疫苗发放难的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