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农业信息网 首页 > 价格行情 > 行情资讯 > 正文 返回 打印

创办田间学校 培养新型农民

零零社区网友  2016-08-10  互联网


  为了将田间试验与农民难题、技术成果转化与农民增收紧密结合,使过去的无效推广或低效推广转为高效推广,发挥科技指导生产、引领产业升级的作用,解决农业科技入户最后一公里问题,北京市平谷区农广校于2008年开始筹建农民田间学校。田间学校以村为单位,以农民为中心,以田间为课堂,以启发式、参与式、互动式为特点的农民田间技术培训模式,在农作物不同生长期设不同的教学课程对农业种植户进行指导,避免农民生产走弯路,引导和鼓励农民经过相互沟通与协调,提升专业技术素养,使其成为现代新型农民专家。
  一、广泛开展农民需求调研,明确产业办学方向
  调研农民产业需求是做好田间学校工作的基础,因此,平谷区农广校在每所田间学校开办前,首先做好农民需求调研工作,主要包括:被调查者的基本信息、产业结构及发展现状、主导产业生产现状、推广培训现状、农资购销、产品销售、引进的关键技术及问题等内容。2009年,平谷区农广校多次深入乡镇村,对调研内容进行分类、汇总并撰写农民田间学校培训需求调研报告。报告中明确提出农民生产中普遍急需解决的问题,根据产业发展情况和农民技术需求情况确定是否适合开办农民田间学校。2010年和2011年,平谷区农广校根据上一年学员特点、学习情况和主导产业进一步调研,制定了新的培训方案。
  二、田间学校严格执行“六个一”的建设标准
  一组:每所田间学校成立一个指导小组。指导小组由1名名誉校长、1名校长、1名常务副校长和至少1名技术专家组成。指导小组不仅要在农民田间学校运行期间发挥作用,而且要在农民田间学校结业后长期负责该校的培训和技术指导工作。名誉校长由乡镇有关人员担任,负责协助区县规划本乡镇农民田间学校的建设和辖区内农民的各项培训活动;校长由村干部(一般为村支书或村主任)担任,负责为农民田间学校开办提供必要的活动场所及基本条件,负责科技、培训需求信息反馈,组织协调农民田间学校开办及学校日常管理工作;常务副校长由培养的农民辅导员担任,可在培训后通过学员投票综合评估的方式产生,负责组织田间学校的各项活动;技术专家主要由来自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的具有一线生产经验的专家和市、区县农业技术推广机构中的技术专家担任,主要工作包括技术咨询、各种农业科技资源的协调等。
  一田:每所田间学校必须设置一块科学试验田,要求学员在参与田间试验过程中动脑、动口、动手,试验设计、试验内容、试验记录、试验结果统计与分析和试验示范报告必须完整、规范,以此提高农民的技术能力。
  一批:培养一批科技示范户、土专家。每所田间学校要发现、培养不低于10人的农民土专家、科技示范户。探索建立农村农技员、乡土专家等备案制,建立一支扎根农村、乐于奉献的基层农业科技队伍和乡土专家队伍。
  一员:每所学校要逐步培养一名辅导员。农民辅导员负责组织田间学校的各项活动,学校结业后负责组织农民活动日、科技培训、技术指导与推广、农资服务等有关工作,确保农民科技服务活动能够长期、有效地开展。
  一网:发展一个农民田间学校互联网。辅导员和农民学员对科技的需求和农产品信息可以随时在网上进行发布。技术支撑单位会在第一时间推荐新技术、新产品、新品种的信息;农产品信息的发布,可以帮助农民更好地解决市场销售问题。农民田间学校建设中的经验与体会、相关专业题库的建立等,为辅导员顺利开展田间学校的建设提供了保障。辅导员培训计划、培训教案、培训总结能及时、准确填报,使相关的管理人员与技术支撑单位可以实时了解每所学校的进展情况,以便及时进行技术指导。农民田间学校互联网的建设,畅通了农民、市场和专家的有效对接渠道,实现了对田间学校建设质量的有效监管。
  一栏:建立一个农业技术信息宣传栏。为提高农民田间学校的辐射带动作用,使其成为社区内农民学习科学、掌握知识、了解信息的有效途径,形成大家共同学用科学、共同分享经验、共同发展致富、共同建设和谐社区的良好氛围,开办田间学校的每个村都要设计制作一个信息宣传栏,用以展示新技术、新产品、新品种、新信息,以及农民学用科学的试验成果、农民学员团队活动、学员的种植经验和心得体会、优秀学员或种植能手典型介绍等内容。
  三、开创培训新模式,多种形式办“田间”
  根据调研结果,初步制订培训计划,在农民自愿的基础上,以村为单位确定每期25~40名学员。学员必须是进行相关产业生产的家庭主要决策者,有正常的沟通与交流能力,并有一定的种植水平,以利于开展农民经验分享,从而确定培训内容和范围。平谷区农广校为田间学校学员制作了具有统一标识的服装,还为每所田间学校制作了铜匾,并在开学典礼上授牌。
  (一)参与式课程设置
  根据需求调研和测试结果,由辅导员初步拿出培训方案,组织所有学员共同参与讨论,最终确定学员满意的培训课程,包括培训内容、培训时间和方法。
  (二)精心组织开展田间学习
  1.
  票箱测试方法
  票箱测试方法是独立性检测的一种,分培训前和培训后测试两次。培训前分别从农业生产、食品安全、环境保护等方面对学员进行测试,主要是了解学员的技术知识水平和现状,为辅导员制定培训内容和培训目标提供依据;培训后测试主要是评估培训效果,为制定下阶段目标提供依据。
  2.
  分组制定学习约定
  分组是农民田间学校第一次课的第一项内容,每个小组确定本组的名字,在方便管理的同时,能激励和确保小组中每个成员都有同等的权利和机会参与所有活动。学习约定是由全体学员共同制定的学习规范,包括培训时间、活动纪律、奖惩办法等,从而达到自我约束的目的,保证田间活动顺利开展。
  3.
  课程安排
  田间技术问题分析。田间技术问题分析是开展田间技术培训的重要内容,自始至终贯穿于田间技术培训的全过程,是农民充分展示自己观点和技术的平台。通过田间考察,各小组对观察结果进行分析、总结,得出结论,最后由辅导员点评总结,从而提高学员的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组织专题讨论。根据不同作物生育期和不同管理时期出现的普遍问题,以及学员的兴趣,确定讨论专题,目的是促进农民之间的交流,锻炼农民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周村西红柿田间学校在进行“西红柿坐果率低、畸形果严重的产生原因”专题讨论时,学员踊跃发言,都从自身做法找原因,有说打药影响的,有的则说浇水不当,也有的说是施肥造成的。当学员王淑华讲出“关键是由苗期低温造成”时,很多学员都惊讶了。辅导员让她细说缘由,王淑华告诉大家,这是她平时注意观察和学习的结果。通过讨论学员明白了西红柿坐果率低、畸形果严重是与苗期管理有关,原来只知道苗期温度低不好,但并不知道影响开花坐果,更不知道从2、3片叶开始花芽分化时,温度条件是影响开花坐果的关键。
  重需求,开展针对性培训。农民田间学校坚持“重需求”的教学特点,注重解决生产中遇到的疑难问题。辅导员经常接到学员打来的求助电话。为满足他们的需求,平谷区农广校不论何时都能及时派出专业教师前去解决,并利用发现的问题组织学员进行培训和专题讨论。
  2009年11月28日,大官庄村田间学校学员尤广发现种植的西红柿茎、叶长了斑点不知是否生病,给辅导员打电话,平谷区农广校得知后,马上组织人员前去“会诊”。两位蔬菜讲师到现场一看就断定这是番茄晚疫病的症状,应立即施药防治,并开出“防治处方”。第二天,辅导员就组织田间学校学员进行了番茄晚疫病发生与防治的专题讨论,以尤广家的番茄晚疫病对学员进行了“现场说法”。
  2010年5月,针对大庄户村架豆病毒病发生较严重的具体情况,聘请专家亲自到田间调研,并给学员上了生动的一课。
  4.
  技术落地,实现无缝对接
  田间学校是市级专家和最基层农户链接的纽带。北京市平谷农广校12名辅导员进村入户抓点带面,把科学技术送到了田间地头,扎实开展新技术与成果推广工作。
  2010年6月3日,北京市农广校在夏各庄试验示范基地召开了2010年果类蔬菜主导品种植保新产品现场会,聘请了北京植物环境保护研究所黄金宝教授。参加人员有区农业局、区农村合作社、种子管理站、植保站等领导及蔬菜田间辅导员13人,推介对象是平谷区蔬菜种植大户31人。推出了应用BT2000-IV型自控臭氧消毒常温烟雾施药机,较常规施药机节省农药20%~40%,节水30~50倍,而且施药不受天气限制,不增加空气湿度,施药均匀、扩散性能好,不受农药剂型限制,具有施药效率高,省工、省力,减少环境污染等特点。现场会还推出了最新有机药品0.5%小檗碱水剂,主要防治对象为番茄灰霉病、叶霉病,黄瓜白粉病、霜霉病,辣椒疫病,对细菌性溃疡病和一些疑难病害均有较好防治作用。
  5.
  及时开展应急培训,为农民排忧解难
  2009年8月,北京市在大兴区首次发现对番茄具有毁灭性危害的病害——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9月24日,田间学校蔬菜专业教师参加了北京市果类蔬菜创新团队紧急组织的应急普查和防控知识培训。教师们积极行动,同农业局一起在平谷区全面调查,明确了病害发生分布,为全市准确掌握病情提供了第一手资料。同时他们还认真听取专家意见,积极应对,开展病害预防工作。
  2009年11月1日和11月10日,北京地区突降了两场罕见大雪,中国农业网使平谷设施蔬菜生产受损严重。灾害发生后,辅导员和专业教师及时开展灾后补救措施培训,以保温和增温为第一要务,以及防止植株在久阴暴晴或因雪连续几天无法揭苫后突然见强光而造成损害,及时为田间学校学员上了一课。到收获季节时,学员感慨地说:“要是不参加田间学校学习,我的蔬菜今年全部都要被冻死啊!”2010年春天出现罕见的倒春寒,大庄户村辅导员及时告诉学员,架豆要适时晚播,由往年3月20日左右播种,推迟到4月2日以后再种,因此,该村就没有发生冻死苗的现象,避免了可能出现的经济损失。
  (三)阶段性总结
  阶段性总结分为学科、学期和学年,也可在作物全生育期结束后进行总结。由农民学员分组制作学习成果展板,展示培训效果,分享经验。
  三年来,平谷区农广校开办农民田间学校15所,培养学员400余人,培养农民乡土专家、科技示范户、技术带头人百余名,农民技能水平明显提高,无公害生产意识和合作意识普遍提高,大批新技术、新产品、新品种得以推广应用,增产增收效果显著。今后,平谷区农广校将不断总结经验,开拓创新,更加注重农民综合素质的提高,争取把田间学校办出特色、办出水平,使田间学校惠及更多百姓,使农民更加适应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

http://farm.00-net.com/hq/1/2016-08-10/hq_730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