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农药是指使用细菌、真菌、病毒等活的生物体来预防、消灭或控制为害农林生产一种或几种有害生物的药剂。它具有对人畜安全、无农药残留、不产生抗药性、不污染环境等优点,正在被人们广泛应用于无公害农产品的生产中。但是,生产实践中很多人因没有依其特性进行保管和使用,导致应用效果不佳。只有科学保管和使用微生物农药,方可既提高防效而又不产生药害。 1.科学保管。生物农药是活体制剂,必须保存于闭光、低温、通风、干燥的地方。不能与杀菌剂、抗病毒剂及碱性物质混合存放。否则,易促使活的生物体死亡,降低药效。 2.看天用药。温度、湿度、光照等气象条件均会影响生物农药的活性。气温在10~27℃条件下,害虫随气温升高取食量和吸收量增加。细菌芽孢或病毒进入害虫体内后,繁殖快、毒性大,促使害虫快速致病死亡;温度高于30℃或低于10℃,以及干燥、强光条件下,微生物农药应用效果较差。因此,微生物农药在5~9月的阴天或晴天下午应用,可明显提高效果。 3.对症用药。病虫草害种类繁多,生物农药应用范围相对较窄,具有严格的选择性。如春雷霉素只防治稻瘟病、鲁保一号仅防除菟丝子。因此,根据当地当时发生的主要病虫草害,对症选准用药,才能收到理想的效果。 4.适当提前用药。生物农药使用后,有一个繁殖排毒过程,防效比化学农药稍慢。要加强病虫预报,比化学农药提前3~5天使用。杀虫剂在卵孵化期至幼虫2龄前,杀菌剂在发病初期、()病叶率5%时喷施效果较好。 5.浓度适宜,科学间隔。溶液浓度低,防效差,否则,易造成浪费或药害。只有适时施用适宜的菌剂,使害虫、病菌获得充足的致病菌量,才能保证防效。如苏云金杆菌防治小菜蛾、大菜粉蝶间隔10~15天,防治三化螟间隔5~6天。 6.喷洒均匀。生物农药一般以胃毒为主,均匀喷施可提高防效。粉剂使用前称取所用药量,加入少量水搅成糊状;乳剂使用前要充分摇匀,根据每平方千米用药量对入所需水量750~1000千克,搅匀即可。在溶液中加入0.l%的合成洗衣粉、皂角或茶子粉做粘着剂有利于提高喷洒效果。 7.合理混用。生物农药杀虫防病针对性强,农药混配可扩大应用范围,提高工作效率,特别是在暴食性害虫成灾时,十分必要。但不宜和碱性农药、内吸性有机磷杀虫剂混配,禁止和杀菌剂、抗病毒剂混用。在配方混用时,做到随配随用,不可久放。 此外,还需注意的是,用药当天遇雨,天晴后应立即补喷1次。生物杀虫剂农药对家蚕毒性很大,故蚕区周围2千米内要禁止使用。 (作者联系地址:湖北省丹江口市十堰农校 邮编:4427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