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农业信息网 首页 > 价格行情 > 行情资讯 > 正文 返回 打印

种猪淘汰及其更新的程序化管理技术

网友投稿  2016-08-01  互联网

 

吴正杰

湖北健丰牧业有限公司,湖北黄石438204

种猪是养猪生产的重要物质基础。种猪的淘汰与更新是养猪生产的重点环节,需要正确把握、科学管理,才能使生产良性循环。随意性、盲目性操作只会带来损失。本文结合生产实际提出种猪淘汰更新的管理原则,供业界同仁参考。

1 种猪淘汰与更新的概念

1.1 种猪淘汰

淘汰的本意是:用水洗净杂质;留下好的、去掉不合适的、保留合适的。种猪淘汰:意即将生产性能低下的、老弱病残的种猪处理掉,不用于再生产的过程。

1.2 种猪更新

更新的本意是:指除旧布新或改过自新,可引申为去掉旧的、换成新的。种猪更新:意即去掉不符合生产需要的性能差的种猪,更换(补充)新的符合标准要求的种猪。

2 种猪淘汰与更新的意义

1)种猪是养猪生产的基础,其群体需要保持合理的年龄胎次结构,才能为优质高产创造条件。种猪群不及时淘汰更新会造成资源配置的浪费,导致生产成本的上升和经济效益的下降。

2)科学合理地淘汰更新种猪,有利于生产计划目标的实现,有利于持续稳定地发展养猪生产。在市场行情不好,养猪效益处于低谷时期或预计低谷期来临之前,可加速淘汰更新,适当增加淘汰更新比例以调节生产量,减少亏损。

3 种猪淘汰的标准

种猪淘汰不能盲目随意进行,应严格遵循淘汰标准,坚持做好现场检定,分周分月有计划地均衡淘汰。对种母猪最好是在每批仔猪离乳时检定一次,保持合理的年龄及胎次结构。对种公猪根据种用性能(如配种能力、精液质量、体况、年龄、健康状况等)随时进行检定,决定是否淘汰。无论淘汰种公猪还是种母猪,都必须考虑保持生产的良性循环,其淘汰的速度、节律要合适,这是基本原则。

3.1 种公猪淘汰的标准

1)公猪连续6 周以上精液检查不合格(如射精量少、精液密度低、死精或畸形精子数多)的,或有其他异常的应予以淘汰。

2)患过猪流行性乙型脑炎、布氏杆菌病或其他严重传染病久治不愈的应予以淘汰。

3)患有严重肢蹄病难以康复的、不能站立运动的应予以淘汰。

4)后备公猪有生殖器官缺陷(如阴茎弯曲、包皮过长)而又不能通过手术矫正的应予以淘汰。

5)后备公猪超过10 月龄仍然不能配种和正常采精的应予以淘汰。

6)一般种公猪连续使用3 a以上的,用于人工授精的种公猪使用2 a以上的应予以淘汰。

7)因其他原因而失去种用价值的公猪应予以淘汰。

3.2 种母猪淘汰的标准

1)经产母猪累计3胎次产活仔数窝均低于7 头的。

2)母猪累计发生3 次习惯性流产且不明原因的。

3)母猪配种后重复发情连续3 次以上的。

4)母猪断奶后2 个情期(即42 a)以上不发情的。

5)母猪连续3 胎次所提供哺乳仔猪成活率低于60%的。

6)经产母猪累计产仔8 胎以上的。

7)有咬噬仔猪恶癖的、泌乳力极低的、母性差的、多胎次难产的母猪。

8)后备母猪超过9月龄以上不发情或发情但屡配不孕的。

9)青年母猪第一、二胎产活仔数窝均在7 头以下的。

10)后备母猪有先天性生殖器官疾病的。

11)后天疾病致使失去种用价值的,如传染病、产科病、肢蹄病等造成的危害。

4 种猪更新比例的确定

4.1 母猪年淘汰更新率

在以生产育肥猪为目标的场(公司),其母猪年淘汰更新率定为25%~33%,即母猪的使用年限为3~4 a;在以生产种猪为目标的种猪场(育种公司),其母猪淘汰更新率定为35%~45%,母猪的使用年限比育肥猪场要短一些,大约2~3 a。

后备母猪在投产前的淘汰率一般在10%,超过10%则不正常。

4.2 公猪年淘汰更新率

种公猪年淘汰更新率定为40%~50%,使用年限为2.0~2.5 a;人工授精站的公猪,如果使用强度大则淘汰更新率还要适当提高,可以定到50%~60%,使用年限为1.5~2.0 a。

后备公猪淘汰率15%~20%,超过20%为不正常。

4.3 制订后备猪引入计划的依据

1)老猪场(在生产场)后备猪的引入计划。

后备猪年引入数= 基础成年猪数×年淘汰率÷后备猪合格率(使用投产率)

2)新猪场(刚投产场)后备猪的引入计划。

后备猪引入数= 设定规模母猪数÷后备猪合格率

或后备母猪引入数= 满负荷生产每周计划配种母猪数×20(周)。

5 种猪淘汰更新的执行程序

5.1 淘汰对象的鉴定

1)淘汰申请的提出。由猪场人员提交淘汰种猪报告,注明种猪品种(品系)、来源、性别、年龄(或已产胎次)、编号、所在车间、状态、生产性能、淘汰原因等。

2)鉴定。由猪场技术主管对将被淘汰的对象进行现场鉴定和数据查检分析,做出是否淘汰的判定。

3)填写淘汰通知单。技术主管对鉴定对象做出淘汰判定后,立即填写淘汰通知单,其基本信息要与淘汰申请上的内容对应,并写明淘汰理由,交场长审批,签上“同意淘汰”字样。也可以在淘汰申请报告单上核批签字,先由技术主管签字,再由场长签字。

5.2 执行

核批完毕交相关责任人(销售部门的人员和饲养员)对淘汰猪执行处理。

5.3 登记

对每头淘汰猪都要进行登记,()并在种猪档案中注销。

5.4 注意事项

1)无特殊情况母猪淘汰时间应安排在分娩后离乳时,公猪可视情况随机淘汰。

2)淘汰尽量分批次执行,形成一定批量。不要今天1 头、明天1 头,过于零星,这样不利于做更新引入计划。

3)在市场行情很差、养猪效益低时,可适当加大淘汰比例,调节生产总量和存栏量,以减少经济亏损。

5.5 更新补充种猪群

在猪场栏舍相对固定,饲养面积不增加或减少的情况下,种猪群的数量需保持动态平衡。因此,需要根据种猪淘汰数量来制订更新计划,及时引入后备猪补充猪群的不足,以保证基础群有良好的结构比例,保持养猪生产的稳定性、连续性和持久性。如果需要从外面引种,应注意以下几点。

1)到育种管理规范、记录资料齐全、市场信誉好、服务优良的种猪公司引种。

2)引种必须符合目标品种的要求,注重对体型外貌、生产性能、有无明显的遗传缺陷等要素的选择。

3)引种过程中必须做健康检查,除了做临床检查外,更重要的是做血液检测,一是进行某些疫病的抗体检测,二是做猪伪狂犬病和的野毒感染检测,通过健康评估后决定是否引种。另外,还要向供方索取系谱、档案、测定、免疫等相关记录。

4)做好运输安全工作,装载前的消毒、途中护理、卸载时安保等都不可忽视。

5)引种进场后按规定做好隔离驯化工作。

6)后备猪的饲养管理、营养调控很重要,不得疏忽大意。应加强后备猪的健康管理,做好免疫保健等一系列工作,待性成熟、体成熟达标后适时投产。

 

夏季养鸡抓好“三降”、“三保”与“三防”

1 抓好“三降”

1)降温。即降低鸡舍温度。鸡没有汗腺,体内产生的热量只能靠呼吸散失,对高温的适应能力很差。当舍温超过25 ℃时,可在进风口设置水帘,使热空气经过冷却后再进入鸡舍,可使舍温降低4~5 ℃;当舍温超过30 ℃时,可用高低雾量旋转嘴喷雾器,向房顶或鸡体直接喷凉水,每2~3 h喷1次,可使鸡舍温度降低6~8 ℃。

2)降能。即降低饲料能值。试验证明,在25 ℃以上时,鸡舍温度每升高1 ℃,肉鸡采食量就降低1.6%,因此,夏季要适当降低能量、提高蛋白质水平。可用植物蛋白代替动物蛋白饲料,以减少鸡采食的腻感、增加日粮中维生素的含量;同时,可饲喂颗粒饲料,增强适口性,增加采食量,提高肉鸡摄入营养的总量。

3)降密度。即降低饲养密度。夏养肉鸡的适宜密度:1~2 周龄为30~25 只/m2;3~4 周龄为25~15只/m2;5 周龄到出栏为10~5只/m2。每群以300只为宜,群与群间用栅栏隔开,以利内外空气流通。

2 搞好“三保”

1)保水。即保证供给充足饮水。夏季气温高,肉鸡呼吸加快,鸡体水分蒸发量大,饮水量明显增加。因此,要设置足够的水槽,确保每只鸡都能饮到充足的水。另外,还要保证饮水的清洁卫生。

2)保青。即保证加喂一定量的青绿多汁饲料。青绿多汁饲料营养丰富,适口性好,可促进肉鸡的食欲,帮助消化,既解渴又降温,有利于肉鸡休息。

3)保通风。即保证鸡舍通风良好。由于夏季气温高,肉鸡呼吸频率加快,舍内二氧化碳等有害气体浓度升高。因此,要保证舍内有充足的氧气,就必须通风,应经常打开门窗,有条件的可安装排风扇。

3 重视“三防”

1)防病。即预防疾病。高温会使肉鸡抵抗力降低,极易发生球虫病、葡萄球菌病等。因此,要进行带鸡消毒。消毒药物要选择广谱、高效、无毒、无副作用、有粘附性的消毒剂(如“百毒杀”、“毒菌净”、次氯酸钠等),按15 mL/m2进行喷雾,喷雾应距鸡群50~80 cm。在正常情况下,每周1~2 次;炎热天气每天上、下午各1次,同时将药物浓度相应降低30%~50%。

2)防湿。即注意保持鸡舍和运动场的干燥。肉鸡最适宜相对湿度为50%~70%,相对湿度高于70%时,其羽毛粘连、污秽,关节炎患鸡也会增加。高温高湿的环境,易使微生物孳生繁殖,诱导疾病的发生与传播。因此,运动场坑洼之处应填平,保持排水畅通;阴雨连绵天气,尤其要保持鸡舍干燥。

3)防蚊蝇。即防止蚊蝇侵害鸡体。夏季蚊蝇多,除注意搞好鸡舍、运动场的卫生外,鸡舍周围的杂草也要除净,污水沟坑要填平,鸡舍内要钉纱窗,并定期喷药杀灭蚊蝇,以保证肉鸡有一个安宁的环境。

来源:中国蛋鸡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hq/1/2016-08-01/hq_526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