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刚在兰州落下帷幕的我国的“十二五”“旱作农业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事项中度探讨会上了解到来自我国的旱作农业专家高度评价我省旱作农业技术,认为我省研究推广的一大批旱作农业技术重大成果,使甘肃粮食安全保障由河西灌区向中东部旱作区倾斜,旱作区承载了甘肃粮仓的重任。全国“旱作农业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从“七五”一直延续到“十二五”,由中国农科院牵头,聚集了甘肃省农科院、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辽宁省农科院、山西省农科院等30多家科研单位和院校。与会专家认为,甘肃承担国家旱作农业科技项目至今,旱作农业技术一直走在全国前列。全膜双垄沟播技术使作物增产20%至30%,每年推广1000万亩以上,占甘肃耕地总面积34%,占粮食总产的近50%;全膜覆土穴播小麦每年推广10万亩以上,平均亩增产15.79%;一膜两年用节本增效栽培技术节省成本39.87%,已在旱作区大面积推广应用。这些科技成果在旱作农业生产中发挥了重大作用,实现了大旱不减产、小旱大丰收,不仅保障了全省粮食安全,而且形成了北方新的旱作农业生产方式。专家还认为,甘肃镇原旱地农业综合试验站,研究提出了旱作降水资源高效利用技术、旱地农田微集雨保墒技术等关键旱作农业技术,突出体现在日光温室棚面集水应用、果园集雨补灌等,初步形成了黄土旱塬区集水农业发展的基本框架,形成了特色鲜明的“镇原模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