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农业信息网 首页 > 价格行情 > 行情资讯 > 正文 返回 打印

稗草对水稻的产量有哪些影响?

网友投稿  2016-07-22  互联网

水稻是我国最主要的粮食作物,稗草与水稻极为相似,有时候很难辨别它们,如果不及时将它清除掉,就会影响水稻的生长,严重时,甚至会颗粒无收。那么,稗草对稻田的产量到底有多大的影响,不妨一起来看看。

从秧苗夹带进入移栽稻大田的稗草俗称“夹棵稗”。夹棵稗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分蘖力极强,在1s%夹稗穴率时,1株夹棵稗可分蘖15个,最多可分蘖40个。夹棵稗使同穴水稻分蘖减少43%~ss%,有效穗减少40%~50%,产量降低50%。 

移栽水稻夹稗穴率2596时,在移栽后10天内防除,水稻产量影响较少;在移栽后20~30天防除,产量损失426~7%;移栽后40~50天防除,产量损失7%~10%。 

在内蒙古东部稻区,1991年田间试验结果显示,稗草每平方米5、10、20、40、80株,全生育期干扰,使移栽水稻腾系138(移栽密度为20厘米×12.5厘米,每穴插秧4株)的产量分别降低0. 53%、3.18%、11. 64%、26. 45%和45. 5%。 

朱文达(2005)于2003年在湖北省武昌进行了田间试验,水稻品种为晚稻鄂晚5号,移栽种植密度为16.7厘米×16.7厘米,每穴插秧苗4株。稗草起始密度分别为每平方米0. 83株、1.67株、 3. 33株、6.67株、13. 33株、26. 67株、53. 33株和106. 67株,以无稗草为对照。结果显示,随着稗草密度增加,水稻分蘖数、有效穗数和产量均显著下降。相对应于稗草密度每平方米0. 83株、1.67 株、3. 33株、6.67株、13. 33株、26. 67株、53. 33株和106. 67株, 水稻产量分别下降了6. 28%、16. 48%、21. 04%、28. 73%、 53. 38%、69. 07%、83. 36%和91. 21%。然而,稗草使水稻的千粒重下降的幅度较小,差异不显著。 

中国水稻研究所于2010年在富阳试验基地进行了无芒稗与水稻秀水09的竞争田间试验,水稻为人工移栽方式,6月27日移栽,秧龄31天,同一天间苗确定无芒稗密度分别为每平方米O、4、 8、12和16株,先后3次人工拔出多余稗草和其他杂草。水、肥、 病虫害管理同常规。试验结果显示,相对应于无芒稗密度,水稻的分蘖数分别为13.1、10.2、6.8、6.1和4.5,每穗实粒数分别为78.8、73.5、57.7、47.1和61.O,千粒重分别为23.3、22.8、21.8、 21.4和20.8克,水稻产量分别为7 050、5 100、2 750、2 350和2 150千克/公顷。所有的水稻产量因子均显著下降,和与稗草干扰对照相比,分别减产27. 7%、61%、66. 7%和69. 5%。 

抛秧水稻田稗草发生频率为98%,危害6级,产量损失平均为30%,抛秧田的稗草平均株高120厘米,分蘖数15个,每丛稗草的地上鲜重200克以上,比移栽稻田的“散生稗”分别增加30%、50%和150%。抛秧田稗草的发生量高于移栽田,是由于秧苗小,水田裸露面积大,抛秧初期实行千千湿湿灌溉,非常有利于稗草的萌发和生长。而移栽田插秧后即处于水层淹灌状态,对散生稗的萌发和幼苗的生长具有较好的抑制作用。 

杨余清等(1998)于1997年在江苏阜宁县开展了田间试验,水稻品种为镇稻88,抛秧栽培,秧龄为旱育秧40天,抛栽密度为每667米z2.5万穴,每穴3个茎蘖苗。抛栽后4天,移栽稗草(1叶1 心期),稗草起始密度为每平方米5株、10株、20株、40株和80 株。结果显示,随着稗草密度增加,水稻在成熟期的植株高度、成熟期的茎蘖数、成穗率、有效穗、穗粒数、千粒重和产量均明显下降。稗草密度每平方米5株、10株、20株、40株和80株全生育期干扰,使水稻产量分别下降了32. 84%、40.18%、52. 24%、 68. 89%和79. 56%。 

直播稻田在水稻[Oryza sativaL.(Bluebonnet 50)]植株108 株/米2条件下,随着稗草植株密度增加,水稻产量显著下降。当稗草密度为每平方米O、11、54、270株时,稗草穗数相应为每平方米0、237、323、732个,这时水稻穗数相应为205、129、75、43个,水稻产量损失分别为O、40%、66%和89%。直播稻在稗草密度(穗茎数)为538个/米2条件下,随着稗草干扰危害时间延长,水稻产量显著降低。稗草干扰时间仅发生在播后7~10天,对水稻产量没有影响;然而稗草在播种后15~26天危害,则使水稻减产8%~9%;若稗草干扰延续37~40天,减产20%;延续51~54 天,减产35%;延续65~68天,减产43%;全生育期干扰危害则水稻减产79%。 



http://farm.00-net.com/hq/1/2016-07-22/hq_442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