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农业信息网 首页 > 价格行情 > 行情资讯 > 正文 返回 打印

我国现代农业将推动生态农业之“环”

网友投稿  2016-07-22  互联网

近年来,我国现代农业建设取得了很大成效,但农业面源污染的形势却不容乐观,农业保供给、保收入、保安全、保生态的压力越来越大,将未来农业推上了更加注重科学整合资源、更加注重保护生态、更加注重推动可持续发展的历史转折点。因此,发展生态循环农业意义非凡、势不可挡。

生态农业

一、中山市民体验节电技术助力生态农业

现代农业和传统农业有何区别?科学用电与现代农业有何关系?在南朗镇开心农场里的科普长廊,一块块展板向来访的市民展示着这些科技知识……5月21日上午,中山供电局组织50多位市民和媒体代表到此体验生态农业的节电技术应用。

在开心农场蔬菜博览园的智能温棚区,工作人员正在使用电脑全面操作,岩棉栽培小青瓜和西红柿。一条条黑色的水管是岩棉种植中营养液的输送渠道,黑水管上的感应器可根据岩棉基质中的湿度、温度自动调配并输送营养液中的氮磷钾及各类微生物的成分,避免发生土传病害,使蔬果产量更高、口感佳。“今天过来真的很长见识,这里的水果更是又甜又香,要多买点回去。”不少市民代表称赞到。

年初,中山供电局在开心农场,建设节能生态示范基地及青少年节能科普教育基地,组装完成了风光一体互补发电系统、太阳能地灯、LED路灯照明、水泵变频调节等模块,并推广使用绿色新能源、节能新产品以及对旧设备进行节能改造,帮助实现优质、高产、高效、节能、环保的农业种养模式。

针对现代农业特点,南朗供电分局对主供线路渔港线进行线路结构上进行优化,采取多环网线路供电,保证供电的稳定可靠。对智能大棚区春季灌溉、重点护苗育苗等特殊时期用电,提供及时保障。农场育苗期对电压稳定的特殊需求,该分局实行针对性电压管理,在用电点附近增设电压监测点,并做好应急预案,一旦发生电压不稳情况,采取对应措施及时整改。

二、安徽省秸秆利用推动生态循环农业

安徽省是全国粮食主产区,年产秸秆约4500万吨。目前该省消化秸秆的主要途径为粉碎还田和作为生物质能源发电,不过这两种方式受到多种因素制约,带动不了多数老百姓的积极性,他们宁愿冒着被惩治的风险,也要选择偷偷摸摸“付诸一炬”的便利,因此秸秆处理效果不甚理想。

为切实给农民带来真实惠,安徽省在秸秆利用方面可谓绞尽脑计,探索出了不少新路子,或许能为破解焚烧难题提供有益方向。比如安徽某从事秸秆循环利用的公司尝试把各类秸秆制成环保毯,再将环保毯铺于公共区域、城市快速路和高速公路等需要绿化的地方,最后在草毯上撒播草种后,一到两个月就能形成优质草坪。不仅如此,这样的环保毯还可运用于住宅或办公屋顶,打造空中农场或花园;也可铺设于荒漠草原,遏制沙漠化进程和减少水土流失,成为名副其实的“氧气生产厂”。节水方面,环保毯同样当仁不让,由于其上放置了保湿剂,仅需200毫升的水就能满足植物生长所需。目前,像这样的一条环保毯生产线一年可消化秸秆2500-3000吨。

安徽某循环经济产业园则将秸秆一分为三,各尽其用:秸秆经过物理处理后将木质素、纤维素、半纤维素进行分离。其中,纤维素可用于造纸;半纤维素除能生产沼气并发电外,还能产出大量沼液,沼液经发酵处理后可作为优质有机液肥施用于农作物;木质素可用作板材粘合剂。该项目可年处理秸秆达到18万吨,实现营业收入3.5亿元。

此外,风力发电提供温室供暖、冬闲田种草养畜、林下经济等生态循环产业模式,以及水肥一体化、喷滴灌、绿色防控等水、肥、药节约技术,都是实现农业生态循环的重要内容,数不胜数。各地可因地制宜选择最佳运行方式,达到生态循环农业发展“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良好局面。

也许有人要问,当下谈生态循环农业是不是有点不着地气,太过“高大上”了。其实不然,回望上下五千年,其实生态循环农业一直没有离开我们。生态文明、农耕文化是中华文明的烙印和基石,先祖们始终秉承趋时避灾的农时观、辨土施肥的地力观、变废为宝的循环观,使得我国农业虽历经千秋万载、千难万险仍生生不息。如今,中国正加速向现代农业转型升级,我们必须在汲取五千年农耕精华和学习国外农业之长的基础上,给出一个“加速度”,推动生态循环农业之“环”永久循环。



http://farm.00-net.com/hq/1/2016-07-22/hq_442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