刈割的作业质量不仅关系到当年草地收获量的高低与饲草品质,而且对以后年份草地的产量及利用年限都有重要的影响。
割草对草地的影响与放牧有类似的情况,但是又有不同之处。 其不同点主要表现在刈割时不会有畜蹄践踏和排泄粪尿的作用。各种植物被刈割的机会、高度及时间都是均等的,而放牧时家畜对不同的植物和植物的不同部位具有选择性,采食有高低之分,时间有先后之差,放牧时家畜最喜食的植物常常因过牧而首先衰退。
另外,刈割是靠机械刀片切断牧草,而放牧时由家畜啃食或撕拉,所以根系较小的新生牧草在放牧时容易被家畜连根拔出。刈割后的草地上剩留的枯枝落叶较少,地面覆盖减少,土壤蒸发量增加,有时容易造成土壤旱化或侵蚀。所以,现在有这样一种观点,连续割草会导致草地过早衰退,应适当加入放牧,即刈牧轮换,或割草地休闲。
割草对草地及对牧草产量与质量的影响,主要与割草强度(即割草时期、割草次数和割草高度)有关。
(一)割草时期
在确定牧草的适宜刈割时期时,主要应考虑对当年牧草产量和营养物质收获量的影响。根据许多研究结果表明,从牧草的产量动态看,一般而言,随着牧草的生长发育,产量逐渐增加,产量的最高时期一般都在开花期。如俄罗斯拉林教授综合了80个草地产量动态的平均资料,是以开花盛期的产量为最高。如以此时期产量作为100%,则分蘖期为24%,抽穗期为7696,结实期为94%,秋季枯黄状态为74%。有些草地,如高山草原、河漫滩草甸及羊草草地,则以结实期产量为最高。
适时收获的牧草各种营养物质在植物体内的分布比较均匀, 植物幼嫩,家畜喜食。开花之后,营养物质从叶和茎输送形成种子,茎叶营养减少。刈割过迟,叶片干枯、脱落,牧草变得粗老、质硬、适口性下降。刈割过迟之所以影响以后年份的产量,主要是因为植物来不及贮存必要的贮藏营养物质,会使翌年的产量明显下降。此外,刈割过迟的地方,往往出现许多非理想的植物或有毒有害杂草,这主要是因为它们的种子得以成熟与传播。所以,适时刈割也是防除杂草的一项有效措施。
从牧草的营养成分含量看,越在幼嫩期,其干物质中蛋白质、 维生素、矿物质的含量越高,以后随着发育阶段而逐渐降低。同时随着植物的生长,叶面积逐渐增加,碳水化合物的合成能力逐渐增加,因而随植物变粗变老,碳水化合物(无氮浸出物和纤维素)的含量逐渐增多,饲用价值也下降。从单位面积上的粗蛋白质产量来讲,对豆科牧草(红豆草、苜蓿)而言是以始花期刈割的为最高,禾本科牧草以抽穗期刈割为最高。维生素A(胡萝卜素)在植物形成花序时为最高。
综上所述,草地刈割调制干草时,牧草的适宜刈割期,拟在始花期,最迟应不迟于主要牧草的盛花期;对播种的多年生人工草地,一般宜在禾草抽穗或豆科牧草孕蕾期刈割。这样,不仅营养物质收获量高,而且还有利于刈割后牧草很快地再生。
另外,牧草的刈割期除考虑对当年产量和品质以及对以后生长的影响外,在生产实践中往往还要考虑一些具体情况。如茎秆粗大的牧草,为了防止茎秆粗老、适口性下降,可适当早刈,像芦苇可在孕穗前刈割;生长期具有苦味或其他特殊气味的蒿类等,往往到结实经霜之后再刈割,干草的适口性反而可以提高;在多雨、无干燥设备的条件下,为了防止割后牧草发霉变质,可将刈割期适当提前或推后。收割干草应抓紧时间,最好在20d内完成,以保证干草质量。
(二)割草时的留茬高度
牧草的刈割高度与其产量、品质、牧草的再生及翌年生长等都有很大的关系。留茬高度每增高1cm,相对产量降低4%~5%。 研究证明,当留茬高度达12cm时与留茬4~6cm相比,在于草原上千草收获量减少45%,在河滩地上减少20%,蛋白质相应多损失46%和19. 5%。对许多禾草的化学分析表明,草层的下部具有很高的饲用价值。如冰草,留茬高度为2~4cm的含蛋白质4. 2%,4~8cm为3.4%,8~12cm为3.3%。其他禾草,特别是下繁草,蛋白质含量的变化都是这样,这是因为植株下部有大量富含蛋白质的根出叶。
但是,留茬过低却会使以后年份的产量明显降低,,因为割去了富含贮藏可塑性物质的叶片和茎的下部,使由芽产生的新枝条的生长减弱。所以,刈割过低,特别是每茬或连年低刈,会引起草地很快衰退。据研究,在草原带的条件下刈割高度为4cm时便能保持高产与稳产。
据上所述,考虑到各方面的因素,建议以中茬(4~6cm)刈割为最好。如果草地上有大量的上年枯草或地面不平、有小土丘等障碍物时,留茬可适当高些(6~7cm),以便于刈割并保证所收牧草的质量。对于上年割了草的,或当年的再生草以及冬季需要积雪的草地,留茬也可以适当高些,有利于翌年生长或冬季减少风速,利于积雪。
(三)割草次数
割草次数的多少,与牧草的产量与品质,以及草地以后的产量都有密切关系。再生草,如二茬草,一般可占第一茬产量的25%~ so%、有时会更高。二茬草幼嫩多汁,适口性和消化率都比较高, 蛋白质含量比头茬高50%~100%。用再生草调制的干草质地柔软,家畜十分喜食。为了加工草粉,常采用多次刈割再生草的办法,第一茬不迟于孕穗期刈割,以后都是幼嫩的再生草。为了使牧草有足够的时间形成贮藏的营养物质,最后1次再生草的刈割必须在停止生长的20~25d之前。
但是,为了保证草地长期高产稳产,必须要严格控制牧草的刈割次数。因为在多次频繁刈割的情况下,牧草来不及制造和贮存必要的营养物质,使生机耗竭,结果会使牧草变得稀疏、茎秆细弱、叶量减少、根系发育不良、根物质减少,割草次数过多往往是引起草地过早衰退的一个重要原因。
我国的天然刈割草地大都是1年定期刈割1次,而且刈割后也不能进行施肥和灌溉,培育管理措施赶不上,致使草地明显退化,产草量严重下降。如呼伦贝尔市的羊草割草地,在连年于同一 时期割草的情况下,羊草等优良牧草的产量下降50%以上,单位面积的产草量下降30%以上。而白头翁等家畜不食杂草、毒草却明显增加。
我国大多数地区的天然割草地不宜多次刈割,如要刈割再生草,必须要辅之必要的施肥、浇水、割草地的轮换等措施。
对于人工栽培的高产草地,根据当地的水热条件及管理水平, 可以采用多次刈割利用的方法,这是增加单位面积饲料收获量的一项重要措施。刈割次数可达2~4次。但是根据国内外的大量经验,在多刈割利用时,必须加强对草地的培育与管理,如适量施肥、浇水、采取轮刈制等等,否则草地的产量及利用年限会明显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