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牧草种质资源鉴定
鉴定与评价是种质保存与利用的重要纽带,有室内鉴定和田间鉴定。室内鉴定一般在温室、培养箱和实验室内进行,特点是节省种子、环境可控、周期快、可全年进行、结果较为准确。田间鉴定一般在原始材料圃中进行,其特点是更能真实地反映种质的特性、 生物学特性和农艺性状方面的资料在经过田间鉴定后才能获得。
观察记载的内容如下:
1.生育期 包括播种期、出苗期、分蘖或分枝期、拔节期、抽穗或现蕾期、开花期、成熟期、果后营养期和枯黄期等。对于一年生植物,可观察1—2年;对于多年生植物,至少要有第一年和第二年的数据。
2.形态学观察 除进一步的植物分类鉴定之外,还包括对株型、株高、株丛大小、枝条数量、叶型、花色、种子结实情况、根茎等的观察。
3.农艺性状包括产量、叶量、再生性、品质等。
4.抗逆性包括抗旱性、抗寒性、抗热性、抗病虫性、耐盐碱性等。
5.遗传学观察 繁殖方式、授粉方式、遗传多样性等。
(二)牧草种质资源保存
1.种植保存 为保持牧草种质资源的种子或无性繁殖器官的生活力及其数量,种质资源必须每隔一定时间(如1—5年)繁殖1次,当种子发芽率降低到50%时必须及时繁殖,否则种子在丧失活力后不宜保持原物种的遗传特性。这种繁殖方式就是种植保存。种植保存一般可分为原生境种植保存和异地种植保存。前者是通过保护植物原来所处的自然生态系统来保存种质;后者是把种质材料的种子、块茎块根、无性繁殖材料迁出其自然生长地,保存于植物园或繁殖圃中。
2.贮藏保存 贮藏保存主要是用控制种质库的空气相对湿度、温度和种子含水量以及用氮气密封贮藏、液氮超低温贮藏等方法贮藏种子、营养体或花粉,以期达到延长其寿命的目的。种质库可分为短期库、中期库和长期库。
(1)短期库温度20℃,相对湿度45%,种子含水量%。种子装于纸袋内,可保持种子生活力2 --5年。短期库是一个工作库, 主要用于交换种质。
(2)中期库 中期库的标准是保证种质材料保存10~25年, 发芽率不低于85%。我国牧草种质中期库的保存条件是温度4℃,相对湿度%,种子含水量io%以下,密封。中期库的任务包括:不断向长期库提供种质资源,接受长期库的繁殖更新任务,直接为利用者服务。
(3)长期库 长期库温度为- 18℃~- 10℃,相对湿度为30%~35%,种子含水量为5%。密封保存,可保存种子75年。 在长期贮藏过程中,除监测样品、繁殖更新外,贮藏种质材料不作任何他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