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农业信息网 首页 > 价格行情 > 行情资讯 > 正文 返回 打印

学学这些新技术 您家葡萄不愁卖(图)

网友投稿  2016-07-21  互联网

  这个季节,晶莹剔透、新鲜水灵的葡萄成了水果摊位上当仁不让的主角。葡萄是许多人喜爱的水果,除了酸甜美味的口感,人们更期待能吃得安全放心,而这同样也是葡萄种植者的追求。怎样既能有效防治各类葡萄病虫害,又尽可能地减少农药用量,不少地方摸索出了好方法。这些好方法或许会给咱京郊的葡萄种植户提供有益的借鉴。

  嫁接物联网技术种葡萄

  走进位于浙江萧山的美人紫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只见满眼苍绿的葡萄架上挂满了葡萄,令人垂涎欲滴。与别地不同,这里每个葡萄棚内都挂着一个金属盒,上面写着“信息采集节点箱”,再仔细看,棚内还能寻得不少传感器。

  高品质葡萄的秘密就在于此。公司负责人沈月芳说。基地成立于2006年,起初她就铁了心要走高科技道路。2009年,以传感器为基础的物联网技术正式“嫁接”美人紫。

  “葡萄最怕雨淋,淋雨后常容易发生黑痘病、灰霉病等病害,钢管连栋大棚的建成,集成了避雨栽培技术,可大大减少病害。”沈月芳说,去年基地安装了智能电动卷膜机系统,一改过去人力操作,现在无论是远程,还是本地,都可控制电动摇膜机完成自动卷膜,不仅节省工时,还能实时保证葡萄在最佳的环境内生长。

  为了形象比喻物联网技术对葡萄的作用,沈月芳打了个比方:有了舒适的环境后,再辅以农业生产智能化监测控制技术,精细化和精准化管理条件下,葡萄树的体质大大增强,生病的概率低了,自然就能少用药。

  分布在棚内的众多传感器是核心,它可实时采集和存储其所在地点的各种土壤和环境参数,包括土壤的温度、湿度、pH值,以及空气湿度和光照度等,这些数据既可为精准调控葡萄栽培提供科学依据,还可为消费者提供生产履历。如果说沈月芳的葡萄是手机“种”出来的,其实一点儿也不为过,因为当传感器采集而来的数据超过系统预先设置的限制时,系统将自动开启报警功能,并以短信的方式,告知相关管理人员,便于对农作物的生产管理。

  与这些传感器搭档的是全自动的喷滴灌控制系统。与传统的控制柜控制喷滴灌的方式不同,这一系统接入远程信息化控制平台,只要用手机或电脑,就可直接控制喷滴灌系统,做到全程智能化数控肥水,且实现高效节能环保。双剑合璧之下,管理自然更精细与精准。

  从2009年应用这项技术以来,如今效益已初显,具体表现就是节工、节水、节肥和增产,每年可增加效益五六十万元。

  “单从农药上说,利用物联网技术后,因为病害大大降低,这里的葡萄后期生长已基本不用农药,可减药三成以上,而化肥也大多用酵素来代替。只有品质与口感上去了,品牌的影响力打造才有了基础。”沈月芳说。

  “打伞”“穿衣”巧防护

  这些天,四川省金堂县赵镇金果园红提专业合作社的葡萄熟得正好,一串串玲珑剔透的夏黑、美人指、阳光玫瑰等各色提子挂满了枝头,引得远近不少游客前来采摘。在这里采摘鲜食葡萄,不光品种多、风味佳,更重要的是品质安全放心。这得益于合作社有一套独特的用药经,既能有效防控病虫害,还能大大减少农药用量。

  金果园合作社近百亩的葡萄园上方都架起了开放式的透明大棚,既能有效地给葡萄遮风挡雨,又不影响采光透风,犹如给葡萄撑起了一把“保护伞”。“可别小看这项措施,葡萄很多病害都是因为接触雨水,用大棚来避雨,可以有效减少葡萄霜霉病、白腐病等病害的发生。”该合作社社长蒋德军介绍说。

  不光有“保护伞”,很多葡萄都穿着“防护衣”。一个个白色的“伞袋”犹如给葡萄披上了“披风”,这样可以避免太阳直射到果粒,保护葡萄免受日灼病和热灼病的侵害。还有些葡萄上套着纸袋,既能防虫,也可以在喷洒农药时起到防护作用,减少葡萄果实上的农药残留。

  此外,葡萄地上都铺着一层银色的地膜,这又是干什么用的呢?“这是双色反光地膜,正面的银色可以增加葡萄的光合作用,趋避蚜虫,反面的黑色可以起到控草保湿的作用。有了这个地膜,杂草就很少了,基本靠人工拔除就可以了,这样基本就可以不用除草剂了。”蒋德军解开了疑团。

  应对葡萄虫害,合作社则用黄板、光诱频振式杀虫灯和性诱剂来当武器——黄板用来对付蚜虫和蓟马;杀虫灯可以诱杀鳞翅目、鞘翅目等害虫;性诱剂则专门诱杀斜纹夜蛾和甜菜夜蛾的雄成虫。

  植物免疫诱抗剂的使用是该合作社减少农药使用的另一个秘密法宝,在喷洒农药的时候配合使用几丁聚糖生物农药,可以使叶片更厚、光泽度更好,增强树苗自身的抗病能力。“植物跟人是一样的道理,体质好了抵抗力增强了,自然就会少生病,也就能少吃药。”蒋德军坚持认为,对于葡萄病虫害防治来说,预防是最主要的,也正因为此,他竭力为葡萄创造一个好的生长环境。

  正是由于多种绿色防控技术的运用,金果园合作社种植的葡萄整个生长期只需要在挂果前打3-4次药就可以了,相比传统的葡萄种植,至少能减少一半的用药次数和用药量,而且,使用的农药中有三成是生物农药,有力地保障了葡萄的质量安全。  给葡萄开“绿色处方”

  江西省横峰县龙门畈乡钱家村是远近闻名的葡萄种植基地。眼下葡萄陆续进入成熟期,由于前段时间连续降雨,雨后的高湿、闷热让方圆千余亩的基地面临着病虫害的威胁,村民郑鲁访的60亩葡萄园也不例外。

  “这是前期霜霉病留下的后遗症。”望着眼前被病虫害破坏的葡萄叶,乡农技站站长黄波俨然是个“葡萄医生”,他拿起手中的笔马上开出药方,“这是最安全的用量,严格按照上面的比例进行配制,叶面、叶背及植株的上下部都要喷洒均匀。”他仔细叮嘱郑鲁访。说话间,农户苏代福拿来了一根葡萄枝,只见还未成熟的葡萄掉粒严重。认真“号脉”后,黄波给出了“诊断”——这是常见的白腐病。随后,他又开出了治病“处方”。为减少施药和病虫害对葡萄品质的影响,黄波还给大家送来环保纸袋,不多一会儿,棚内的葡萄全穿上了“纸衣裳”。

  为种出真正的绿色葡萄,钱家村的农技人员可是动足了脑筋。开绿色处方、给葡萄穿上环保安全的“纸衣裳”都是钱家村种植绿色葡萄的关键环节。除此之外,盖网、石灰防治、全程播撒有机肥、土壤深层添加复合肥,整个种植过程既确保葡萄的鲜甜口感,又保证了环保绿色。为推动绿色葡萄种植,该村成立了葡萄种植合作社,通过统一生产标准、统一测土配方施肥、统一病虫害防治,有效提高了农户的组织化程度。“严格按照绿色处方,强化科学合理施药,不仅提高了用药效果,而且减少了农药污染,实现真正的绿色种植。”合作社理事长邱贵田说。



http://farm.00-net.com/hq/1/2016-07-21/hq_354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