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2月8日,记者参加由金涌院士领导的团队完成的均衡营养肥用于马铃薯种植减肥增效试验项目的评价会。他们的研究课题已经由化工行业破壁进入农业科技领域,参与到打造生态农业4.0的伟大工程中。
会后便餐时,望着虽满头华发却神采奕奕的金涌,记者以茶代酒,祝老先生长寿120岁。脑子里响起一首老歌的旋律:革命人永远是年轻,他好比大松树冬夏长青.......
2019年,84岁的金涌仍然很忙。翻开5月下旬的行程,他先到鞍山市为经济发展出谋划策;而后又赶赴浙江常山,在常山一中为学生做科普讲座。一位高中生问:“要如何培养创新能力?”他认真作答:“不要被现成的知识所束缚,一个人的知识既要广博也要深入,要培养广泛的兴趣,精于自己所从事的专业,这样才能有所提高。”
金涌的学习和工作生涯,就是在把这个回答从理想状态完美地变成现实。
生命不息 折腾不止
“生命不息,折腾不止”,2017年在清华大学突出贡献奖颁奖现场, 金涌介绍了自己的座右铭。
他在不停的“折腾”中切换着身份——在成果频出的实验室里,他是掌握课题组基础研究方向的前辈;在课堂上,他是学子敬仰的老教授;在工程研发产业化和项目评估现场,他是行业德高望重的专家;在田野乡间,推进打造生态农业4.0的浩大工程,他是产业发展的战略家;在大中小学的科普讲座中,他是谆谆善诱和蔼可亲的老爷爷……
一般人,能完美地诠释一种职业身份就是成功。但对金涌来说,一种身份、一个职业显然不足以实现他的人生理想。出于对于国家的赤诚、对社会的责任,金涌至今仍然活跃在各项工作之中。
追寻金涌的人生履历,我们可以发现,他的各种身份彼此间有紧密的关联度,他的角色切换有逻辑可循,有因果相联。
求学时代 红色毕业证
金涌是老北京人,出生于1935年,生长在《四世同堂》中描写的日军蹂躏下的北平城。早在1949年10月金涌就加入了新民主主义青年团(中国共青团前身)。
1953年,金涌高中毕业后参加了大学统一招生考试。由于成绩优异,他被国家委派赴苏联留学。
“面包干”,这是苏联学生给中国学生起的绰号,因为他们每天的生活就是宿舍—教室—图书馆的三点一线。金涌回忆,当时苏联的大学只有全部成绩都得到5分(也就是满分)的学生,才能拿到红色的毕业证。而他,就拿到这样的毕业证。
教书育人 薪火相传
1960年,金涌去天津大学进修,同时兼任中国早期化学工程学家、教育家丁绪淮老先生的助教。金涌在天津大学的两年,成了丁先生的“入室弟子”。这段经历帮助金涌深刻理解了老师的内涵,成为了日后金涌培育学生,帮助他们进步的力量源泉。
2001年,在国际纪念碳纳米管被发现10周年的学术大会上,清华大学反应工程研究室宣布已经可以成吨制备碳纳米管,解决了碳材料大批量生产的世界性难题。而这个研究室正是金涌在25年前创建的,他把艰苦开创的事业交给了自己信任的学生,也是使一份科技报国的信念得以薪火相传。
老骥伏枥 探路农业4.0
2018年12月8日,由金涌领导的研究团队召开了均衡营养肥用于马铃薯种植减肥增效试验项目的评价会。
清华大学化工系郭志刚教授从植物细胞工程和植物生长发育控制研究着手,精确分析不同农作物的植物营养需求结构,与北京天地菁华农业公司合作研发了多种植物均衡营养专用肥。农业农村部种植业管理司副司长陈友权表示积极支持植物均衡营养肥的进一步试验推广。全国农技推广中心首席科学家高祥照称,这将给肥料产业带来革命性的冲击。
金涌在会上介绍,清华大学化工系有多位教授的研究课题已切入农业科技领域,参与打造生态农业4.0的伟大工程。
关注肥药 服务农业
金涌及其团队切入到农业生产领域,是源于他对化肥、农药产业进步的关注。他提出农业-工业-信息业的高度融合是大趋势。
早在2014年9月,全国石油和化工行业复混肥工程研究中心在京召开第一届年会暨复混肥创新发展研讨会时,金涌就在会上提出,复混肥料要兼顾设施农业发展,将产品更有效地应用于水肥一体化。
2017年6月,由当时的的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中国化工报社等8家单位联合发起肥料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调研活动。参加调研的金涌表示:供给侧改革不是一个技术层面的事,是国之战略,事关全局。
2018年7月,长江经济带绿色化工走进农药行业调研活动启动。金涌建议,农药化工行业应加强科研引导,积极拥抱生物技术、微化工技术等前沿科技,实现绿色转型。
近两年,金涌以化肥、农药、种子、微生物等农资新产品和新技术为抓手,将工作聚焦到生态农业4.0伟大工程上。他提出:打造生态农业4.0,需要农业-工业-信息业高度融合。他描绘的生态农业4.0的产业特点是:更智能化,个性化,更健康。这一理念,对农资行业提出了更高的产品和技术需求,促使农资行业必须转型。
留学时期的金涌
简历
金涌,1935年7月30日出生于北京市,化学工程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 ,清华大学化学工程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化工科学与技术研究院院长 。
1954年赴前苏联乌拉尔工学院留学;1960年进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担任助教;1973年进入清华大学化工系,先后担任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1979年领衔组建清华大学反应工程研究室。
成就
2007年获得美国化学工程师协会的PSRT流体化讲座教授奖;2016年获得第11届光华工程科技奖工程奖 ;2016年获评中国石油和化工行业“十二五”十佳人物奖;2017年获得清华大学突出贡献奖。
顾秀莲为金涌颁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