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农业信息网 首页 > 价格行情 > 行情资讯 > 正文 返回 打印

2018,阵痛!2019,机遇!

网友投稿  2019-01-25  互联网

  送旧迎新,2019年已经到来,走过的2018年,农化行业留给我们深刻的印象:环保督查、停产整改、限产限量、延迟发货、催货调价、一货难求到年末的有价无市。整个农药市场用一个“痛”字形容最恰当不过。

  2018年,随着一系列行业相关政策出台,一方面,无论是上游生产供给端、中间渠道端,还是零售商销售端都面临着减量淘汰、重新认定的时代变革;另一方面,也面临体制升级的历史机遇。在农药市场的供需矛盾升级,市场价格波动大,求生存、求发展已经成为当下农药人的当务之急,2018年终将成为供给侧改革关键的一年。

  2018年根据农资导报市场分析中心数据统计的108个原药品种中,价格上涨的品种72个,实现了不同幅度的上调;5个农药品种价格波动不大,整体持平;31个品种价格有不同幅度下调(见图1)。2018年累计价格涨幅前10的农药品种如表1。2018年累计价格跌幅最大的10个品种如表2。

  除草剂

  2018年,除草剂整体表现非常强势,大部分品种价格高位且持续上调。上半年,杀虫剂、杀菌剂大部分产品还在下调盘整阶段时,部分除草剂产品率先掀起涨价潮,如炔草酯、氰氟草酯、苄嘧磺隆、硝磺草酮、精噁唑禾草灵等。这些品种在2017年保持相对稳定,2018年开春就开始持续爆发。最主要的原因是上游原材料供给端停产整顿,出现断货现象,造成下游厂家产量极低、价格一路高歌猛进、市场上一货难求的现象。除此之外,酰胺类除草剂表现相对偏弱,厂家开车相对稳定,供货平稳,价格稳中下滑。同时,少数品种由于2017年涨幅过大,而2018年开始有所回调,比如草铵膦、乙氧氟草醚等。

  1.草甘膦(见图2) 草甘膦价格先抑后扬。4月份之前,草甘膦处于盘整稳中下滑的态势,直到4月底,湖北宜昌的停产检修,产量下调。加上原材料甘氨酸价格的上浮,草甘膦价格迅速上调。6月份过后处于高位盘整阶段。第4季度市场需求疲软,市场库存率偏高,价格开始松动,缓步下调。年末已回到年初的价位。

  2.烯草酮(见图3) 烯草酮价格走势先抑后扬。在5月份之前供需平衡,市场需求相对疲软,价格回调。6月份中间体三酮开车率极低,下游合成产量有限,同时河北、山东原药合成厂家停车检修,限产限量,基本到了10月份左右才开车生产。年末企业开车有所恢复,价格高位盘整,缓慢下调。

  3.炔草酯(见图4) 2018年开春市场需求启动,企业库存陆续消耗完,炔草酯价格开始回调。4月份,连云港园区停产整顿,企业停车检查,造成国内生产厂家开车率低。同时,中间体二氟和丙酸开车率极低,价格高位坚挺,市场原药流通货源非常稀少,甚至出现断货现象,原药价格一路飙升。截至当前,仍然处于货源偏紧的态势。

  杀虫剂

  2018年杀虫剂整体市场波动大,大部分产品先抑后扬,直至年末开始走弱。4月份之前,市场部分产品价格高位盘整,处于稳中下滑的态势,主要是由于2017年涨幅过大,市场理性回调。在5月份过后,企业出现停产潮,供给端出现问题,市场开始调头向上。直到10月份上海ACE会议期间,还处于满市场找原药的状况。第4季度市场需求整体疲软,交投不旺,价格开始调头向下。

  1.高效氯氟氰菊酯(见图5) 高效氯氟氰菊酯经历了2017年的大幅上调,从16万元(吨计,下同)上调至25万元以上,涨幅达到56.25%。经过2018年上半年高位盘整阶段后,由于连云港园区整治,园区两家原药生产企业以及中间体生产企业全部关停,造成市场供货严重不足,价格开启了第二波的疯涨模式。直至年末市场需求减弱,原药价格才有所松动。

  2.噻虫嗪及中间体(见图6) 2018年噻虫嗪整体市场高位震荡走弱,先抑后扬,但在前年中仍处于下调的格局。在4月份前盘整下滑的态势,5月份下调至市场最低价格10.2万元。由于上游开车率低下,以及合成工厂的不正常开车,价格开始稳中上调。到3季度10月份展会期间达到年初的价格13.5万元。之后市场需求疲弱,价格开始松动,因“有价无市”下调明显。中间体噻唑开车率极低,价格相对非常坚挺,噁二嗪由于噻唑配套跟不上,下游需求疲软,价格盘整下调明显。

  杀菌剂

  2018年杀菌剂整体表现非常强势,大部分产品价格在上一年都处于高位盘整的基础上继续上调。其中,以咪鲜胺、嘧菌酯、氟环唑、氟硅唑为首,涨幅居前,部分产品高位强势盘整。同时,少数产品市场需求疲软,价格下调幅度明显,如吡唑嘧菌酯、丙环唑、福美双等跌幅居前。市场主流产品价格以先抑后扬的走势,到年末市场需求偏弱,弱势震荡。但整体格局以高位盘整,稳中有升的为主。

  1.戊唑醇(见图7) 戊唑醇在年初窄幅震荡下行,价格波动幅度不大。中间体戊酮生产厂家非常少,苏北园区全部停车,开工率极低,产量有限,支撑原药价格高位震荡。5月份,价格开始回升,先扬后抑。直到年末,需求疲弱,价格松动,但整体上,价格窄幅盘整上调。

  2.嘧菌酯(见图8) 嘧菌酯价格先抑后扬。5月份,苏北园区整顿,原材料中间体4、6二氯嘧啶生产厂家停产检修,开工率低下。市场上一货难求,造成原药价格迅速拉升,涨幅达到46.15%。10月份展会过后,市场需求疲软,价格开始松动,但整体幅度有限。

  2019年预判

  一、兼并重组之路速度加快。2018年年中,农药市场出现涨价潮,主要是供给和需求共同作用。农药上涨主要源于供给端的变化,在供给侧改革、环保整治的压力下,低端产能不断退出,并向龙头企业集中,从而催化了农药行业中小型企业退出。供给端萎缩,使得农药产品供给和需求发生了微妙的变化,从而促使农药价格上升。

  二、市场“热钱”陆续流出,市场炒作之风减弱。市场有需求就有炒作。2018年,部分产品市场炒作成分偏高,整体大环境不容乐观,市场部分热钱没有去向。在2017年涨价潮的催化下,有部分资金开始流入农药行业。渠道、贸易商逐渐增加,部分产品已经进入了资本运作的模式。农药市场经常出现断货,缺货的现象,并且在供给侧改革的基础上经常出现原材料生产商垄断,造成部分产品市场价格非理性的上涨。很多产品已经偏离价格正常轨道。随着市场的理性回调,赚钱机会越来越小,资金也会相应会流出行业。

  三、环保督查常态化。在环保风暴的席卷下,2018年不合规的企业被陆续关停,环保督查已经用行动证明环保整治远远没有结束。而已经到来的2019年,中央环保部门启动第二轮环保督查,为期4年。前3年还是常规的全部督查,最后一年开展“回头看”。未来,企业只有做好整改、环保到位、底子结实才能走得更远。

  四、农药产品大部分涨幅空间有限。经历了2018年的起伏,首先,部分价格涨幅明显的产品上涨空间有限,并且在环保整改措施进度完善的基础上,会有大幅度的下调的可能性。其次,部分产品盘整过后趋于稳定,上涨下跌幅度有限,相比2018年,2019年贸易商可操作的空间越来越小。

  五、渠道商生存空间越来越小。市场信息透明度越来越高,渠道商失去优势已是在发生的事情。息高速公路的无限发达必将“夺去”一群人的饭碗。求生存、谋发展得创新是必经之路。

  当市场好的时候我们不一定能抓住机会,当市场不好的时候我们不一定没有机会。要时刻保持清醒头脑,创造机会,让我们带着希望和梦想迎接2019!



http://farm.00-net.com/hq/1/2019-01-25/hq_1980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