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农业信息网 首页 > 价格行情 > 行情资讯 > 正文 返回 打印

价格猛涨、假货横行、营销失宠...农资人咋破局?!

零零社区网友  2018-05-18  互联网

最近,小编在编辑平台的时候感到农资界异常的平静,新闻不多、热点匮乏,仿佛过了春耕的热题,农资行业的千层浪就被淹没了。

根据后台数据显示,热点的形成都会伴随着新兴行业和领域的诞生,很多人觉得跟风热点就是把握机遇,到底什么才是大家真正关注的方向呢?我们来探讨探讨:


1、打假成为话题热门


4月13日《农资导报》发布一篇关于多地农资打假的文章(如图所示),得到业界超高的反响,通过留言可以看出行业各层对造假之痛恨,但是大部分读者一致认为假货如同星星之火,打一批来一波,没玩没了。在暴利的驱动下反而越打越多......

也有人说这是业内公开的秘密,企业管不完,政府摸不到,造假的猖狂程度可想而知。因此,很多朋友会说:你们媒体能做什么,写来写去也没什么用,农民还是被骗,造假还会出现,暴利仍在继续,市场依然混乱;

当然,作为媒体,我们首要任务是尽可能曝光这些“猫腻”,想办法去联合打击,即便无法完全净化,起码通过舆论导向和市场反馈,让造假多一些胆怯、少一些肆意。政府多年来和企业联手剿灭了大批假货制造商,但是有利润的地方就有铤而走险,就算打不完,也一直在努力!相信未来,随着市场的规范化整治,造假只是在苟延残喘,沿袭最后的疯狂而已。2018年初开始,陆续多政策针对打击假冒伪劣产品报道发布,为企业和农民增加保障、为市场和行业营造希望!政府作为人民的政府,也在致力于还原市场原貌,不管行业如何混乱,我们需要政府做到有假必打,有假不保的态度。拒绝地方保护,不当制假售假者的保护伞,就完全有能力把假冒伪劣产品扫荡干净!


2、价格永远是聊不完的话题

从数据可以看出,关乎尿素的文章点击率似乎都还不错。尿素价格、农产品价格、原材料价格以及农药价格...涨涨涨、跌跌跌...分析不停、风声不断,不难发现凡是关于价格的阅读量必高,可见农民最直接的需求就是“价格”。 不论是环保压力还是工厂开工率,政策引导还是市场现状,行业热点离不开“价格”的冲击! 

那么作为媒体我们可以做的就是:尽可能的为大家分析最真实的市场信息,让大家在获取价格的同时,可以有准备有意识的应对“市场风波”,在农产品不景气,化肥价格涨价不断的现状中,找寻一条保守型的出口!  


3、营销也被炒“凉”了


曾经,关于营销的文章被大家疯狂转载,作为农资界的新宠也算红极一时,在炙手可热的当年,营销被推向了顶端,作为媒体的阅读保障、企业的宣传思想、经销商的服务精髓、农民的对比体验......“火”都不能形容它的辉煌。

而如今再来谈营销,来来去去就那么点内容,无非就是企业文化、企业优势、服务概念、平台理念,小编之前去山东采访的时候问到农民是否对营销感兴趣,农民的回答让小编愕然:什么营销,我们不需要,我们就想让粮食能卖上价,只要肥料好,啥都不重要!

农产品价格下行,农民种地难,让曾经的炒作与营销变得失效。没错,适当的营销定能在市场上收获一批粉丝,但过度的营销可能就会变得难以消化,引起反感,推广固然重要,但也不要贪杯哦!农资价格再涨,农民依旧在观望,没有买账,急于出货的企业和急于处理库存的渠道商再怎么喊着农资要涨价了,还是很难卖出去。吆喝没用,营销可以辅助但绝不是主打,农资行业的欣欣向荣唯有“干货”才能永葆青春!

小编认为市场的波动是必然的。

不论是打假的热潮、价格的猛追还是营销的冷却,都是市场最直接的反馈,为什么关注打假,因为市场混乱;为什么关注价格,因为农资行业不景气;为什么关注营销,因为行业需要包装;这些点击率和关注点其实就是市场最真实的痛点!

到底该如何面对呢?

痛点亟待解决!如何帮助农民用肥用药、如何帮助农民增产增收,解决农民问题才是唯一的出路! !上中下游的盈利与农民的丰收息息相关,农民不丰收,产业链就断了!   


4、破局,倒逼迎难而上


多年来,企业忙于冲击销量,创新力下滑甚至匮乏;经销商忙于销量,服务理念落后甚至没有;忽悠团、赊销在市场上那一席之地,完全是见缝插针的真实写照。那些仍然浮躁而没有思考能力的群体,必定会被淘汰出局;只有迎难而上,初心不改,本着为农民服务的态度才能被市场容纳且拥有光明!

行业已经到了适者生存的地步了,创新是唯一破局的方法!

农民被忽悠,贪便宜是小事,理念传输不到位是大事,如果企业和经销商都给农民的传输正确的思想,还需要担心农民会为了那一点赠品将好产品拒之门外吗?或者有人会说,最难打交道的是农民,但是最淳朴的也是农民,省钱有错吗?如果我们市场净化还需要担心假货的恶意竞争吗?价格落地才是持久仗的开始。

赊销成疾,假如产品质量过硬,农民高产增收,让农民意识到对“产品”的依赖性,那么他还觉得赊销是降低风险的唯一保障吗?有了资本,便无形中降低了风险,赊销在嫁接风险的过程中被你推我就,在风险率降低的情况下自然被无视了。

期待行业在洗牌过后,可以破茧重生。理性地去思考农民的需求,去思考市场的需求,丢掉浮躁与跟风,重拾理性与激情!热点层出不穷,说到底,“农民丰收”才是唯一的热点。

用心去抓热点,机遇就在其中,不管是产品研发、价格落地、还是增值服务,都是为农民增收为出发点,相信未来,更多的热点会正确的围绕增产出发,导报与您一起见证,机遇蕴藏其中,新的机遇就是新的热点,让我们正确对待热点,让农资市场走的更健康、更和谐!







http://farm.00-net.com/hq/1/2018-05-18/hq_1974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