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农业信息网 首页 > 价格行情 > 行情资讯 > 正文 返回 打印

中微量元素肥:“配角”也能走红

零零社区网友  2016-09-06  互联网

8月18日,中国无机盐工业协会中微量元素肥行业分会一届二次理事会在兰州召开,此次会议拉开了中微量元素肥料新一轮创新思维的序幕。作为发展早、起步稳的新型肥料,“两减一控”的新形势为中微量元素肥料行业注入了新的生机。
  随着化肥“零增长”政策逐步进入实施期,中微量元素肥料产品也迎来了重大机遇。行业人士认为,如何带领行业融入主流产业是当前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特别是在市场新形势下,不仅仅是产品技术的提升,更需要市场环境的优化和政策氛围的营造。
  老瓶装新酒
  思路决定出路
  尽管中微量元素肥料作为新型产品受到关注,但是由于产业规模小、难以形成合力、难以进入主流产品等“瓶颈”,导致中微量元素产业发展一直不温不火。特别是作为配角如何找到自己的“位置”,缺乏一个统领行业的清晰定位。
  中微量元素肥行业分会会长李炜认为,中微量元素肥料迎接新挑战,就必须转变思维方式。2016年是国家“十三五”的开局之年,也是我国中微量元素肥产业发展最为迅速的一年。化肥在促进农作物增产的同时,我国农产品质量、土壤生态环境也付出了一系列巨大代价。李炜说:“化肥应用水平低劣,盲目重复超量施用化肥导致的土地和水体污染、植物病虫害、人体缺素亚健康等等,这使中国的农业可持续发展留下了安全隐患。”
  在肥料“零增长”农业政策的背景下,如何重新定位“思路”,才是行业迎接新一轮发展机遇过程中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李炜认为,今年相关部门颁布出台的“土十条”“水十条”,为我国农业、土壤、水质生态可持续发展提出了重要指标。中微量元素肥料产业要站在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角度,重新寻找自身的定位。
  “中微量元素肥的发展,是对我国农业土壤修护、产品质量安全的重要保障,也是农业绿色发展的重要支撑。”中微量元素肥的重要作用越来越被重视、价值也日益体现,从而让人们对农耕地土壤重新审视,这将提升中微量元素肥成为耕地修护和作物营养不可少的农业生产资料的需求。
  作为行业组织的带头人,只有合纵连横的大思维,才能为产业营造良好氛围、使产业形成良好发展态势。李炜强调:“中微量元素肥行业的发展,需要有政策的支持,有标准的监督,有规范的行业管理,有大数据平台的统计、分析,更需要有协会这样的组织在政府、企业和市场之间协调、传递信息,为企业正确决策提供科学、正确的参考。”常务副秘书长谢鹏飞也告诉记者,作为国家目前专门、唯一的中微量元素肥行业组织,就是政府、科研机构与相关企业之间的桥梁和纽带,并组织一系列配套服务,例如开展政策资讯、技术鉴定、团体标准制定、业务培训等,组织相关企业和科研院所开展科学研究、技术交流、参展和国际技术交流,协助企业制定科研生产发展规划并提供依据,收集、整理、分析国际国内中微量元素肥行业发展动态和重点产品统计资料,为政府、为科研、为企业提供经营决策服务。
  “做标准”尚需另辟蹊径
  在农资行业曾经有“一流企业做标准”之说,这不仅展现了一幅行业竞争另类思路的怪象,更诠释了企业急于占领规范产业制高点的迫切性。一个产业的规范无疑需要一个为产业量身定做的衡量尺度,对于即将迈出新步伐的老产业,中微量元素肥料在标准方面的迫切性自然不言而喻。
  中标标准技术研究所有限公司总经理孙一中告诉记者,目前标准化步入结构性改革的关键期。我国标准体制由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构成,在四级标准体制中,前三级均为政府标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需要发挥团体标准快速反映市场需求的作用。为了适应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目前增加了一级团体标准。”孙一中解释说,团体技术标准是支撑企业创新的重要平台,是科研成果产品化、产业化的桥梁和纽带。“部分市场根据需要先后开展了联盟标准的制定,得到了市场的积极响应,发展势头良好。现在国家提出团体标准,可以说已经水到渠成。”
  据悉,团体标准制定的主体是具有相应能力的学会、协会、商会、联合会等社会组织和产业技术联盟。协调相关市场主体共同制定满足市场和创新需要的标准,供市场资源选用,增强标准的有效供给。团体标准不设行政许可,由社会组织和产业技术联盟自主制定发布,通过市场竞争优胜劣汰。
行业召唤也拉开了由行业组织牵头做团体标准的序幕。2016年4月,为了以高标准引领行业高质量发展,提升行业整体竞争力,中国无机盐工业协会制定了中国无机盐工业协会团体标准管理办法,标志着中国无机盐工业协会中微量元素肥行业分会可以按照协会确立的标准制定程序,自主制定发布。为此,2016年6月17日,中国无机盐工业协会启动了团体标准制订工作,对于该团体标准名称、技术要点、适用范围、起草单位资质、参与起草人的资格、联合发布单位、各单位的分工协作等问题进行了界定。
  同时,为了确立行业总体发展的生态战略思路,标准中也突出了对于土壤、生态等问题的关注。其技术核心有两点:一是各中量、微量、有益元素肥中重金属的含量界定。二是各元素肥中最高施用量的限度。《生态肥系列之中微量元素肥》团体标准的制定和实施,填补了我国在中微量元素肥施用量控制方面的空白。
  此外,为了适应行业的快速发展,2016年5月,中国无机盐协会中微量元素肥分会受工信部委托,负责《国内外中微量元素肥产业现状及发展政策研究》课题任务,为此联合相关部门、领军企业和研究机构,梳理行业整体状况,研究探讨行业存在的问题和困难,提出解决方案,并上报相关部委,为国家制定行业支持政策提供依据。中微量元素肥已经得到国家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和健康农业的认可,本项课题的高质量完成将对中微量元素肥行业发展和中国未来健康生态农业发展都有很大益处。
  突破思维定势当好“配角”
  中微量元素肥料几乎每个企业的产品链中都占有一席之地,但是产量低、规模小也是企业现状。对于土壤问题缺乏充分认识、没有形成合力等思路问题导致行业发展“瓶颈”。
  据有关单位对全国土壤微量元素含量调查结果表明:我国大部分地区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微量元素缺乏,土壤中微量元素处于“中度缺乏”状态。我国中、低产量农田占总耕地面积的70%以上,其中大部分耕地存在中、微量元素缺乏的问题。华南农业大学教授廖宗文认为,复合肥过去30多年的普及和大量投入,土壤中微量元素的“老底”大量消耗,导致土壤中的养分出现短板,大量化肥投入以及有机肥投入的不足,使土壤酸化继而毒化严重,使中微量元素短板失去了传统有机肥料的补充,加剧了养分失衡。
  廖宗文认为,面临新的机遇,中微量元素产业需要更新观念,尤其要防止思维定势的束缚。廖宗文说,首先要当好“配角”,中微量元素肥料加入氮磷钾肥料中可以提升肥料效果,这将是企业转型升级、走出困境的一种有效方式。同时,中微量元素肥料的新机遇在于“良肥也要良法配”。只有良法的配合才有良好的效果,特别是有机与无机的相互结合。“微肥的特点也是难点在于其合适浓度范围过窄,量过则有害,量少则无效。”此外,要开拓新的多元素复合肥技术工艺线路。中微量元素肥料多为无机态加工为有机态,无机中的微肥适宜配合有机肥料一起施用,但是切勿与含氮有机物相互掺混,以防止分解氨气对于植物根部的伤害。
  中微量元素肥料一直是肥料中的“配角”,但是现在“零增长”政策下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廖宗文指出,发展的关键首先在于技术上的提高;其次,中微量元素发展仍需造势。“要营造整体氛围,比如政策、登记、推广问题。”此外,开拓市场就要以真正的农化服务带动产品走向终端,廖宗文解释说:“就是要讲给农民听、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同时还要有一条龙配套服务。”在采访中,廖宗文告诉记者,中微量元素肥料的发展大约十年为一个周期,2009年达到峰值。“我认为,中微量元素肥料大概还有十年的黄金时期。哪个企业看得准、有资金、有战略眼光,就比别人跑得快。”
  一个产业快速、健康的发展离不开各个层面的关注。作为行业领路人,行业分会已经着手实施转变思维、做强产业的一系列战略举措。或许正像中国无机盐工业协会秘书长冯永来说的那样:中微量元素肥料终于守得云开见月明。



http://farm.00-net.com/hq/1/2016-09-06/hq_1952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