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怀颖指出,目前我国的农村金融服务仍是一个短板。2015年我国农牧渔业贷款约为3.5万亿,仅占到全口径贷款的3.7%,远远低于农业增加值占GDP中9%的比例,而第一产业固定资产投资约为1.5万亿,通过正规金融机构获得的金融资金占到44.4%。
而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推进,以及农村改革的不断深化,农村金融领域大有潜力、大有可为。陶怀颖表示,新金融应该发挥自身的优势,在农村以点带面,促进实现金融普惠。
首先,新金融应该聚焦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包括约为550万家的重要大户、家庭农场和合作社,以及约为450万人的返乡创业的农民工以及返乡创业的大学生。
其次,新金融应该瞄准农村改革的主战场,如正在推进的农村承包经营土地确权登记和集体经营性资产的股份权改革,盘活利用好这些资源都需要金融的参与。
另外,金融要参与农村信用体系建设。中国农村征信体系较为薄弱,金融机构与农民之间一直存在着严重的信息不对称,如果能够通过互联网大数据积累农民的生产活动、交易行为、信用信息等记录,加强信息资源的风险,就从根本上解决农村金融的瓶颈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