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农业信息网 首页 > 价格行情 > 行情资讯 > 正文 返回 打印

水产养殖专业教学与社会需求间的差异探讨

零零社区网友  2016-11-26  互联网

   水产养殖专业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专业,其所在行业不但是劳动密集型行业,同时又涌现出大量的科技创新和应用。因此,不仅需要大量懂专业的人才,更需要会操作、能实践的技术人才。水产养殖的产品是各类经济水产生物,其培育养成风险性大、周期性强,没有实践操作经验的人即便是学历再高、基础知识再丰富也很难被行业认可,所以在水产行业中许多公司对于人才的实际工作经验更为看重,往往一位具有多年苗种繁育或者养殖经验的技术员其工资水平和待遇远高于本科就业甚至研究生就业的毕业生。在本科专业教育过程中如何锻炼出企业需要的技能,如何让培养出来的学生更加适应社会和企业的需求,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从高校水产专业的培养方案设置,特别是专业课程的设置来入手。

  1  从社会和企业需求入手分析人才培养目标

  从社会和企业需求入手分析人才培养目标最直接的方法就是调研已毕业的学生所从事的专业工作,及其在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扬州大学水产养殖系毕业生大部分投身于生产一线,主要是在饲料公司、养殖场、渔药公司中从事生产、销售及管理工作。最主要的需求方向集中在苗种繁育、饲料销售和病害防治3 个方面。

  苗种繁育是水产养殖行业的源头,也是利润集中的方向。行业关注的苗种繁育焦点从传统的四大家鱼、中华绒螯蟹和南美白对虾苗逐渐移向鳜鱼、沙塘鳢、罗氏沼虾、克氏原螯虾等消费快速增长的特种水产品。而在学校内课程设置往往无法跟上社会的快速需求,同时大部分高校也无法提供相关的设施供学生进行苗种繁育实践,所以许多水产公司无法找到既有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又有相当实践经验的苗种繁育技术人员,优秀的育苗人员极其缺乏,苗种短缺,价格高昂已成为制约我国水产养殖行业发展的一块顽石。解决苗种繁育人才问题,首先要优化水产专业设置,增加实践实习课程比例;同时在高校无力单独建设相关养殖实习基地的情况下寻找拥有高水平的实习单位,保证水产实践教学能够有力实施。以扬州大学为例,近些年就确立了邗江苗种繁育中心,江苏省海洋水产研究所吕四增养殖中心及江苏省淡水水产研究所等为主要的实习基地。这些生产实习单位承担多年水产苗种繁育和放流任务,同时拥有一批具有丰富繁育经验的研究人员和技术工人,场所设施完备,能充分满足学生的实习要求。同时各单位的繁育对象又各有侧重如四大家鱼(邗江苗种繁育中心),文蛤、黑鲷(江苏省海洋水产研究所吕四增养殖中心),沙塘鳢、克氏原螯虾(江苏省淡水水产研究所禄口基地)。经过实践和实习同学们基本能够掌握常见品种的繁育过程和思路,为以后的工作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饲料销售和病害防治也是就业热点。在水产行业中,这2 个方面的就业人数众多,待遇丰厚。大部分的毕业生主要从事销售和渠道维护工作,需要经常与人打交道,沟通能力就显得非常重要。销售行业历来竞争激烈,需要有很高的情商、口头表达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而这些能力往往是农科专业学生的弱项,因此在学校的培养过程中要注重学生的交流能力的培养,人文精神的关怀。同时还应当以习代练,让学生在大三、大四积极参与到饲料和渔药公司的产品销售培训中去。以我校为例,学校与正大饲料有限公司、苏州海大饲料有限公司、北京生泰尔生物有限公司等进行试就业与毕业实习的良好互动。水产养殖专业的学生大三期间的生产实习、大四期间的毕业实习和临近毕业前的试就业阶段基本都在合作教育单位进行,使得大家对饲料和渔药销售市场有了很深的了解,为其今后走向社会打下坚实基础。

  2  结合培养目标制定水产实践教学的具体方案

  水产养殖专业不但应用性强,地域特色也很明显,沿海区域高校开设的水产养殖专业和实践方向大部分都偏向于海水养殖,如中国海洋大学、上海海洋大学等。沿江沿湖和内陆地区的高校在水产养殖专业教育中更侧重于淡水生物的繁育和养成,如华中农大、南京农大等。因此,在对人才培养目标进行定位时,要从学校自身特点出发,选好定位,发挥特色。

  2.1 优化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比例

  基础课程可以分为公共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公共基础课主要是为了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如外语类、计算机类和数理化类课程。公众基础课程的编排应当说有过大过全的倾向,虽然课程种类应当保持稳定,但是讲授的内容和深度应当有所侧重和调整。有研究显示高校将数理化类课程的学分比例确定为12%~15%比较适宜。政治类、人文社科类公众基础课可以通过开设讲座、报告的方式引导学生的人文社科兴趣,进而由学生从文献、报告中汲取精华而不宜占用过多的课程比例。

  水产养殖学专业是实践性很强的应用性专业,对毕业生要求有一定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而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目的是应用于实践。各高校的专业课常常是根据经济动物的对象设置为鱼类、贝类、海藻等养殖课程,缺乏区域特色。有学者提出可以根据专业课的特点采用综合与分离相结合的设置模式,开设水产经济动植物增养殖学,每门课程既有总论分别讲述增养殖学的共性和遗传育种学的共性,又有分论针对不同的经济动植物对象讲授各自的养殖学和遗传育种学独特之处。

  结合培养目标制定水产实践教学的具体方案还需要有合适的专业教材。现行的水产类专业教材知识点全面,讲述系统,但往往越编越厚、包罗万象,养殖类的教材包含了生态类的基础原理,生态类的教材又囊括有生理和繁育的内容,容易形成重复讲述。同时现有教材更新慢,缺乏地域特色和针对性。因此,想要培养出更适应社会和当地需要的水产从业人员,就需要相关教师在总结多年教学和生产经验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编写能更好体现专业特色的自编教材。以扬州大学为例,结合扬州是我国传统观赏鱼产业的发源地,就组织教师编写了多部金鱼研究的编著和教材,在实际应用中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2.2 实践教学与课堂教学的结合

  随着水产养殖学科研究的不断深入,课堂上讲述的理论越来越丰富,但很难转变成为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因此,要将实践课穿插在整个本科教学中。课堂的讲述应当主要集中在生物学的理论基础上,完成后依据本专业的学生人数将学生分组,分别进行实习实践,然后进行综合研讨、规划和总结。在生产实践中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综合分析及解决问题能力,从实际分析归纳到理论高度。

  值得注意的是高校教学中某门课程所设置的教学实验,往往材料单薄、内容简单,对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存在一定局限性。因此,安排合理的综合性生产实践,就是水产养殖专业人才培养所不可或缺的教学手段。生产实习可以是某一方面经济动物的全过程实习,如沙塘鳢的繁育实习,也可以是多课程联合进行的实践活动,如南通如东吕四港近岸滩涂经济生物的养殖。生产实习可以形式多样,学科交叉且能够互相融会贯通,能充分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分析解决问题和辩证思维的能力。学生也可以将课堂所教授的知识运用到实践实习中,进一步学习并巩固所学到的基础理论知识。

  生产实践结合了行业发展前沿,加深了学生对所学专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处地位和作用的认识,巩固了专业思想,培养了学生从事水产养殖事业的兴趣。许多水产养殖单位在招聘过程中侧重点就在于学生在本科期间参加生产实践锻炼经历,经过实践锻炼的学生能迅速适应社会并受到用人单位的好评。

  3  水产专业教学设置的的经验与总结

  有研究显示,在高校中有55%的同学认为大学专业课程设置不合理,以及与社会需求脱节是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科技在进步,水产行业新事物不断涌现,企业需要的人才类型和专业性技术人才也在变化,如果水产专业教学设置并没有理会这些变化,还是按照一成不变的专业课程设置来培养学生,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会觉得在大学里学的东西根本用不到工作实践当中。

  专业课程设置贪大求全,是高校培养方案的一大弊病。很多开设的课程过于注重本身学科的知识基础,教材编写没有层次,很多知识点根本和未来的工作实践无法结合。实际上很多学生反映“眉毛胡子一把抓”的教材往往让他们失去学习方向,不知道哪方面才是重点。结果是各方面都只学到了皮毛,看似什么都懂一些,但实际上在深一步的应用中却茫然无助。因此,要想改善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大学专业课程设置的精简是一个必不可少的过程。

  大学虽然不应该商业化和功利化,但并不代表应该忽视企业和社会对人才的需求。高校的水产养殖专业可以为企业进行订单式培养的尝试,以多种方式多样化地培养水产人才,大力发展短期和专项的培训班。根据国家未来的人才需求,对专业课程进行合理的调整和安排,这样不仅能够解决大学生目前偏紧的就业现状,同时还解决了很多水产企业未来发展人才难寻的被动局面。



http://farm.00-net.com/hq/1/2016-11-26/hq_1651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