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农业信息网 首页 > 价格行情 > 行情资讯 > 正文 返回 打印

四川:小兔子变大产业 江油模式移植到俄罗斯

零零社区网友  2016-11-24  互联网

  10月22日,江油市西屏镇来了一批俄罗斯客人,他们考察的目标是年加工1000万只的獭兔屠宰项目。自2013年与俄罗斯签下5万吨冷冻兔肉的出口订单后,江油獭兔又进了一步——从出口初级产品,转向出口屠宰、加工设备。

  对于俄罗斯客人的选择,江油市农业和畜牧局局长李克勇并不惊讶。2015年,江油被中国畜产品流通协会授予了“中国獭兔之乡”的称号。小小獭兔,已在江油做成支柱产业。

  合作社带动养兔养成“全国之最”

  用四川省草原科学研究院党委书记、副院长刘汉中的话说,2000年以来,从“家有几只兔,不愁油盐醋”的家庭副业,到“家有百只兔,不愁没衣物”的专业化养殖,西屏镇只用了短短数年。

  2009年,全镇獭兔出栏量一举突破50万只,成为省内獭兔的主要输出地。

  在西屏镇“养兔大王”蒲军眼里,规模猛增的秘诀是:采取了合作社的方式。以几家养殖场为核心,带动周边农户组成专业合作社,统一品种、饲料和市场销路,很快就发展到10万孔笼位,出栏超过50万只。



http://farm.00-net.com/hq/1/2016-11-24/hq_1605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