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来,南美白对虾发病严重,且持续时间长,导致养殖成功率极低,众多虾农蒙受巨大经济损失。针对这种情况,广西北海银滩镇曲湾村养虾户唐顺强一改过去单一养殖南美白对虾的模式,转而应用“鱼虾混养”的养殖模式养殖南美白对虾,整体养殖连年成功赚大钱。其中2016年第一造养殖140亩共10口池塘,全部获得成功:产虾5.6万公斤,实现产值235万元。扣除生产成本,净赚139万元。在增加收入的同时,也开启了他养虾方式转型升级之路。
养虾已有近20年历史的唐顺强承包140亩水面从事对虾养殖。2013年以前,和许多虾农一样,为了追求养殖产量,唐顺强在虾塘里都是单一高密度放养南美白对虾,即“单养”。单一高密度养殖加大了发病风险,虾发病率高。而为了防治虾病,又不得不大量使用虾药和饲料。这样养殖,即使偶尔避免了高发病率,养出的虾也因为放养密度过大、用药过多而导致个头小、品质低,售价比较低,养殖效益得不到提高,导致丰产不丰收。此外,更令他揪心的是,经常大量用药使养殖环境产生耐药性,导致池塘出现用药越多越猛,虾病爆发得越厉害,养殖成功率也越低的恶性循环。
为了规避单一高密度养殖带来养殖风险及提高养虾效益,2013年开始,唐顺强搞起南美白对虾混养革胡子鲶生态健康高效养殖模式,即“混养”――从过去单纯追求虾产量增长,转为追求养殖效益和质量。
他根据池塘适宜养殖容量,在适当降低主养的南美白对虾放养密度的基础上,在主养殖南美白对虾的池塘里混养少量革胡子鲶,利用肉食性的革胡子鲶对病弱南美白对虾亚健康个体吞食,有效控制病害发生与水平传播,从而达到通过生态防控措施来减少对虾疾病发生的目的,也有效减少甚至杜绝养殖过程中虾药使用,提高虾品质和养殖成功率。自2013年应用“鱼虾混养”模式养殖南美白对虾以来,唐顺强养殖140亩共10口池塘连续4年喜获成功:2013年整体成功率70%,2014年整体成功率100%;2015年整体成功率90%,2016年第一造整体成功率100%。养殖效益随之“水涨船高”,4年累计赚得400余万元。
“现在每亩池塘虾苗投苗量已由原来6~8万尾降到3.5~4万尾,放苗20天后,开始投放革胡子鲶,10~15厘米革胡子鲶每亩投放60尾左右。”唐顺强熟练地说起鱼虾混养的原理和细节,“鱼虾混养的成功秘诀在于在养殖中构造科学的生物链,鱼能吃掉虾池中藻类、虾粪,最关键的是能将体弱病虾或死虾吃掉,从而避免病毒在个体间传染的风险,有效预防南美白对虾疾病发生,提高养殖成功率。而且鱼、虾之间病毒不会交叉感染,革胡子鲶肉质还反而因吃掉病死虾得以提高,南美白对虾品质因为有了革胡子鲶生态防控作用而提升,最大限度提高养殖效率和养殖产品质量。对此,养殖户将混养于虾塘中的革胡子鲶形象地称为清道夫。”
据唐顺强介绍,单一高密度养殖模式加大了养殖风险,虾发病率高,防治虾病主要依靠虾药,即使养殖成功,虾品质不高,经济效益有限;低密度鱼虾混养模式主要通过生态防控措施预防南美白对虾疾病,即使养殖产量低一点,但养出的虾品质高、规格大、售价高、成本低,养殖效益也会相应提高。现在养殖高品质对虾,一公斤销售价要抵过去几公斤。
银滩镇分管水产工作的副镇长岑子伟说:“从‘单养’到‘混养’,表面上是养殖方式转变,但实质是生态养殖理念的转变和生态养殖选择。当前养殖环境下的南美白对虾养殖,可以说是一种‘钢丝上的游戏’,风险很大。因此,南美白对虾养殖只有加快转型升级,走生态养殖、健康养殖、高效养殖之路,才能走出新路,提高养殖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