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农业信息网 首页 > 价格行情 > 行情资讯 > 正文 返回 打印

我国“最北野生稻”在保护中繁衍

零零社区网友  2016-11-18  互联网

   打开铁门进去,走过一段20米长的水泥路,眼前一片“杂草丛生”,和沿“草”而生的弯曲田埂,与农民辛勤耕耘的规整稻田景象完全不同。这些“杂草”是国家二级保护植物,30多年前已被水稻专家鉴定为世界最北最耐寒的野生稻。“我们要的就是它们这种疯长的原生态。”江西省东乡县野生稻管理办公室负责人饶开喜笑着说。

   从本世纪初濒危时的1.5亩到现在的28.9亩的生长面积,从当初小面积种树保护到现在140亩范围的围墙保护,位于东乡县樟塘村的这片世界“最北野生稻”在保护中生生不息。

   “这里是原位保护区。”东乡县农技推广中心副主任徐丰华说,“不施肥、不打药、不翻耕、不收割、不播种,野生稻靠其生命力自身繁殖,这就是对其进行原生环境保护。即便是辟出用于定点监测的部分小区域,除草也得用手拔。”

   把野生稻当宝贝孩子一样呵护了几十年的饶开喜说,东乡野生稻与普通水稻外观上的区别是每小缕稻穗上有一根稻芒。

   “我国多省份都有野生稻发现,但最北分布就意味着具有最耐寒的特质,另外我们也发现东乡野生稻耐病、耐淹、耐旱。”江西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所长陈大洲说。

   饶开喜说,东乡野生稻有着顽强的生命力。“每年不用播种,第二年又长出来了;水淹了近1米深,还能长出水面来。如果在一些低洼地种植有这种特质的水稻,就可减轻水灾导致的减产。”

   陈大洲说,目前东乡野生稻在水稻育种利用方面成效不错,专家利用其细胞质育出了协青早A三系不育系,目前已大面积应用,推动了我国水稻事业的发展。此外,还利用东乡野生稻与栽培稻杂交,选育出强耐寒性粳稻品种“东野1号”。

   但令饶开喜痛惜的是,因前期保护不利,上世纪70年代发现的东乡野生稻9个群落,有6个灭绝了。如今,饶开喜每三天来一次稻田,记录定点监测区的野生稻株数、杂草数、分蘖数情况,然后输入电脑传到江西省农科院、中科院以供分析研究。

   最近,江西省农科院计划在原位保护区设置六要素气象观测站。“每天监测传送光度、湿度、风度、雨量等要素情况,以研究野生稻与生态环境变化之间的关系。”陈大洲说,随着保护面积的增大,东乡野生稻的保护力度还应不断加强,科研和利用空间也有待进一步开拓。李美娟



http://farm.00-net.com/hq/1/2016-11-18/hq_1532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