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江苏省海门市常乐镇为群村大棚基地,到处是白皑皑的蔬菜大棚,很是壮观。大棚内,长势旺盛的草莓已开出了乳白色的嫩花,菜农们正忙着除草、松土。新建的电力线路在秋日的阳光下放射出耀眼的光芒…… 一个多月前,这里还是一片荒地。眼前,这里已是道路纵横、电杆林立、大棚乍起,一个现代化的农业种植基地已初具规模——
9月28日,海门市供电公司常乐工程队接到公司施工命令,常乐镇为群村将新建1000亩的大棚基地,眼见天气逐渐转冷,为了赶在天冷之前农民能顺利育秧、覆膜,要求施工队必须赶在11月中旬前完成电力配套施工任务。接到命令后,工程队队长郁斌一边迅速派技术人员到现场进行勘察,制定供电方案,一边组织精兵强将同步实施工程的前期准备工作。
奋战泥泞中
10月3日黎明,当人们还沉浸在节日狂欢后的睡梦中的时候,由常乐工程队张东升带领的一支15人施工队伍已悄悄地向大棚基地进发了。根据计划,他们将首先完成基地东、西、北3个台区中北台区的施工任务。眼下,他们是去挖坑、运杆。
“突突突……”马达声由远而近,瞬间划破了乡村田野的宁静。晨雾中,农电工曹林峰驾驶着装有电杆的拖拉机往施工现场赶了过来。刚下桥,拖拉机就被深深地陷进了路中央的湿土中。原来,这些天大棚区正在进行道路建设,河北的路面刚刚松过土,由于头晚的一场秋雨,使桥下面这段路面变得泥泞不堪。
张东升见状立即带领王培等人赶了过去。他们先是把轮胎下的松土全部挖掉,然后两人在前面拉,两人在后面推,一步步地把拖拉机牵出了泥坑。拖拉机开始在泥泞的道路上艰难地向目的地爬行,一米、两米、三米……汗水夹着泥浆,拖拉机每前进一步,张东升他们身上就被撒上一层的泥土。
“本来我们是可以等路面铺好后再施工的,但考虑到基地的工期紧,如果等路修好了再施工的话,可能会影响农民们的育秧用电,加上现在农网改造任务很重,所以就提前准备了。”王师傅告诉笔者,“这样大棚区就会提前通电,老百姓也不用为用电犯愁了。”
“在农田里施工不比在路边,吊车进不去,只有人工,十二米的电杆,先要一根一根抬到规定的位置,然后再绳拉肩扛地竖起来,一天下来,待回到家里已经连拿筷子的力气都没有了。”盛红兵说,“基地新增的170多根电杆,有三分之二都是靠人工立起来的。”
工程队队长郁斌很为他的这班兄弟骄傲,也深感他们工作的艰辛,“时值秋雨季节,大家为了赶进度,经常冒雨施工,很多工程作业都是在泥泞的环境中进行的。”
收官秋阳下
11月3日正午,天高云淡,几朵白云裹着金色的阳光洒落在刚刚建起的大棚上。一旁的电杆上,一群供电人员正上上下腾跃,犹如空中的神鹰……这一天,常乐工程队的队员们将在这里进行基地最后一个台区——西台区的放线作业。
“李耀!注意了,线在你那边卡住了!”、“慧祥!停止拉线,等李耀把线移好了再拉!”见到盛红兵时,全副武装的他正一手拿着对讲机,一手举着小旗,全神贯注地指挥放线作业。虽然已是霜降的季节,但盛师傅的脸上仍爬满了密密的汗珠。
“基地工程中,施工人员共新立电杆178基,架设400伏线路7.2千米,安装200千伏安变压器3台。像这么大的工程,一般至少也需要四五十天的时间。但为了不影响农户们的种植灌溉,我们以平均10天一个台区的速度进行施工。”盛师傅檫了檫一脸的汗珠,犹如挥去了一身的重负,“如果没有特殊情况的话,明天我们就可以完成任务了。”
刚从杆上下来的陆耀军告诉笔者,就是这一个多月的时间,他们也不是天天在这里施工,中间还有抢修和农网改造任务,由于队里安排合理,两边工程都没有耽搁。
“供电所的电工真是好样的,一个多月来,他们没有休息过一天。”为群村党支部书记张春华感慨地说,“是供电部门为了我们百姓开启了致富的大门,他们真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先行官!”据张书记介绍,为群村大棚基地一期规划面积1000亩、总投资700多万元,是官公岛万亩农业园区的一部分,后期将继续向南延伸,与官公岛连成一片。
“受官公岛农业园的影响,我们这里种大棚的农民越来越多,现在我们村几乎成了‘无粮村’,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种大棚浇水的难题解决了,供电公司帮我们老百姓把电直接拉到了大棚边,浇水照明非常方便。”11月3日,笔者走进为群村菜农李春花大嫂的草莓大棚,她放下手中活计,乐呵呵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