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豚鼠之前,四会80后小伙子祝秋权和谢永钊是地地道道的“网络民工”——他们一个做网络搭建一个做平面设计。
一次偶然的机会,祝秋权在电视上看到关于豚鼠养殖的介绍,联想到当地在豚鼠的主要食料牧草方面存在优势,于是来了兴趣。他和谢永钊抱着试试看的态度,从新会的某个养殖户那引种50只,边工作边照顾这些对于他们仍属陌生的小动物。
由于对豚鼠一无所知,二人一开始就因轻信交了学费:“被骗了,他们给我们选了50只,什么颜色的都有,承诺都能生出黑豚,结果母是什么颜色生出的就是什么颜色。”祝秋权自认倒霉。
在试养过程中,祝秋权开始与一些山庄酒店接触,发现他们有增加特殊菜式的需求,对豚鼠的食用有一定兴趣。再加上豚鼠容易生养的特性已被实际经验所肯定,他们决定大干。于是他们筹够钱,以每对100元的价钱从浙江农科院引种500对,正式从网络民工转行做特养农户。
踏入一个崭新的领域,意味着又一次从零开始的探索。特养的一个特点就是规模化养殖较少,养殖程序和技术五花八门,得靠自己摸索。比如为了提高生长效率,两人尝试过一些发酵料,结果因豚鼠的肠胃不适而放弃。在喂食的次数和搭配方面,二人也反复实验,到今天,他们给豚鼠早中晚喂三次草,晚上再加喂一次由米糠、麸皮、玉米粉等原料配置的精料,育肥效果较好。但作为场内的技术负责人,谢永钊并不满足:“还是要继续摸索,只有加快出栏时间,才能提高栏舍的使用率。”
经过一年半在盈亏平衡线上下的经营之后,养殖场保持存栏千对以上,并开始有所盈利,二人在今年上半年又筹钱承包村里一块30亩的山地,建了栏舍和推平坡地种上牧草,总投入20万元。他们准备与农户合作。祝秋权介绍,现在有三十个农户有合作意向,他准备评估他们的饲养能力和精力投入确定养殖量,具体合作方式是养殖场把公豚鼠发给农户,农户拿回家中饲养到600g-650g时再由养殖场回收,供应酒楼、山庄,价格是一斤30元,而农户可以按每只15元的标准得到本利。
祝秋权看好这种合作方式,觉得农户可以将豚鼠养殖作为副业,获得一定的收入,养殖场负责统一出售可以获得规模效应。等发展到一定程度,产量上去之后,祝秋权打算对豚鼠进行熟食加工,上超市货架。他介绍,目前河南已有养殖户有这一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