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reen.width-333)this.width=screen.width-333">
学名 Thrips alliorum (Priesner)属缨翅目,蓟马科.异名Taeniothrips alliorum Pries—ner别名葱韭蓟马、韭菜蓟马,葱带蓟马。分布在东北、北京、河北、浙江、江苏、贵州、广东、广西、海南、台湾、陕西、宁夏、新疆、内蒙古等省区。
寄主 大葱、洋葱、韭菜、蒜等。
为害特点 以成虫和若虫为害上述寄主的心叶、嫩芽及幼叶,葱类的整个生长期都有其各虫态虫体活动、取食,致葱类受害后在叶面上形成连片的银白色条班,严重的叶部扭曲变黄、枯萎,远看葱类田一“旱象”,严重地影响了葱类的品质和产量,大葱在北方有生食之习惯,由于近年葱蓟马为害严重,致叶部食痕累累,已无法生食。据调查 内蒙古、宁夏、甘肃、山东、河北、山西、陕西、辽宁、吉林、新疆、河南、安徽、江苏、上海、浙江、江西、广东等省受害率均在80~100%。蒜、洋葱受蓟马为害后球茎变小,甚至腐烂。葱蓟马常与烟蓟马、花蓟马、稻管蓟马等混合发生、混合为害,应引起生产上重视。
形态特征 雌成虫体长1.5mm,深褐色,触角第3节暗黄色,前翅略黄,腹部第2~8背板前缘线黑褐色。头略长于前胸,单眼间鬃长于头部其它鬃,位于三角连线外缘。复眼后鬃呈一横列排列。触角8节,第3、4节上的叉状感觉锥伸达前节基部。前胸背板后角各具一对长鬃,内鬃长于外鬃,后缘有3对鬃,中对鬃长于其余2对鬃;中胸背板布满横线纹。前翅前缘鬃49根,上脉鬃不连续,基部鬃7根,端鬃3根,下脉鬃12~14根。腹部第5~8背板两侧栉齿梳模糊,第8背板后缘梳退化,3—7背侧片通常具3根附属鬃,3~7腹板各具9~14根附属鬃。雄虫短翅型,3~7腹板有横腺域。
生活习性 内蒙古、山西、宁夏、陕西、山东、河北、河南、辽宁、吉林等省年生7~10代,6月下旬~7月下旬进入为害盛期。广东、广西、福建、江西、浙江、四川等省年生10~12代,5月下旬~6月中旬进入为害盛期,各地受害率为80~100%。成虫白天多在叶背为害。6月中旬韭菜上葱蓟马的数量最多,是为害严重期,6月下旬虫量居次,7月后进入高温季节,数量急剧下降。
防治方法 (1)清除田间枯枝残叶,减少越冬基数。(2)药剂防治是控制葱蓟马的关键。各地在查明当地为害葱类的主要蓟马种类后掌握在其若虫发生为害盛期及时喷洒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500倍液或10%除尽乳油2000倍液、40%绿菜宝乳油1500倍液、48%毒死蜱乳油1300倍液、1.8%爱福丁(阿巴丁)乳油3000倍液、17.5蚜蜗净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40%七星保乳油600~800倍液、25%爱卡士乳油1500倍液、50%辛硫磷乳泊1500倍液。防治2~3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