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农业信息网 首页 > 价格行情 > 行情资讯 > 正文 返回 打印

铺上台湾苔藓,辣椒地长出一片蝴蝶兰

零零社区网友  2016-10-13  互联网

  他15岁就考上名牌大学,少年得志,却因为一次意外发现,要回农村挖大坑。因为挖坑,父母无家可归。一次偶然机会,他一夜成名,却做出了不自量力的事情。他要贷款一百万,免息借给其他人。千金散尽,却换来一句“你们不是好人”。看不走寻常路的大学生马伟国如何逆境翻身。

  一枝粉红色的兰花,独自盛开在一片绿叶中,异常打眼。走近,一股清香扑面而来。“这是蝴蝶兰。”种植者是葛家乡金塘村的杨剑锋,种植地点则在他爷爷——“辣椒大王”杨意红的辣椒基地。

  上万株蝴蝶兰已经种下,杨剑锋表示,如果一切顺利,那么金塘村很快将成为长沙蝴蝶兰市场目前唯一的生产基地。

  引进台湾苔藓,无土栽培蝴蝶兰

  这是一个刚建设不久的大棚,虽然棚外高温难耐,棚内却凉爽如秋。

  所见之处,是大片的蝴蝶兰盆栽,被统一摆放在花架上。杨剑锋介绍,这些花苗都是被誉为“兰中皇后”的蝴蝶兰,因花形如蝶而得名。

  循香而去,一株蝴蝶兰独自开放。“这株不知道为什么会提前这么久开花。”杨剑锋说,剩下的这万余株花苗,在今年过年的时候都能开花。

  “小花蝴蝶兰、台湾蝴蝶兰、斑叶蝴蝶兰……”如数家珍般,杨剑锋向我们介绍起蝴蝶兰花的品种来。但要让它们如期如质如量开花,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比方说,种植的“土壤”。

  “这些就是培育蝴蝶兰的土壤,是从台湾引进的苔藓,因为其具有较强的保湿性和透气性,特别适合蝴蝶兰的生长。”杨剑锋说,兰花种植应用的是无土栽培技术。

  另外,还有水。“因为地下水矿物质含量较高,不利于蝴蝶兰的吸收,所以我们特意在棚内设置一套净水设备。”杨剑锋表示,同时还要根据天气和季节的变化适时调节棚内温度,为蝴蝶兰提供适宜的生长温度。

  据我们了解,蝴蝶兰以叶子色泽油亮、丰厚、叶多、排列整齐为好。根部新鲜,有萌生的新根者为最佳,一般按花朵数、颜色分等级。

  台湾老板找上门,辣椒地里种兰花

  在辣椒地里种上蝴蝶兰的“创意”,始于一个台湾老板。

  杨剑锋是湖南农业大学作物遗传育种专业2010届毕业生,毕业回家后跟爷爷和父亲种过2年的辣椒,今年年初,偶遇了一个台湾老板。

  “我们一般称他为谢老师。”杨剑锋介绍,谢老师是台湾一个专门研究蝴蝶兰的专家,因为目前长沙附近还没有一个固定的蝴蝶兰生产基地,所以他就想在长沙周边找人合作建设一个这样的基地。

  在市农业局的推荐下,谢老师找到了杨意红。但因为杨意红一心种辣椒,故而就将这个任务分给了杨剑锋,“想让我去试试”。

  当然,不能再按照种辣椒的方式来种兰花。杨剑锋说,种辣椒是一种粗放种植,只需按时浇水喷药,“而兰花比较娇贵,对温度、湿度等生长环境比较敏感。”

  于是,每天早上,杨剑锋都要打开生产环境监控平台,仔细查看大棚中兰花的长势,以及大棚中温度、湿度等指数。“蝴蝶兰只能在20℃—30℃中生长。”杨剑锋说,整个大棚的改造最花钱的就是降温设施,无论外面温度的高低,大棚内必须保持最佳温度。

  不过,相比种辣椒,种兰花却省下了不少人力。“种辣椒通常需要10多个劳动力,而种兰花只需要1、2个就够了。”杨剑锋说,种辣椒从种植、施肥、喷药、采摘都需要大量的劳动力,而种兰花只需要两个人每天中午去大棚监控下温度和湿度。

  “如果今年蝴蝶兰的效益比种辣椒好,明年还将扩大种植,并且将这项技术传授给村民。”杨剑锋如此承诺。

  乡村人物

  “辣椒大王”杨意红

  说起杨意红,金塘村村民无不交口称赞。“老杨人很好,教我们种辣椒,带我们致富。”村民罗秀芝说。“他是真的很喜欢农业,一天不去地里转转就全身不舒服。”在众人眼中,杨意红是名副其实的“辣椒大王”。

  种植辣椒,在一般人的经验中,都是一年一种植,但在杨意红的辣椒大棚里,刚收获过的辣椒树上又开满了花,长出了新的辣椒。“我这是在尝试种植两年生和多年生的辣椒。”杨意红说。

  “做实验就是为了种出更好的菜,我的目标是让村里的人都种上我培育的蔬菜品种。”杨意红曾多次组织当地村民赴海南租地从事辣椒、蔬菜制种和反季节蔬菜种植。目前,他所培育的果蔬新品种已推广到广西、湖北等22个省市(自治区)。

  另外,这些年来,杨意红还先后培训了杂交制种技术人员5000多人。通过建立技术服务体系、组织营销服务等方式,提高协会服务会员和农民的水平,“等新培育的品种出来后,我首先要让浏阳的农民享受成果。”

  乡村模式

  “金塘模式”曾在全国推广

  在金塘村,几乎每家每户楼上有个雨水收集池,干旱时这个池子里的水可以用来灌溉生态菜园;屋后,则有个生活污水处理池,经过处理后的废水没有臭味没有污染。这种种养平衡,治用结合的生态发展模式,因为是在金塘村首先实施的,所以被称为“金塘模式”。

  金塘村以前是传统的养殖村。2006年底,金塘村存栏生猪5000头,但猪粪便未经处理直接排向田地沟渠,一年中全村有2万吨污染物直接排放,远远超过了环境承载能力,严重破坏了农村生态,破坏了水体资源,危及饮水安全。其时,全村有60余户村民长期从数公里外挑水饮用。

  2007年,长沙启动了“新农村、新环保、新生活”三新行动,市环保局决定以金塘村作为试点。“那次代表大会几乎所有人都参加了。”金塘村的彭海文回忆,村民大会连续开了两天,制定了《金塘村环境保护村规民约》,实行“门前三包”和联户保洁。

  一年多时间,金塘村修建沼气池270余个,家庭污水处理池200余个,大型污水处理池10余处,实现了污染物的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

  “那段时间好多农民都打电话给外面打工的孩子,叫他们回来,一来是家乡变化大,生态环境越来越好。二来是叫孩子们回家搞生态养殖,自己创业,不比在外差。”享受到科学生态种植实惠的村民彭凡恒说。

  “那段时间,几乎每天都有来自全国各地的考察团来考察‘金塘模式’。”金塘村的裴秋辉自豪地说。



http://farm.00-net.com/hq/1/2016-10-13/hq_1308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