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雪舞时。眼下,位于伊勒呼里山北麓的图强林业局进入了最冷的月份,“二点五”养殖小区的狐狸养殖大户刘国臣正在忙着挑选一些过于肥胖的种狐,利用冬闲时节,帮着种狐调整调整体型。刘国臣的狐狸养殖场夏季时存栏有400余只,现在已经过了打皮的季节,剩下的100多只种狐在为春节过后的繁殖高峰期做着最后的准备,这时候的种狐不能添加精料,而是必须让胖狐狸瘦下来,也就是说为狐狸减肥。
刘国臣说:“如果调整好,配种也好配了,产仔率也高了,成活率也高了,也就赚钱了。”
刘国臣今年53岁,曾是奋斗林场的山场工段小队长,2007年在林业局的号召下,他放下了斧头锯,干上蓝狐养殖这个行业。然而正当他的狐狸养殖场场地平整完毕,笼舍建完等待抓种狐的时候,蓝狐皮市场出现低迷。一张成品狐皮售价仅为270多元,可在当时人工、饲料的成本就要330多元钱。一张狐狸净赔五六十元,很多养殖户因为没有资金周转,大幅缩减种群,还有的养殖户直接挑圈外出打工,面对这样的大环境,周围的亲戚朋友劝他选择别的行业,可心思缜密的刘国臣依然在毛皮市场最低迷的时候引进了50只种狐,然而庆幸的是,毛皮行业很快迎来了发展的春天。2008年,毛皮市场持续“回暖”,也让刘国臣搭上了致富的顺风车。
养殖初期,由于养殖经验不足和蓝狐种群不成熟,一年下来,仅收回来成本,还没算上自己的人工费,第二年,刘国臣虚心向有经验的老养殖户学习蓝狐饲养、疾病防治、育种繁育技术,经过摸索,他总结出一套自己的养殖方法,在“二点五”养殖小区由于他养殖的狐狸个大,毛好,每年在打皮的季节他的皮张都能卖上好价钱。今年,他出栏的400张蓝狐皮以每张800元的均价被河北客商收购,纯利润达16万元。
通过自己的努力与实践,刘国臣实现了创业梦想,走在林区转型致富大潮的前列,在他的带动下,身边亲戚和曾经奋战在山场一线的工友也走上了蓝狐养殖这个致富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