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黄平县旧州镇往西南方向走5公里,便到了黔东南州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寨碧村。到了寨碧村委会后,再往南直走1公里左右,就到了寨碧村的稻田养鱼鱼苗繁殖 “鱼苗寨”——高坡牛自然寨。 高坡牛自然寨,上方有两个水库助阵。一个是60年代修建的长坡水库,另一个是70年代修建的羊码头水库。水资源十分丰富,水质优良,便利的水利设施贯穿田坝中央,真是养鱼的好地方,稻田养鱼鱼苗繁殖便成了该寨致富的“摇钱树”。 早在20世纪90年代初,头脑清晰的潘金银想到了“靠水吃水”的致富之路,他认真总结了苗族传统的稻田养鱼和鱼苗孵化技术,便开始在自家的那几亩责任田里繁殖鱼苗。通过几年的反复实践,潘金银逐步掌握了稻田养鱼、稻田鱼苗孵化技术和养殖技术;种鱼孵化产量高,质量好,销路也不错,家庭经济收入一年比一年多,在当地渐渐地有了小名气,之后,村里人也跟着他干了起来。一干就是20多年。 每年只要进入鱼的繁殖期,这个“鱼苗寨”的养鱼户们就开始忙碌起来。先把田水放来晒干,消毒,几天后又把水参进田里,并按照一个母鱼配放两个公鱼(半斤以下、三两以上的公鱼)的比例把种鱼投放到田中。然后,养鱼户便上坡准备鱼草,等到鱼快要摆子的时候,才把鱼草投放到田中,给鱼摆子,等鱼摆子完成后,又把鱼草拿回家来加温孵化,几天后,又把鱼草拿到田里放,再过几天你又去看,希望就出来了,鱼草周边都是鱼苗。一周一个变化,三周后,鱼苗就可以喂食了。 寨碧村这个稻田养鱼鱼苗繁殖的“鱼苗寨”,就是这样科学地把好每个鱼苗繁殖程序关,仅卖鱼苗一项,就给高坡牛自然寨的鱼苗繁殖户户均增加6000多元,有些高达12000多元。 据了解,寨碧村稻田养鱼鱼苗孵化规模不断发展壮大,鱼苗销往瓮安、余庆、福泉、施秉等县市;该村的鱼苗繁殖养殖产业,从一个自然寨发展到4个自然寨。“下一步将打响我们稻田养鱼‘鱼苗寨’的品牌!”村支书王清华信心十足地表示,“今后将整合全村的资源,实行统一生产、统一销售、统一定价的新模式,大力发展鱼苗孵化产业,达到共同富裕,实现小康目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