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北京市朝阳区将建10处口袋公园;武汉目前已在二环内规划了179处“三小绿地”;贵阳2016年将建成各类公园249个,其中社区公园148个;如今,长沙的社区公园已达144个……最近,在各地城市绿化建设中,口袋公园、社区公园、小型绿地的出镜率越来越高。与过去首先考虑形象工程、领导政绩,动辄几十上百亩大广场、大绿地相比,贴近市民、更具实用价值的小公园的大量出现,代表着我国园林绿化建设的进步。 建公园的目的就是为市民提供休闲娱乐、放松身心的场所。这里有精致的植物配置,有可供休息的座椅长廊,有鸟语花香的自然环境,人们能够呼吸新鲜空气,缓解压力。可是不少地方却把建大广场、大绿地等作为政府官员获取政绩的手段,互相攀比。于是,面积最大的草坪、规模最大的公园、植物品种最多的绿地等概念纷纷出现,而能否让市民方便舒适地徜徉其中,反倒成了次要的。 在笔者看来,人们对公园的需求最主要有两点,首先是环境优美,绿色安静,干净整洁;其次是距离住家不远,步行十分钟左右便可到达,而对于多大规模,何种特色,都属于锦上添花。如今各地提倡建设的口袋公园、社区公园等,正好符合这样的需求。 让公园变小也符合节约型园林理念。在如今寸土寸金的城市钢筋水泥丛林中,很难有一片广阔的空间被用于公园建设。建设大型公园绿地不是不可以,但毕竟要投入大量资金,而且数量有限,不可能满足广大市民出门1000米甚至500米见绿的要求。而小规模公园可以轻松跻身于城市之中,虽然面积不大,但经过精心设计,就可满足居民就近赏绿、游憩的需要。 同时,由于缺乏系统科学的规划,很多城市在建设过程中留下了一些边角地、废弃地、闲置地等空间。它们虽然面积不大,但却位于城市中心区,对城市景观产生负面影响。建设口袋公园,既解决了这一问题,又为市民提供了方便,一举两得。据悉,北京就将挖掘老旧小区、胡同的可绿化资源,因地制宜开展树木栽植、垂直绿化、盆栽绿化等多种方式美化,建设总面积40公顷的便民小微绿地。 事实上,早在1963年,纽约公园协会组织的展览会上就有人提出了口袋公园这一概念。其原形是建立散布在高密度城市中心区的呈斑块状分布的小公园(Midtown Park),以解决人们的休憩活动需求。城市中的各种小型绿地、小公园、街心花园、社区小型运动场等都属于口袋公园。如今,这样的公园体系在很多西方发达国家已非常成熟。 例如美国波士顿的儿童博物馆广场占地仅2700平方米,但曾荣获2008年景观设计师协会(ASLA)综合设计类荣誉奖。这座广场是在原有博物馆基础上进行设计和扩建,以儿童休憩体验为设计主题。醒目的地标、卓越的创意、以人为本的设计、可持续的系统,清晰地勾勒出一个独特的口袋公园。瑞典斯德哥尔摩的一些口袋公园,除了供人们休息、交流,还提供家庭居室、阳台、花园等各种园艺应用信息。这里还举办种子交流会,售卖种子,提升社会联系、维持植物多样性。 虽然现在我们的公园只是面积变小了,还缺乏特色功能,但这种进步应该肯定。希望在不远的将来,我们除了建设更多的口袋公园,还能逐步为其增添功能,让人们获得更好的感受和体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