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湖北省荆州市围绕创建省级森林城市目标,紧扣改革发展主题,加快推进绿满荆州行动,巩固和扩大全国绿化模范城市成果,奋力实现林业“十三五”规划的良好开局。 一、坚持“四项突破”,造林绿化取得新成效。去冬今春以来,全市在前两年完成造林100万亩的基础上,加大“绿满荆州”行动和森林城市创建推进力度,截至目前,全市完成造林52.51万亩,占省下达31万亩任务的169.28%。一是突破土地流转瓶颈,全力推进通道绿化。江南高速公安、石首、松滋段和二广高速公安段,按照两侧各30米的要求,做到了精心打造、应栽尽栽。特别是公安境内115公里高速公路全线贯通,随岳高速监利境内72公里目前已建设36公里,余下的将在今冬明春建成。此外,江汉运河、一级公路、省道、县乡村道等绿化工作也正在统筹推进。二是突破湿地栽树难题,打造环湖林带美景。围绕湿地公园建设和湿地多样性保护修复,重点打造沙市区长湖、公安县淤泥湖、石首陈家湖、荆州区菱角湖、洪湖黄牛湖环湖林带,目前,沙市区长湖21公里沿湖林带已栽种中山杉4万多株,形成了亮丽的风景线。三是突破林农增收困境,探索林农连作模式。积极探索建立林业生态立体种养模式,打造了沙市区枪杆村中山杉-虾-稻模式、文旅区雷湖村中山杉-莲-虾模式、松滋城址山村中山杉-藕-渔连作模式。四是突破平原林业发展难点,建设新型观光林业。重点是打造四季花果飘香的观光林业,开发以花卉苗木为主的乡村旅游,引导龙头企业参与“美丽乡村”建设。 二、推进“四大拓展”,林业创新实现新突破。一是拓展经济林经营方式。以单一花、果、林向办节拓展,以单一的花卉苗木向观光林业拓展,拓宽农民致富和就业渠道。荆州区铜岭村、紫荆村、石首九合垸新语林、松滋龙翔生态观光园等观光林业试点已现雏形。二是拓展绿色示范乡村建设方式。与精准扶贫相结合,向美丽家园拓展;与富民强村相结合,向林果观光采摘拓展;与绿化美化相结合,向花卉苗木和经济果木林拓展,如松滋望月村、江陵刘港村等;与高校园区相结合,向绿村富民拓展;与整合资金相结合,向集中连片拓展,公安县赵家村等六村集中连片村庄绿化共投入500多万元;与龙头企业相结合,向提高档次拓展。三是拓展植树造林模式。与农民创收相结合向多种模式拓展,如松滋新果源合作社打造休闲林业基地等。与经济效益相结合向业主投入拓展,如荆州区江汉运河两侧通道绿化由恒荣公司等3家业主投资建设,荆州开发区引进一米公司打造生态休闲观光林业基地等。四是拓展中山杉推广渠道。与种养相结合向高效农业拓展,如沙市区荆香缘公司中山杉-稻-虾连作模式;与农民自愿相结合向市场主体拓展。与防护林相结合向经济片林拓展,如江北农场中山杉片林和农田林网等。 三、体现“四个更加”,林业环境取得新改善。一是领导更加重视。省林业厅在项目建设、产业发展、改革创新等各个方面给予荆州全方位关心和厚爱,对荆州探索的工作经验和取得的成绩给予充分肯定,为荆州市做好林业工作增添了动力。与此同时,市委、市政府对林业工作高度重视,主要领导对“绿满荆州”行动和创森工作做到了经常研究、时常过问、亲自参与。在省市两级的带动下,各县市区主要负责人对林业工作重视程度也得到加强,如公安县主要负责人亲自督办高速公路通道绿化;江陵县财政拿出5000多万元用于造林绿化等。二是上下更加齐心。全市上下广泛宣传发动,把“要我做”变成了“我要做”,把栽树变成了置景,把完成任务变成了比赛现场,义务植树成为了规定动作,通道绿化成为了首选动作,绿色示范乡村建设成为了必选动作,营造了良好的绿化造林舆论氛围。三是部门更加配合。全市造林绿化累计投入12亿,其中政府投入3.3亿,吸纳社会资金8.7亿。市交通部门积极配合,完成了公路建设用地范围内的通道绿化建设任务。河道部门主动作为,长江干堤和荆江大堤沿线通道绿化成为一道新的亮丽风景线。四是主体更加积极。各级党政机关干部踊跃参加义务“植树周”活动,引导广大干部群众和市场主体通过认捐认养、栽植“纪念林”、“青年林”、“巾帼林”等,全市义务植树317.85万株。 来源:湖北省林业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