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跟踪近年来农化公司发展历程,我们不难发现这些公司的发展战略,已经悄悄发生了转移,从传统农化行业转向种子行业,从传统农药转向更加环保的生物农药,从渠道及研发合作转向跨界的农业信息技术合作,从单一的解决方案转向综合的解决方案。 种业农业发展之根基 从全球主要农化公司的销售额和研发支出来看,对种子的投入在2010年已超过农药,表现尤为突出的是孟山都与杜邦,二者对种子的研发投入已经远远超出农化的投入。2013年二者在种子方面的销售额均达到其农业部门的70%左右。 国际农化巨头转战种子业务是未来发展大趋势,孟山都公司是采用以上策略成功转型的经典代表。从孟山都的发展历程上看,该公司十年前即把生物技术作为发展的重心,并确立了以玉米、油籽、棉花和蔬菜为核心的种子研究。 孟山都的成功,促使农药巨头战略重心向种子业务转移。通过近年来,国际六大巨头的并购事件,将其分为四种类型:种子业务、生物技术、转基因技术以及渠道建设。对近几年进行比较分析,六大农药公司并购案例中种子相关业务所占比重较高。(参见:AGROPAGES商业期刊《世界农化》-企业跟踪篇) 据了解,拜耳在2011年至2016年间将斥资20亿欧元用于建立新的植保产品生产设施及种子培育、生产和加工设施。预计到2016年,种子业务份额将翻一番,在整个公司销售额中占到20%. 同孟山都或先锋相比,拜耳在种子业务的规模还相当小,然而,拜耳作物科学通过加大内部投资,收购及加强与其它公司的合作来实现种子业务的不断增长。 近几年,拜耳已经在积极拓展多种作物的全球育种网络,表现尤为突出的是小麦,目前已延伸至澳大利亚、加拿大、德国、乌克兰、美国,法国等。 2010年收购Sort和Eurosort的小麦育种项目;2011年收购了美国种子公司Hornbeck;2012年收购了美国ProSoy Genetics公司与Abbott & Cobb的西瓜和甜瓜种子业务。2013年,拜耳在种子业务这块动作更加频繁,收购阿根廷种子公司FNSemillas S.A.;收购印度Kaveri种子公司26%股份;与Plant Impact签署大豆高级营养技术合作协议;与KeyGene公司宣布达成一项多年的合作协议以改良一些主要农作物的性状;与孟山都公司就新一代植物生物技术签署交换技术许可协议;与NSG扩大大豆种质研发合作;与MS技术公司计划合作推出大豆新性状;与巴西Biotrigo公司扩大小麦育种合作;与Nature source Genetics签署扩大大豆种质的研发合作;获得Performance Plants Inc(PPI)公司授权,使用其抗热抗旱技术改良小麦品种等。(参见:拜耳作物科学企业发展与战略分析报告) 种种迹象表明,拜耳在加速拓展其种子业务,加强其在农业源头的竞争力! 我们认为农药企业向种子行业进行扩张是大势所趋。种子是农产品的直接上游,随着转基因以及生物改造技术日渐成熟,通过改变种子生物学性状,可以进一步加大对下游农作物种植类型的掌控,从而调节特定农药品种需求。 生物农药绿色农业发展之关键 从长久的可持续发展来说,生物农药对环境的影响力小,必将顺应时代要求而成为主流农药。2012年,跨国公司掀起一轮对生物农药公司的收购潮,拜耳收购了AgraQuest,巴斯夫收购了Becker Underwood,先正达收购了Pasteuria生物科学公司。2013年拜耳又收购了Prophyta生物农药公司。从跨国公司的收购中不难看出,生物农药在整个农药行业的地位越来越高,农化巨头纷纷将生物农药纳入发展计划中,巴斯夫提出了要用化学农药和生物农药的组合产品来考虑所有有效的解决方案,虽然传统生物农药在药效方面不及化学农药,但生物农药也有自己的优势,将生物农药配合化学农药使用必然可以发挥两者的合力,起到超乎寻常的效果。最近业内的新一轮企业并购证明生物农药作为防治有害生物的安全而有效的选择变得越来越重要,未来十年生物农药市场将维持高速增长。 跨界合作,综合解决方案可持续农业发展的必经之路 随着农业经营越来越复杂,各种影响因素又相互交织,所以种植者们需要更尖端的技术来作出精准高效的决定,顺应行业变化,六大跨国公司逐渐从与同行业的渠道及研发合作转向跨界的农业信息技术合作。 比如,2013年年底,陶氏益农,巴斯夫,杜邦先锋分别与John Deere签署了数据分享协议。这些合作分别结合各自在农业领域的专长,把农田数据信息转化为整合的精准农业及农田管理方案,帮助种植者更高效地将数据转化为管理决策。同期,孟山都以9.3亿美元的高价收购了Climate公司。此次收购将使Climate在农业分析及风险管理 领域的专长与孟山都的研发能力相结合,把数据转化为可操作的农田管理建议,从而提高农民的收益率。 在跨界合作的同时,六大农化巨头还积极开发出一系列尖端的在线信息服务技术及一系列高级农艺应用APPs(参见:APPs,先进设备及技术在精准农业中的应用),为种植者提供因地制宜的作物解决方案,从而提高农业生产力。比如最近孟山都推出智能手机版杂草识别应用程序,杜邦先锋推出三款计算工具用于播种决策;拜耳作物科学在新西兰推出作物解决方案应用程序等等。 综上所述,我们不难发现,农化行业的竞争已经从农药本身拓展到上游的种子行业,通过掌控农业之源头进而来调整农化品的需求;通过提供更加环保的生物农药来顺应未来绿色及可持续农业发展的需求;通过把尖端的信息技术应用到现代农业领域,为农业生产提供精准化种植、可视化管理、智能化决策。 可以预测,不久的将来,单纯依靠农化品的销售已经完全满足不了市场的需求,只有把种子,种植,产品,决策,管理,服务整合在一起的综合解决方案,为种植者提供从播种到收获的全程服务,在服务中推广产品,才是未来农化行业发展的必经之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