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江淮、黄淮、华北、东北、西南和西北地区陆续出现一代成虫,局部始见卵,大部分地区蛾量突增日早、蛾峰多,蛾量高于2015年和2016年同期。结合天气条件和作物种植情况,预计今年二代粘虫总体为中等发生,河北、陕西、内蒙古等局部降水丰沛、管理粗放地方会出现高密度田块,河南大部、江苏和安徽北部的局部麦秸多、湿度大田块警惕二代粘虫滞留当地发生为害。预计全国发生面积约为3000万亩,幼虫发生为害盛期在6月上旬末至7月上旬。
一、一代粘虫幼虫发生面积小,但局部残虫量高
今年一代粘虫在长江中下游、江淮、黄淮麦区有虫面积为514万亩,比2017年、2016年分别减少2.5%、19.7%。全国麦田平均每平方米虫量0.6头,比2017年增加42.8%,全国防(兼)治面积870万亩,起到了压低虫源基数的作用。经过防治后,各地各类型田平均残虫量每平方米0.3头,与2016-2017年接近,但局部残虫量高,如湖北宜城防后各类型田平均残虫量每平方米6头,比历年均值增加1.27倍。
二、大部地区一代成虫突增日早、峰次多,总体蛾量偏高
近期各地一代成虫始见期比常年同期偏早,蛾量突增日偏早、峰次多。如黑龙江肇州5月13日灯下始见一代成虫,比常年始见日早6天,林甸累计诱蛾30头,峰日蛾量22头。河南浚县、沁阳、长葛、永城、平舆等地单日最高诱蛾量均超过100头,累计诱蛾量超过300头,蛾峰日较常年同期偏早3至9天。河北大部分监测点5月24-27日出现蛾量突增,比常年早3-5天,大名、永年、宁晋5月份累计蛾量分别为201头、156头和110头,峰日蛾量分别为140头、43头、65头。山东滕州累计蛾量157头,峰日蛾量58头,其他大部点累计诱蛾量在100头以下。陕西兴平累计诱蛾179头,峰日蛾量79头。吉林梨树累计诱蛾50头,峰日蛾量20头。
部分高空测报灯监测点蛾量突增日也较前3年偏早和偏多,安徽凤台、河南孟州、山东长岛、河北滦县和黑龙江双城于5月16-18日相继见突增日,比常年早10天左右,至5月31日安徽凤台、河南孟州、山东长岛已见2-3个峰日,除山东长岛峰日蛾量明显低于上年、河南孟州低于2015年外,其他各监测点峰日蛾量大多高于2015-2017年(见表1)。河南信阳5月20日3800头,漯河5月21日530头,蛾量是前两年的15倍以上。
表1 部分高空测报灯观测点一代粘虫蛾量突增情况表
观测点
突增日(月/日):虫量(头)
2018
2017
2016
2015
安徽凤台
5/16:42
5/28:61
5/24:11
5/31:25
5/30:3
5/24:26
5/26:62
河南孟州
5/18:18
5/21:33
5/31:11
5/29:5
5/26:22
5/29:63
山东长岛
5/17:73
5/22:63
5/28:297
5/27:133
5/30:9534
5/26:21
5/28:32
5/28:131
陕西兴平
5/21:15
5/22:20
—
—
—
河北滦县
5/16:28
5/24:16
5/31:233
6/4:13
5/26:9
黑龙江双城
5/18:22
5/21:10
5/26:15
5/31:2
5/27:2
三、东北部分地区见二代卵
近日东北部分地区谷草把诱到二代粘虫卵块或者于田间查见卵块,比前几年早一周时间。内蒙古通辽5月20日20把谷草把诱卵21块,单块卵粒数最多350粒、最少22粒,5月21日麦田调查30平方米,有卵2块;吉林公主岭40个谷草把诱卵量,5月26日和29日分别为2块和17块,吉林长岭5月29日谷草把也诱到多块卵;辽宁建平、开原5月29日20个谷草把分别诱卵1块和6块,平均卵粒分别为120粒和37粒;辽宁彰武5月31日调查100平方米麦田查见20块卵,平均卵粒31粒,部分卵块开始出现初孵幼虫。
四、天气条件对西北华北等大部地区粘虫发生不利
据国家气象局预测,预计6月,内蒙古西南部、甘肃中东部、宁夏、陕西大部、山西西部、四川北部、重庆西北部局部降水偏多,华北和黄淮大部降水正常,对二代粘虫发生较为有利。但黑龙江大部、吉林大部、辽宁东北部偏少2-5成,且内蒙古东部、黑龙江、吉林、辽宁北部气温偏高2-3℃,天气条件对二代粘虫的发生为害有一定不利影响。
针对近期粘虫蛾量突增日早、蛾量高,且北方玉米等作物苗小、抗危害能力弱的情况,各地应高度重视,加强监测,做好田间卵和幼虫调查,密切注意粘虫发生动态,及时发布当地虫情预报,全力指导做好适时防治,避免出现大面积集中危害。
病虫害测报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