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农业信息网 首页 > 农业新闻 > 植物保护 > 正文 返回 打印

2015年中晚稻主要病虫发生趋势预报

零零社区网友  1970-01-01  互联网

7 月 13 - 15 日,全国农技中心在辽宁省沈阳市召开了下半年全国重大病虫害发生趋势会商会,来自水稻主产区 19 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植保机构的测报技术人员和有关专家根据当前病虫基数、栽培条件和气候因素等综合分析,预计中晚稻主要病虫害总体呈偏重发生态势,发生面积 11.1 亿亩次,比上年增加 17.3% 。其中,虫害以迁飞性、钻蛀性害虫为主,“两迁”害虫偏重发生,发生面积 7.3 亿亩次,同比增加 18.2% ;病害以稻瘟病、纹枯病为主,总体偏重流行,发生面积 3.8 亿亩次,同比增加 15.5% 。

一、早稻和单季中稻前期病虫害发生概况

目前,南方早稻陆续进入成熟期,华南、西南、江南中稻和东北单季稻处于拔节期至幼穗分化期,长江流域单季晚稻处于分蘖至拔节期。今年上半年,水稻重大病虫在南方稻区总体偏重发生,重于上年,接近常年。全国主要病虫发生面积 4.4 亿亩次,其中虫害发生 3.3 亿亩次,病害发生 1.1 亿亩次。发生特点如下:

一是迁飞性害虫迁入期早,迁入虫量大,发生程度重于上年。稻飞虱在我国华南、西南、江南、长江中下游稻区迁入峰期较上年早 10-30 天;华南、西南和江南稻区主迁峰集中在 4 月下旬至 5 月,长江中下游稻区 6 月中旬陆续监测到迁入峰,迁入虫量是上年同期的 2-5 倍;田间虫量前期上升迅速,总体呈偏重发生态势,经防控,早稻区发生为害得到有效控制,未造成明显损失;全国累计发生面积 1.1 亿亩次,与上年同期持平。稻纵卷叶螟在华南、江南南部偏重发生,重于上年,主迁峰集中在 5 月中旬至 6 月中旬,其他稻区总体中等至偏轻发生,全国累计发生面积 7048 万亩次,略高于去年同期。

二是钻蛀性害虫偏重发生,略轻于上年。二化螟在江南和长江中下游稻区基数偏高,一代发生偏重,全国累计发生面积 8587 万亩次,同比减少 7.3% 。三化螟总体偏轻发生,主要发生在华南稻区,累计发生面积 632 万亩次,接近上年同期。

三是流行性病害点多面广,发生程度重于上年。稻瘟病在西南、江南、长江中下游稻区发病县数多、发病范围广、发病品种多,总体中等至偏重发生,发生程度明显重于上年同期,全国累计发生面积 1591 万亩次,同比增加 8.4% ;纹枯病在华南、江南和长江中游稻区偏重发生,局部大发生,全国累计发生面积 7701 万亩,与常年同期接近。稻曲病、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在局部稻区发生较重。

二、中晚稻病虫害发生趋势预报

(一)水稻虫害

预计稻飞虱在华南北部、江南和长江中下游稻区大发生,西南东部、华南南部和江淮稻区偏重发生,发生面积 3.1 亿亩次;稻纵卷叶螟在华南东部、江南和长江中下游稻区偏重发生,局部大发生,西南和江淮稻区中等发生,发生面积 2.1 亿亩次;二化螟在西南中北部、长江中游和江淮稻区偏重发生,江南和东北稻区中等发生,其他稻区偏轻发生,发生面积 1.3 亿亩次;三化螟在华南稻区偏轻发生,发生面积 1100 万亩次;大螟、灰飞虱、粘虫等其他虫害在部分稻区有一定程度发生,发生面积 6500 万亩次。

(二)水稻病害

预计稻瘟病在西南东部、江南北部、长江中下游、江淮、东北东部常发区将偏重发生,其他稻区中等发生,发生面积 7500 万亩次;纹枯病在江南、长江中下游稻区大发生,华南大部、西南东部稻区偏重发生,发生面积 2.0 亿亩;稻曲病在西南东部、江南、长江中下游、江淮、东北南部稻区中等至偏重发生,发生面积 6000 万亩;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在华南、江南、西南南部稻区轻发生,局部存在偏重流行风险,发生面积 400 万亩;水稻白叶枯病等其他病害在部分稻区有一定程度发生,发生面积 4000 万亩。

三、预测主要依据

(一)病虫害发生基数

稻飞虱在南方早稻区百丛虫量一般 300-900 头,可为中晚稻提供充足的虫源,加之江南中稻和西南、长江中下游单季稻虫量上升较快,百丛虫量达 200-700 头,其中短翅型成虫百丛虫量 3-4 头,尤其在长江中下游稻区出现短翅型成虫的县数为近五年最高,虫量高于近四年同期。稻纵卷叶螟在南方早稻区、西南南部、江南中稻和长江中下游单季稻亩平幼虫量一般 3000-10000 头;二化螟在江南、西南北部、长江中游和江淮稻区亩残虫量一般 500-1500 头,具备中等至偏重发生的虫源基数。纹枯病在大部稻区普遍发生,稻瘟病在西南、江南、长江中下游稻区发病县数多、发病范围广、发病品种多,东北稻区发病早、面积接近上年,田间菌源充足。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在华南、西南和江南稻区见病,可为中晚稻发生提供有效毒源。

(二)水稻品种及种植制度

粗秆大穗、优质高产的水稻主栽品种生长量大,易形成适温高湿的田间小气候,有利于水稻病虫害的发生繁殖;当前,我国水稻主栽品种年度间差异不大,造成水稻品种抗病抗虫性下降,如抗稻瘟病品种占水稻种植品种比例已不足 20 %,加之区域品种单一化情况较为突出,稻瘟病、稻曲病等水稻病害大面积流行风险较大。在水稻种植方面,华南、江南、长江中游稻区单、双季稻混栽面积大,栽插期、生育期不整齐,桥梁田多,有利于迁飞性害虫迁移和螟虫辗转为害。

(三)气象条件

据国家气候中心预测,受厄尔尼诺现象影响,今年下半年台风数量略偏少,但强度偏强,有利于“两迁”害虫的北迁及细菌性病害的扩散。预计今年盛夏( 7-8 月)在华南大部高温(≥ 35 ℃)日数较常年同期偏多,一定程度上将抑制晚稻上“两迁”害虫和水稻流行性病害的发生发展;西南东部、江南和长江流域稻区降水偏多,气温正常或偏高,有利于“两迁”害虫、水稻螟虫的发生繁衍及稻瘟病等流行性病害的扩散蔓延;东北北部稻区可能出现阶段性低温冷害,且降水偏多 2-5 成,有利于稻瘟病的暴发流行。

(病虫害测报处)



http://farm.00-net.com/news/zw/zb_2249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