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农业信息网 首页 > 农资栏目 > 农膜地膜 > 正文 返回 打印

行业调研会达成共识:农膜业走出困境须内外兼修

网友投稿  2007-04-03  互联网

    中国农膜行业要走出困境,真正走上健康有序的发展道路,一方面要靠企业提升品牌和技术创新竞争力;另一方面要提高市场准入门槛,加强市场监管。这是日前在中国塑料加工工业协会农膜专委会于济南组织召开的农膜行业目前面临困境调研会上,国家发改委有关部门与15家与会农膜企业达成的共识。

    与会企业反映,尽管目前是农膜产销旺季,但国内十几家主要大型农膜企业开工率仍只有60%,原料价格上涨依然是企业产能不能正常发挥的主要制约因素。以聚乙烯价格1.2万元/吨保守计算,农膜完全成本已达1.25万元,而目前市场零售价只有11.5元/千克,也就是说每生产1吨农膜,企业就要亏1000元左右。因此,绝大多数农膜企业只能微利或亏本经营,根本谈不上资本积累。而农膜属常年生产季节消费产品,每年销售旺季只有三四个月,但企业得常年备料生产,占用资金量大,财务成本高。为了维系生产,企业只有向银行贷款或借款,流动资金十分紧张,部分企业因此不得不停产、转产甚至倒闭。再加上一些不法企业采用劣质原料生产、盗用商标、拒开发票等手段,不仅扰乱了市场秩序,而且损害了农民利益。

    农膜专委会建议,鉴于农膜在国内农业生产中的重要性以及生产企业所处的困境,国家应制定行业准入制度,提高入市门槛,并通过税收等手段扶优除劣,同时加大对伪劣农膜产销的打击力度,为正规企业营造规范、有序、公平的竞争环境。



http://farm.00-net.com/nz/nm/2007-4-3/nm_48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