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农业信息网 首页 > 农资栏目 > 农机 > 正文 返回 打印

用膜下滴灌 大旱也增产

网友投稿  2014-09-11  互联网

白璐

今年,我国华北、西北、东北等地部分地区相继遭遇大旱。8月18日,记者来到辽宁省朝阳市朝阳县,还未到玉米收获时节,道路两旁有些田块的玉米秆上的枝叶已经变得卷曲、干瘪、枯黄,个别的甚至只剩秸秆孤立田间。然而,另一些地块未经雨水滋润,依然秆挺叶肥,果实饱满,长势喜人。记者实地了解发现,令作物在旱期茁壮成长的功臣是膜下滴灌技术。

 

从7月5日起,辽西地区的气温始终在32—35度之间徘徊,炎炎烈日和逐渐泛黄的庄稼暗示着干旱正在靠近。就在农民们抱怨小半年的劳作即将成为泡影时,朝阳市朝阳县七道岭乡的农民牟文学得意地说:“今年少数大丰收的玉米地里,就有我们家一亩。”在大田中,一亩地的丰收可谓沧海一粟,但在大旱之年,每亩1000公斤的吨粮田足够给农民带来满满的喜悦。七道岭乡农业站站长逯百新告诉记者:“今年乡里使用膜下滴灌技术的田块约7000亩,所使用地块普遍取得了显著的增产、节水、增收效果。”

农机农艺无缝对接

对于辽西地区来说,农民靠天吃饭的结果就是“十年九旱”,改变这种雨养状态是当地人最大的期望。今年,干旱将农户张和平家的玉米地推向了生死边缘,大旱初期,他看到使用膜下滴灌技术的玉米完全没受旱灾影响,以为这种技术可以带来立竿见影的增产效果。他效仿试验田的做法,自行打了一口深为10米的水井,抽水上来后利用滴灌带浇地,虽然作物根系得到了滋润,但是没有先期的覆膜,滴灌效果仅维持了5天左右。由此可见,要想充分发挥膜下滴灌技术的节水、抗旱作用,不仅需要在种植前进行必要的工程建设,还需要全程配套相关机械和技术。

“膜下滴灌技术对作物种植的机械化要求很高,如果选择使用这项技术,从开始到最后都需要配套机械化装备,农民还要掌握一系列的农艺知识”。辽宁省农村经济委员会现代农业发展处处长王玉丰说。

据了解,实行膜下滴灌技术的关键环节在于机械整地和机械播种。辽宁省农村经济委员会农机产业发展处副处长周鹏飞强调,“在地下管路、配套设施连接和电力设施建设之后,农户需使用旋耕机进行作业,对于土质硬、坷垃多的地块,需进行两次以上的整地作业,确保地块土壤细碎、土地平整、无坷垃、无杂草根茬,整地质量达到‘齐、平、净、细、’的要求,以防坚硬物质损坏地膜”。在机械播种过程中,农户应根据选定的种子品种确定机播密度,调整株行距,采取大垄双行模式做成台畦,把握好播幅标准和地膜标准,做到下种均匀,深浅一致,保证质量,实现播种、施肥、浇水、喷除草剂、铺滴灌带和覆膜覆土一次性完成作业。播种时,采取机械精量播种,每亩播种量约3公斤较为适宜。

据了解,实施系列技术集成的地区膜下滴灌的效果更佳。这些农业科技包括机械深松整地、覆膜精量播种、采用耐密品种、实施大垄双行、进行膜下滴灌、隔行去雄以及水肥一体技术。在朝阳县七道岭乡七道岭村的“农业部粮食增产模式攻关示范块”的玉米长势佐证了这一论点。

大旱凸显滴灌威力

走进田间,一根根滴灌带浅埋地下,出水孔分布于作物根系周围,灌溉水一点一滴均匀而又缓慢地滴入作物根系土壤;覆盖地面的地膜可以保持墒情,使水分不易蒸发,滴灌覆盖区域内完全找不到干旱的影子。

“越是大旱时期越能发挥膜下滴灌的效果。”逯百新告诉记者:“自从乡里引入滴管设备后,当季作物增产200—500斤/亩,今年旱情严重,试验田增产达800斤/亩。”他算了一笔账,在七道岭正常年份中,实施膜下滴灌后的玉米经测产平均可增产238公斤/亩,按2元/公斤计算,每亩地可增加产值476元。加上节水、节电、省工和滴灌带回收的费用,扣除实施膜下滴灌增加的生产成本农膜60元/亩、滴灌带160元/亩和除草剂15元/亩,农民每亩可增收472元以上。

有统计数据显示,在项目实施前,玉米平均亩产在500—700公斤左右;项目实施时,玉米亩均增产230公斤左右,2012年节水增粮项目区粮食增加产值约5.2亿元,经济作物亩均增收600元左右,项目区经济作物增加产值约4200万元。

实践证明,膜下滴灌技术是一项实实在在的惠民工程,从农民利益来看,除增收外,其效益还表现在节水、节电和省工三个方面。

在节水方面,朝阳市农机管理办公室主任蒋士娟告诉记者:“玉米膜下滴灌比管灌、防渗渠灌减少灌溉定额140立方米/亩。以项目区31.5万亩粮食作物为例,年内玉米膜下滴灌总节约灌溉用水达4410万立方米。”从朝阳市建平县昌隆镇东井村的990亩灌溉玉米不难看出,往年灌溉需6个井同时工作,今年只开动了2个井,节约了67%的用水量。在节电方面,据测算,膜下滴灌每亩可节电50元。仍以昌隆镇为例,全镇往年春播期间灌溉电费达25万元,今年只有6万元,节省76%的用电量。记者采访中发现,由于滴灌节水农业工程节本增产效果显著,广大农民踊跃报名发展滴灌工程,许多乡镇出现了“托人”争抢安装滴灌设备的现象。

在生产过程中,农民最容易忽视的是人工成本。膜下滴灌种植与普通滴灌种植相比,节省了铲地、耥地和灌地的用工量,每亩约节省2个工日,按每个工日80元计算,每亩省工效益为160元。

“因地制宜才能实现滴灌节水农业工程经济效益的最大化。”蒋士娟这样认为。朝阳市建平县作为全国产粮大县,充分发挥其粮食生产优势,因地制宜发展大田玉米膜下滴灌。据了解,今年全县实施面积达12.5万亩,实现亩增产445斤,增幅达36%。凌源市山多,自然条件十分适宜发展果业,但由于水利条件的限制,果品产量一直徘徊不前。去年以来,该市在重点乡镇建设滴灌工程5.9万亩,满足了果树在抽芽、幼果、膨大等时期的水分需求,明显降低了腐烂病、过锈病发生率,使一等果率达93%,商品果率达98%以上,产量增加1250万公斤,果农收入增加4000万元。

技术推广遭遇难题

记者采访中发现,在2011年辽宁省千万亩节水灌溉工程展开之前,辽西地区已有农民开始探索使用膜下滴灌技术,面积约20万亩,后来的一段时间内面积都没有扩大。

膜下滴灌并不是新技术,为何此前一直难于推广呢?逯百新这样回答:“从农民的角度来看,一方面必须顾虑投入与产出是否能成正比,因为增产量不可预测;另一方面,过去许多国产滴灌管子存在质量问题,管口容易堵塞,水、肥质量也令人堪忧,由此农民不太愿意接受。如今农民看到了该技术在旱期的增产效果,水、肥质量问题都解决了,管子质量也提高了,加上政府投入大量资金进行扶持,现在愿意尝试这项技术的农民越来越多,今后推广工作就会省心多了。”

近年来,辽西干旱区域通过演示、对比等方式,让农民逐步认识并接受了膜下滴灌这种节水模式,而且人数逐年增多。目前,试验地块的工程建设全部由政府出资建设,各地对首次铺设滴管设备的农户提供相应的补贴。然而,玉米膜下滴灌项目的工程巩固却依然非常困难。首先,滴灌带需要一年一更新,连接滴灌带的地面辅管和滴灌带附件使用一年后也有30%—50%的破损,需要维修或更新,加上地膜更新,平均增加播种成本240元/亩左右,更新设备的费用还需要农民自己出。“群众有依赖心理,不认可自己花钱购买滴灌带和地膜。如各级政府不拿补贴,膜下滴灌很难持续应用巩固成果。”逯百新这样说。

蒋士娟认为,政府的资金投入与补贴是技术推广的关键点,如果辽宁省取消膜下滴灌补贴,相信绝大多数农民都会放弃这项技术。她向记者解释道:“虽然膜下滴灌技术可以实现每亩至少增产200斤的效果,但它前期投入巨大,之后每年还需要投入设备维护费用,况且大旱之年并不多,增产800斤的情况十分罕见。农民的大部分经济来源是外出打工的工资收入,对从种地中增加的微薄利润并不敏感,使得这么好的技术难以推广。然而,每亩至少增产200斤的产量对国家粮食安全有着重要意义,因此大力推广膜下滴灌技术还需要国家财政助力。”

 

记者观察:膜下滴灌需政府搭把手

膜下滴灌技术是一种通过滴灌带或滴灌毛管上覆盖一层地膜,在短时期内实现节能增产的技术形式。近年来,在我国实行旱作农业的平原地区推行甚广,并且取得了很好的经济和生态效果。但就是这样一项增粮效果很好的技术,实际推广面积却很小。究其原因,与土地规模、政府扶持等有着直接的关系。

膜下滴灌技术的推广需要建立在土地适度规模经营的基础上,由于我国大田生产中多以一家一户的分散经营为主要模式,为统一机械作业管理带来一定的困难。要加快此项技术的推广,需要政府相关部门出台相关措施,推动土地流转,特别是通过农机合作社、农机大户和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加大示范推广力度,让老百姓看到实实在在的节本增产效果。

另外,政府应加大资金扶持力度。据了解,由于水资源匮乏地区大部分需要打井抽取地下水,打井造价一般需要6万元以上,机械整地需两遍以上,除此之外,井房、泵、地下管道、出水口、滴灌带等也都属于前期投入范围,所需资金数量巨大,如果没有政府专门扶持,难以快速推广。因此,政府部门应实行专项扶持政策,将发展高效节水农业的资金,重点向膜下滴灌倾斜。

当然,有了规模化、集约化经营,有了政府在资金方面的支持,还需要对农民进行膜下滴灌的专项培训。膜下滴灌是集农机、农艺、水利、科技等综合配套技术于一体的现代化农业模式,在区域种子选择、放苗时机掌握、灌水适时适量、肥料配比等方面,都要求种植户和管理人员有较高的专业素质。这些工作,亟待政府部门推动。

 

链接:玉米铺膜播种作业规程

播种作业

1.落下起落架,直到地轮可靠着地。

2.将滴灌管头通过顺导架下端顺入土壤中固定。如果是给水端,则滴灌管头应向垄头外端延出2米左右;否则,与垄头平齐即可。

3.拉开地膜头,从压膜辊横梁后边穿过,经过压膜辊前方,从压膜辊下方拉到镇压轮下压好地膜头。

4.打开喷药(除草剂)器开关。

5.开始作业,行进速度为拖拉机的2挡或3挡为宜。作业过程中应跟随辅助人员,随时观察作业效果。

6.行驶到地头,升起起落架,断开地膜和滴灌管,转向后,压好地膜横断处。

注意事项

1.播种机到达作业现场后,方可往箱中装种子和化肥。

2.作业时,在播种机未提升之前,严禁机具倒退。

3.正常作业中,应经常检查铺膜、铺管、播种及覆土质量,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4.在地头转弯时,应注意检查种子箱和滴灌管。当种子箱的种子少于其容积的五分之一时,应及时补充种子。当滴灌管长度小于垄长时,如果没有滴灌管接头联接措施应及时更换足够长度的滴灌管。

5.及时清除各作业部件上缠绕的泥土、杂草、废膜等杂物(清除杂物时应停止作业)。

6.按使用说明书规定对机具进行班中和班次保养,检查各紧固部位是否松动、转动部件是否转动灵活,并进行必要的调整、润滑和清扫。

7.经常检查拖拉机悬挂架上的左右拉紧螺栓是否拧紧。

8.播种机上不应放置大量种子、地膜等物,以防超重而影响机具操作。

9.远距离转移作业现场时,应将液压悬挂装置锁定,行进速度不应超过5千米/小时。放下播种机时要缓慢下放,避免速度过快损坏播种机。

作业质量要求

1.播种质量要求

(1)行距准确。在一个播幅内与规定行距偏差不大于10毫米,播幅间连接行距偏差不大于50毫米。

(2)下籽准确。穴粒数合格率不低于85%,空穴率不大于4%。

(3)播深适宜。膜下播种深度合格率不低于85%。

(4)作业中种子破损率,气力式播种机不大于0.5%,机械式播种机不大于1.5%。

(5)地头整齐,无漏播、重播现象。

2.滴灌管铺设质量要求

(1)滴灌管按农艺要求的位置进行铺设,不应有破损、打折、打结和扭曲。

(2)铺设滴灌管后的膜床,不应影响铺膜质量。

3.地膜铺设质量要求

(1)地膜采光面机械破损程度不应大于55毫米/平方米。

(2)地膜两侧应可靠埋入土中,膜面平整,采光面光洁。

(3)采光面宽度合格率不低于80%;种子覆土厚度合格率不低于90%;膜孔全覆土率不低于90%;膜边覆土宽度合格率和膜边覆土厚度合格率均不低于95%。

4.检查方法

用地块对角线随机抽样检查,100亩以上地块抽查5—10个点,100亩以下地块抽查3—5个点,每点两行,每行长度5米。



http://farm.00-net.com/nz/nj/2014-9-11/nj_761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