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农业信息网 首页 > 农资栏目 > 农机 > 正文 返回 打印

常态“三夏”跨区机收市场良性发展

零零社区网友  2014-06-09  互联网

马铮 白璐

今年河南省8110多万亩的小麦种植面积占全国小麦种植总面积的将近1/4。这些年来,组织好以农机跨区作业为重点的“三夏”农机生产,已成为河南省确保小麦颗粒归仓,秋作物适时播种的重要措施,也是农机部门的重要职责,当然今年也不例外。随着小麦跨区机收大幕的正式揭开,我们不禁想要了解,河南省作为全国小麦种植面积最大的省份,“三夏”情况如何?有何新特点?农机管理部门又在其中有何作为?6月3日,本报记者在麦收一线对河南省农机局局长张开伦进行了专访。

中国农机化导报:张局长您好!非常感谢您在“三夏”大忙期间抽出时间接受我们的采访。目前河南省小麦机收情况如何?

张开伦:截至今天17时,河南省已收获小麦面积3643万亩,占种植面积44.9%。其中机收面积3570万亩,机收率达98%。日投入联合收割机13万台,日收获小麦946万亩。

今天是河南省全省麦收迎来高峰的一天,各地麦收均已陆续展开,日投入收割机数量、日收获小麦面积均创今年新高。当前,麦收主要集中在豫南驻马店和中东部平顶山、漯河、许昌、周口、商丘等市。其中周口日投入收割机达到2.6万台;南阳、邓州两市麦收进入扫尾阶段;平顶山麦收近9成;信阳近7成;驻马店麦收近6成;许昌麦收过半。

虽然正值“三夏”大忙期间,但你说抽出时间,我觉得还是有些言重了。因为现在“三夏”跨区作业已经成为一项常态化、规范化的工作,机具短缺、工作忙乱等现象已经成为历史,“忙而有序”是现在我们工作的写照,一点都不紧张。从上面的数字就可以看出,截至目前,河南省麦收工作一切正常。前两天,河南省出现了大范围的降雨,但时间仅有一天左右,而且小麦基本已经成熟,降雨没有对收割造成影响。更何况我们有着丰富和周密的应急预案,即使出现极端天气等情况,我们也完全有信心、有能力加以应对。

中国农机化导报:今年河南省的“三夏”机收与往年相比有何不同?您能否总结出几个特点?

张开伦:正如我刚才提到的,现在“三夏”跨区作业已经成为河南省农机部门一项常态化、规范化的工作。如果一定要说特点,我想可以归纳为:机械装备更加充裕;组织措施更加完善;组织经验更加丰富;部门配合更加主动;新闻宣传更加深入。

之所以说机械装备更加充裕,是因为在过去,河南省小麦收割机保有量约为11万-12万台时,全省的小麦机收率尚且能够达到95%以上的水平;现在全省小麦收割机保有量达到16万台,机收率的提升空间却并不大了。也就是说,我们增加了约1/4的机具,而收割的面积与之前相比差不多,当然是更加得心应手。

在“三夏”机收组织方面,过去农机主管部门主要是实际参与,比如组织供需见面会、组织机手与农民签订作业合同等,现在则主要是引导合作社、经纪人承担这方面的工作,农机主管部门把更多的精力用在组织服务上。今年春节过后,河南省农机局就开始把全国小麦跨区作业方面的信息通过各种渠道予以发布;与省交通厅配合,随时为机手发放跨区作业证,目前已发放近10万张;与气象部门联合发送即时小麦机收市场信息和气象预报预警信息;与石油石化部门协调保证油料供应,确定了1200个农机用油专用站,组建了1000余支送油小分队;在收割机大批转移时,公安交警都会出动警力护送出境,等等。现在看来,这些工作的成效非常显著,也受到广大机手和农民的欢迎。因此,可以说农机管理部门的组织措施更加完善,组织经验更加丰富,部门配合也更加自觉、主动,这是河南省“三夏”机收的另一特点。

你们来到河南这几天,如果关注新闻的话,就会发现无论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还是网络、手机报等新媒体,对于“三夏”的报道都是不遗余力。新闻部门的报道更加深入,也是今年河南“三夏”的新特点。现在,河南电视台派出了两路记者,专程在麦收一线采访报道;《河南日报》等报纸也开辟了专门的板块。从我们了解的情况看,新闻宣传达到了预期的效果,观众和读者对“三夏”还是比较关注的。

中国农机化导报:我们注意到,您在此前农业部召开的“三夏”视频工作会议上曾经提出几个应当未雨绸缪的问题,包括天气方面的问题和主干道沿线地区依赖过往“散机”风险加大的问题等。目前来看,天气似乎已经不成问题,而主干道沿线地区过分依赖过往“散机”的情况是否真的出现了?应当如何应对?

张开伦:近些年“三夏”期间,由于组织引导得力,河南省偏远地区的麦收都得到了保证。不过有些农民,特别是主干道沿线附近的农民往往依据前些年的经验,认为跨区作业的机器多,家又在他们转移的必经之路上,不愁找不到机器割麦子。但河南省小麦收割机保有量继续增加,省外进入的机械逐年减少,“散机”调节市场的余地缩小。这是我提出这一问题的背景。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我提出的这个问题只是一个提醒。因为小麦成熟期很难把握,所以各地农机主管部门应该合理安排外出跨区作业和留在本地机器的比例,遇到小麦快速成熟的情况,留在本地的机器要基本能够满足需求。而今年整个麦收期间气温适宜,没有出现异常天气;农机部门的信息引导、技术服务和保障措施到位;且小麦机收订单作业越来越普及。因此,据目前的情况看,不会出现机手全部外出回不来,本地没有机器,完全依靠过往“散机”的情况。当然在某个时间、某个地点,小规模地偶然出现依赖“散机”的现象,那可能是难以避免的,不过并不会对农民造成实质性的影响。以前屡有发生的强行拦截收割机等情况越来越罕见,机手与农民因作业发生的纠纷也较少,跨区机收井然有序。

中国农机化导报:河南省今年小麦收割机保有量高达16万台左右,机具数量如此之大,机手的收益会不会受到影响?

张开伦:农机跨区作业本身属于市场拉动的行为,机手的行为受到利益驱动,所以说跨区作业能够长期、有效地组织实施,一是农民不能多掏钱,收割市场价格不能太高,二是机手的合理收益要有保障,这才是比较正常的运行。

近年来,河南省小麦收割机保有量从11万多台增至16万台,而且机手的作业成本有了不小幅度的增加。比如人工成本,过去请一位师傅包吃包住,每天再给100多元就行了,现在听说不少地方都要每天400元左右。即使不雇人,完全自己开,柴油价格也比过去上涨了一些。从我们农机主管部门的角度来说,要保障一个合理的机制,即从理论上来讲,我们是要达成“收割市场价格不能太高,机手的合理收益要有保障”这样一个目标,但事实上究竟是不是这样?需要市场的检验。

从我们得到的反馈来看,效果还是不错的。机手的效益并没有减少,麦收速度一年比一年加快。例如在许昌市,在柴油价格和用工成本提高的情况下,今年的机收作业价格仅比去年微涨每亩5元左右,一般为每亩45-50元,属于比较合理的定价区间,农民负担没有明显增加。由于参加大跨度、远距离跨区机收的收割机数量明显减少,该市没有出现像前两年收割机供应过剩、竞争过度的情况。跨区机收主要由农机专业合作社参与组织,机手单机作业面积普遍增加到500亩以上,作业收益明显提高。反观几年前,往往“三夏”刚刚开始时在驻马店、南阳等地的价格只有每亩30元左右,到后期才能达到50元。据统计,许昌市赴湖北、豫南等地跨区机收的收割机数量在1200台左右,在前期取得较好收益的刺激下,服务本地麦收后随即北上的达到2200多台,跨区机收的热情重新激发。应当说,市场的自身调节促进了跨区机收市场良性发展。所以大家可以看到,河南省农民购买小麦收割机的热情、参与跨区作业的积极性一直都保持高涨。

中国农机化导报:除了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起到了调节作用之外,农机主管部门在信息服务等引导方面做了哪些工作,效果如何?河南省的农机跨区作业信息平台目前运行状况如何?

张开伦:为方便农机手在河南省内跨区作业,“三夏”期间,河南省气象局和农机局联手,利用短信发布平台,根据农机局提供的机手手机号码,免费向河南省内作业的机手发送即时小麦机收市场信息和气象预报预警信息。这一举措是2006年开始实行的,到现在已经有9个年头。

免费发送的手机短信内容主要有5类:全省整体麦收进度、当天主要麦收区的收割进度和机车分布情况,每天定时发布1次;引导机车合理流动的机车调度信息,不定时发布;全省各主要麦收地市的常规天气预报,每天定时发布2次;省、市气象台制作发布的突发气象灾害预警信息,随时发布;省、市气象台“三夏”服务制作的专题气象信息服务,不定时发布。据统计,已有1.75万个号码在该平台注册,其中很大部分是农机合作社理事长的,他们会把信息转发或转告给合作社成员,因此保守估计受益机手有数万名。

另外,GPS、GIS等信息系统是未来发展的方向,是更加直接、更加有效的服务方式。河南省农机跨区作业信息平台现在还处于试运行阶段,尚未形成大规模的市场化运作,因为这套平台从硬件到软件对机手都是完全免费的,所需投入资金较大,其中牵扯到融资等方面的问题。但我们一直在持续开发这套平台,一些地区的农机部门也在此基础上进行了试运行,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该平台将在“三夏”中服务机手,大显身手。

中国农机化导报:小麦机收是“三夏”的重中之重,但夏种、夏管也同样重要。河南省农机主管部门在这方面有何举措?

张开伦:河南省农机局鼓励机手加入合作社、参加作业队,大力推行订单作业、承包作业、一条龙作业等服务模式,提高机具使用效率;积极发展粮食烘干机械,应对阴雨天气,保障夏粮品质;大力推广小麦秸秆机械化粉碎还田、秸秆打捆、贴茬播种、灭茬播种等技术,立足强农时、争早播,争取夏收夏种同步;在玉米播种环节加强农机农艺结合,推进机播机收配套,为秋粮丰产丰收打下基础。

总之,河南省“三夏”农机会战的成功组织,是市场拉动、利益驱动、部门联动、媒体助动的结果。河南省各级农机主管部门及早着手、精心部署、扎实做好三夏农机工作准备,为夺取全省夏粮丰产丰收奠定了良好基础。



http://farm.00-net.com/nz/nj/2014-6-9/nj_760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