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农业信息网 首页 > 农资栏目 > 农机 > 正文 返回 打印

从科技创新到产品创新

零零社区网友  2013-10-22  互联网

马铮 金娟

中国农机院成立近60年来,一直是我国农机科技创新的龙头,在农机的很多领域取得了突破,填补了国内空白。2007年,中国农机院牵头成立了农业装备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获得多项国家科技奖励,填补了高端农业装备方面的空白,这些成绩无不闪烁着创新之光。我们知道,科技创新和产品创新既有区别也有联系,在农机行业,这两方面的创新有何不同,农机企业又该如何实现从科技创新到产品创新?为此,本报专访了中国农机院副院长方宪法。

中国农机化导报:众所周知,中国农机院既是一个科研机构,又是一家国有企业,但却又不是一般的企业。正如李树君院长所描述的:中国农机院是一个有智力服务能力的企业,从产品销售、生产制造到技术开发,每个环节都始终贯穿着一个精神:就是技术和知识创新。在您看来,科技创新和产品创新是怎样的关系?我国农机行业科技创新和产品创新的现状如何?

方宪法:科技创新和产品创新的确是中国农机院的特色,我们时时刻刻都在创新,首先我想谈谈我国农机方面大的背景。改革开放后,我国农机工业在科技创新活动中主要的工作基本就是农民需要什么我们就生产什么,走过了大型化机械到小型化实用的过程。而本世纪初,我国劳动力短缺现象凸显,这是我们都没有预料到的,整个农机化情况因而出现了大的转变,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但是问题随之而来:在前些年,我们对整个科技创新工作和产品创新工作,包括市场开拓和服务领域,总体来看超前部署、总体部署还是有欠缺;真正在大型化、高精尖的技术,以及后续发展的机械自动化技术,再到后来的信息化技术等方面,都没有很好地跟紧国际发展潮流。因此,当前我国农机面临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技术供给不足。农业生产的各个环节都大量需要装备技术,大宗作物如粮、棉、油、糖等关键生产环节对机械化作业的需求更加迫切。我们拿什么去支撑?科技创新有点来不及,产品创新没有科技创新做支撑也是做不到的。所以,中国农机化导报抓住科技创新和产品创新这个主题,点抓得非常好,穴点得准确,这确实是一个特别突出的问题。

在农机行业,当前我国科技创新确实还没有形成以企业为主体的自主创新格局。在十几年前,包括近3年内,我国企业的创新投入占企业销售收入的比重从0.7%左右上升到1%,而按照国际一般水平,企业创新投入大约应该在2%—3%,好一点的企业能达到4%左右。当然,我国企业在对创新的认识和行动方面也出现了一些积极的变化,也做出了极大的努力。大型的企业集团纷纷建立自己的研究院和技术研究中心,以及省级的企业技术中心。但是科研活动不是拿了钱、盖了楼、买了科研设备、招几个人甚至是招几个能人就能干起来的。即使有能人,也要有很好的团队、科研经验与知识积累,才能干成事。

中国农机化导报:您所说的研究院和技术研究中心近年来也开展了一些产品改进、改型,包括对国外专利进行研究,对行业发展也做出一定的贡献。但要说贡献最为突出的,就不得不提到农业装备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方宪法:是的。农业装备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成立于2007年6月,是国家科技部等部委首批推动成立的四个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之一,中国农机院是联盟的牵头发起和秘书长单位。联盟就是针对两方面问题来开展工作的,一方面是企业自身做不了、投入不足的;另一方面是人才队伍和科研储备不足的。于是,在这样的状态下大家共同来攻克技术难题。现在联盟共有42家成员单位,核心就是攻克产业共性、关键技术,首先服务行业骨干企业,然后再向中小企业扩散。但是从面上来看,这个资源和力量还不能完全覆盖整个农业装备量大、面广的需求,而且时间有限,六年多不到七年的时间,我们能干也只能干这么多。所以,我们在联盟的工作中提出“有限目标,有所作为”,让大家看到、体察到我们这支队伍还能做点事,更能做好事,但还有很多事情没有做,是可以依赖的。在此,也希望国家、地方,还有企业、大学,包括我们这一类的研究院所,大家能够看到希望,团结在一起,尽快地调动、整合资源和人力,协同做到“项目、人才、基地”这三个结合。

通过联盟,几年来农机科技创新取得了很大的进步。我们第一个项目产出了120项新产品和新技术。“十二五”期间我们还有两个项目正在实施,一个是“863计划”的重大项目,一个是“支撑计划”的重大项目,一个联盟代表行业承担了国家两个科研主体计划的重大项目,这是国内任何一个产业创新技术联盟都没有的。

在产品创新这一方面,联盟也为行业提供了一些新装备,现在市场上可以看到的,已从科技创新转化成产品的,一个较为典型的例子就是植保领域的高地隙自走式喷杆喷雾机,达到机动、快速的病虫害防治效果,形成的系列设备可以说进入了世界先进行列,并代表行业参加了“十一五”科技成果展;再如200马力动力换挡的拖拉机也是可圈可点的。

总之,科技创新就是要支持产品创新,尽快走入市场,让企业尽快地满足市场需求。同时,在满足市场需求的基础上,在与国外产品的市场竞争中,适当、自主地把握农业机械化的代价和成本是非常重要的。企业只有通过技术创新和产品创新,才能够和国外产品基本上处在一个真正的竞争平台上,才能真正用市场换来技术。科技创新是我们一直在努力做的,也是我们必须持之以恒、加大力度要做好的,但是要转化成产品,这方面有一定的难度,并且需要一个过程。

中国农机化导报:那么您认为科技创新转化为产品创新的难点具体在何处?

方宪法:主要是投入大,要求的技术队伍、制造能力综合水平高。一方面,通过技术的转换做好产品创新,要求企业或者一个科研团队必须要有一个目标,有定力,有耐力。我国有些农机企业全面铺开、全面扩张,但很少有自己的拳头产品,那么产品下一步如何改造,技术如何进步,性能如何升级?成为了一个难点。所以,在这个行业中要求一定要将专业化和使命感结合起来,企业应当在擅长的几个有限产品领域中做深、做精、做透,做成精品。

另一方面,从科技创新到产品创新的投入非常大。我们有些企业,把样机做出几台来,就让老百姓去田间尝试新机械,如果好用则购买留下,如不好用则退回厂家。这种靠市场、靠用户帮着做技术向产品的转化工作是站不住脚的。真正的科研要做好产品创新,要走好技术到产品的这一步,也叫“创新的陷阱”。因为科研可以失败,但是产品投进去,损失就较大了。这就要求企业家要有敢闯、敢为的精神,也要承担意想不到的失败风险。在这一步上,巨大的投入和风险,人力物力缺一不可。我们目前做得还不够好,这严重制约了我国科技创新向市场创新的转化步伐。

中国农机化导报:一直以来,社会上都有这样的疑问,是否所有的农业装备中国都要自己生产?有些农机产品,国外有了成熟的机型,我们是不是只要买来用就可以了?

方宪法:我认为中国已经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走过的道路已经证明了一点:买来的农机化不是真正的农机化,买来的农机化解决不了中国自身的根本问题。我们需要考虑的是要不要马上做、怎么做?比如我们是要与国外合作,或者是对国外的专利进行学习,还是另辟蹊径。我们要做的是排好时间表、制定出科学的技术路线、挖掘技术来源、思考怎么组织队伍和资源、讨论怎么去实施,而不是要不要自主生产的问题。

如果不自主化,就依旧会出现国外产品的价格居高不下的局面,不仅造成我们的农业生产成本持续上升,更主要的是农民有机买不起、用不上,我国的农机产业、农业发展最后还是会受制于人。例如我们早年开发的半喂入水稻收割机,现在已成为普遍的机型。我们2000年批量生产的时候,国外同类产品价格一下子从36万元降到24万元。这么大的差价,没有我们自主创新产品,没有科技支撑,我们农业现代化整体代价都会很高。

至于商业价值,我认为包含技术价值、产品价值以及企业社会责任等内容。中国农机院的定位不仅仅是制造产品,过去我们完全是转让技术,那么到了今天我们要从转让技术走向高端产品制造,探索形成技术创新与产品创新并重的发展之路。我们仍将一如既往地继续研究和开发技术,向社会贡献技术,实现技术的价值,同时也要发展高端制造,实现产品价值,既要提供产品也要提供技术,两条腿走路为支撑农机工业发展做贡献,这样才能无愧于“中国农机院”这一称谓。另一方面,我们还要为行业,为某一具体细分市场提供全方位的解决方案。要具备这个能力,绝不是抓几个关键核心技术的装备问题,是在产业链条上各个环节都要准确把握,都要有技术和产品的供给能力,才能够做出合理的、实用的、全面的解决方案,达到一定的高度。

中国农机化导报:既然如此,中国农机院今后的发展方向是什么?主要将在哪些方面实现科技创新和技术价值?

方宪法:我们一直提倡16个字:“领域拓展,水平提升,增加品种,完善功能”。前三点比较容易理解,完善功能方面我想多说一点。现代农业机械承载的不再是简单地把地整好、把种播到位、把粮食收回来的替代劳动工具,还要考虑环保、节本、提效,还要承担责任,包括生产本身实现机械化的责任,也包括生态环境责任等。比如一次下地,多种作业一次完成,可减少对土壤的压实,改善土壤结构,同时还可以降低油耗,减少资源消耗,减少排放,对农产品质量安全也是有贡献的。又如依靠机械和信息技术,农药、化肥使用得当,那么我们对农产品的品质也有一定改善,在保障产量的前提下,农产品中的农药、化肥残留会在田间生产过程中得到有效的控制等。这些都属于完善功能部分,也都是中国农机院追求的方向。

现在让我们比较高兴的是,农学家都说:“我们的增产技术和栽培体系,如果没有农机,没有机器,没有办法实施。”现在,农学家强烈要求、迫切需要农机农艺相结合。问题是面对不同地区,我们还不能进行个性化的小批量农机产品生产。另外,我国品种审定体系中,原来育种目标是高产、抗逆,现在也新加一条适合机械化的评判,目的是要适合机械化作业,能够推广。这些都是这几年的进步,面对这些问题,我们也在加紧研发适合的装备。时不我待,形势是很紧迫的。



http://farm.00-net.com/nz/nj/2013-10-22/nj_76002.html